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報|2024OCT,容器與形態:生活邊界的探索
2️⃣0️⃣2️⃣4️⃣⏳✅✅✅✅✅✅✅✅✅✅☑️☑️⌛️
容器與形態:生活邊界的探索
生活在城市抑或鄉村,也許不是被動的選擇,而是主動的設計。就像液態適應著不同的容器,我們的生活形態也可以超越既有的邊界。
可能過於計劃,這系列的內容遲遲未下筆,想法越積越多。直到前一週,我在村裡度過了三天,讓這些思緒有了新的整理。安靜的環境給了我更多思考的空間,在村裡其中一天午後,我坐在食堂整理想法⋯⋯
我在村裡是為了參與一個關於「在城市裡過得很鄉村,在鄉村裡過得很城市」的田野調查,活動沒有明確規範如何行動,所以參與者有很大的自由度。
在活動之前我們有前置作業,討論「城市」和「鄉村」的定義、理解和實踐。在尋找相關資料期間,我參考了《棲居》(Building and Dwelling),主要是因為副標題吸引了我:「都市規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如何打造開放城市,尋找居住平衡的新契機?」書中一開始以法語對城市的兩種區分和演變—ville和cité,描述了「城市」:ville指涉實體的城市空間,而cité則代表人們在其中的生活方式。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紐約的隧道設計不良造成交通阻塞是ville的問題,而人們為了生存在清晨擁擠在隧道中則體現了cité的面向。這段內容對我頗為啟發。我在想:也許不定義「城市」和「鄉村」,如果討論城市和鄉村是為了發現不同的生活?重點應該從生活形態開始。
我試著以這個概念為基礎重新思考:如果把「城市」和「鄉村」看作為一個容器:「城市—鄉村」,而我們的生活方式就如同液態,適應不同形態的容器。
我一直都追求生活的合理性,在城市有城市的生活,在鄉村有鄉村的生活,而我好奇的是,「容器」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影響了我們的選擇,這是被動的,如果我們的生活是可以控制的、設計的,我們可以主動選擇在城市裡過得像鄉村的生活,在鄉村裡過得像城市的生活。
說到這裡,不知道讀者有沒有聽過「駭客(hacker)、極客(geeks)」這個概念,我之前有印象在網路上看過,但不知道是甚麼概念,直至最近看到一本書才了解到其中的一些描述與自己的生活形態有些相似。我每天早上都有「例行公事」,幫助自己開機,也可以說是daily routine、原子習慣等等,大概的意思就是:用某種方式改善生活。我認為這是我們可以主動設計並實踐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環境的制約。
回到生活形態,在這次鄉村生活中,我選擇從周遭環境開始我的實踐。當地居民善用竹子,運用在生活各個層面,我試著跟他們一樣,上山砍竹子,然後製作了一個杯子。不管做了些甚麼,杯子也好、椅子也好,把視角拉遠一點,這個「砍竹子」的動機和過程,是一種形態放在容器,成為容器的形狀,某種程度上是我選擇的一種生活形態,讓自己契合特定的容器。
這次簡單的實踐並不能帶來甚麼結論,純粹是個人的主觀感受,以及對於周遭世界的理解而作出的行動。把「城市—鄉村」結合,並作為一個生活容器的想法是暴力的,但在短時間的田野調查,有這樣的先實踐後反思的嘗試,也許是一個不錯方式。
我發現不知不覺地好像已經開始了第一篇內容,有些沒有說清楚的點可以在之後的內容再補充,這種方式寫後續的系列內容好像也不錯。
有時候最好的計劃,就是不需要計劃。因為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是在計劃下一步。
繼續寫下一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