《百年孤寂》:落了片白茫茫,真乾淨
倭良諾在那而一動也不動;不是嚇得麻痺了,而是在傾刻之間他想通了麥魁迪遺稿的最後關鍵,遺稿人按照人類時空完美地安排有如下的銘文:「這一家第一個祖先被綁在樹上;最後一個被螞蟻吃掉。」
《百年孤寂》是拉丁美洲作家馬奎斯,在一九八二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英文譯作《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本書最著名的是「魔幻寫實」的敘述技巧,時間、現實就像河流一般流動,而情節,只是事件的展現,書中人物也將之視為理所當然。魔幻寫實主義,他超越了現實當中的時間,帶點魔幻性,真正的生活、時間不斷輪迴如一。因此,這樣的敘述手法,彷彿是對真實世界的反動,因此多出現在集權、獨裁壓迫的政治體系之下,一如二零一一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作品,一方面回應身處社會的關懷;一方面脫離固有的限制。[1]
論文學、敘事價值於此,馬奎斯寫了拉丁美洲百年滄桑的縮影,殖民、獨裁、鬥爭、流血的歷史,歷史不是線性,他是一個輪迴,從初生、興盛,直到消亡。
人必也如此,一切生命的共同特質,就是對於自我生命的執著與愛慕,這是生命的生的意志,是每一個眾生所具的。「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千百劫,常在生死;汝愛我身,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千百劫,常在纏縛。」[2]人再來,受苦、享盡富貴、忍受貧窮,都是人生。
在百年孤寂裡,投射的,是百年喧囂之後,一切皆成空的景像,「這個鏡花水月的城鎮(或說幻影城鎮吧)[3],將會被風掃滅,並從人類記憶中消失,而書上所寫的一切,從遠古到永恆,將不再重演,因為這百年孤寂的家族被判定在地球上是不會有第二次機會的。」最後結束在這裡。故事中的人物如此鮮明、立體,易家蘭有強烈的生命力,帶領著家族;邦迪亞上校終身為革命而活,最後卻失敗,但新政府滑稽、荒謬地頒給他金質勳章,可是最後他依舊被城鎮的人遺忘;席甘多荒淫無道,人生只有宴飲,甚至把鈔票裡裡外外貼滿牆壁,剩下的撒在人群中;美女瑞米迪娥接觸的男人都步向死亡,而他最後羽化升天… …。
如此荒謬,卻又無法拒絕,一百年,這個家族興盛,滅亡,落了成灰,化作泥土,什麼也不剩。倭良諾解出了預言,最後自己的生命也走到終點,命運是什麼,人一生真的全盤都注定的嗎? 在乍到世界之下,我只確定,唯有一件事情是注定好的,那是死亡,終不可避免,逃到撒瑪利亞同是如此[4]。
合上書本,就像紅樓夢裡的賈寶玉,原在青埂峰下修煉成玉石,最後來到人間遊歷,他擁有了世間的所有,但最後賈府衰敗後,什麼也沒有,而後遁入空門,世間一切皆成空,落了片白茫茫,真乾淨。
[1] 維基百科:魔幻寫實主義。
[2] 《楞嚴經》。
[3] 故事發生地為馬康多。
[4] 《死神說話》,毛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