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舫連動海洋公園,只會雙雙淹死
(本文以書面中文創作,輔以香港粵文)
昨日公佈的《2020年施政報告》,除卻林鄭的自吹自擂和「大灣區」思維以外,最多人質疑的就在於,將中外盛名,但因疫情而在今年初停業、被棄置的香港仔海鮮舫,直接交予海洋公園活化。先不談由一個保育瀕危海洋物種的海洋公園營運專門烹調海鮮的海鮮舫,這回事到底何等荒謬,單是將海鮮舫交予海洋公園活化的這舉動,隨時足以淹死同已財困的海洋公園。
不要忘記,海洋公園才剛在今年5月底,獲得政府撥款超過54億元「救亡」議案,注資營運一年、償還商業貸款、清繳發展項目費用等。在海洋公園的財務狀況剛走出死門關,仍處於「深切治療」階段,林鄭一句就把海鮮舫交到海洋公園之手,指令要作「非牟利形式營運」,我相信海洋公園的財政部門,在看過《施政報告》後都急著罵娘。
海洋公園的定位,除了是一個機動遊戲主題樂園,更重要的是具保育海洋生態的角色,可不是保育「古蹟」,特別是以木雕建築為主的海鮮舫!當海洋公園現有人手及知識,根本無法應付接手海鮮舫後的保育與營運工作之時,意味著必須要增聘額外專家專門負責,且新聘人手的保育知識將幾乎無法應用於海洋公園現有項目的營運及保養之上。簡單言之即必須在維護海鮮舫上作出大幅開支,且這個「非牟利」項目將不會為海洋公園帶來收益。
你或者會覺得,如果海鮮舫保育及營運得宜,或者可帶動參訪者同時到訪海洋公園,帶動牟利收益。既然如此,何不直接邀請海洋公園,經現有《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項目入標,在公開競爭的情況下,證明海鮮舫項目若果在海洋公園手中都能夠成功保育發展?
相反,如今按《施政報告》的安排下,能否成功活化海鮮舫之餘又為海洋公園帶來收益,成了一場大家都不知走勢的「豪賭」:賭贏了,當然最好;賭輸了,不單單是浪費海鮮舫歷來累積的潛在品牌價值,更可能會將海洋公園,連帶著納稅人所給予的資助,一同帶向又一個無底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