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話我鄉—雨港山城,暖暖

風翔萬里
·
·
IPFS
·

暖暖,座落在台灣頭、雨港基隆的市郊,這裡是去宜蘭、基隆、東北角熱門景點旅遊的人們,從鐵路、公路時常路過的地方。比起週邊區域遊人如織、名聲響亮的九份、十分,一個依山傍水、安靜美好的小鎮。

台灣第一水彩畫家倪蔣懷筆下的暖暖

其實我家也不是老基隆、老暖暖,差不多25年前我還在念中學時,家裡才從台北遷居到到此,自此開啟跨基隆、新北、台北三個區域,每天在火車或客運、公車搖搖晃晃的通勤歲月。那時的基隆市公車還有一定比例是沒有空調設備、下車必須拉繩子響鈴、時不時冒黑煙的銅管仔車(老爺車),搭乘跨縣市客運是剪著一格一格還貼著大頭照的學生月票,這些充滿懷舊氛圍的物件最終到六、七年前才真正走入歷史,比起變化快速、日新月異的台北,我覺得時光慢慢悠悠流淌的感覺其實很好。

暖暖港口碼頭

百年前,暖暖是基隆河航運貨運集散終點,再往上游走因密集的壼穴地形將無法行駛舟楫。基隆河壺穴約有3500多個,其中暖江壺穴經專家調查有2074個,是台灣壺穴型態最多樣、密集的地區,且單一壺穴、複式壺穴、連結壺穴、溝式壺穴、島狀壺穴、穴中穴等各類壺穴都可以見到,是全世界壺穴分布密度最高的河段,被喻為世界級的天然景觀。台灣當代詩人蕭蕭甚至還曾為暖暖壺穴賦詩為文《壺穴,時間在岩石上鐫刻的詩》,描繪溪中潺潺流水與岩石百萬年纏綿繾綣。

基隆河暖江壼穴

暖暖的東勢坑溪與西勢坑溪匯合後稱為暖暖溪,之後注入基隆河向西流去;但暖暖溪出口有一片石壁阻擋,使得溪水竄逆,衝向基隆河上游東去的特殊景觀,俗諺「水流東,食未空」,是早期被居民認為是只要水流不斷,財源即可滾滾而來的好風水。在東、西勢溪合流處,還有一座全台唯一的雙生土地公,同時供奉分管東、西勢溪流域的兩位土地公,是別具特色的地方信仰景觀。

東西勢坑溪雙生土地公廟-取自維基百科

清法戰爭中,暖暖是基隆之役最後決戰的重要防線。1884年秋天,基隆市區已全面遭法軍全面攻佔。11月12日,法軍出外探查遭遇清軍爆發暖暖之役,暖暖團練首領周玉謙、武舉人王廷理帶領鄉勇助戰,堅守擊退法軍,保衛鄉土鄉民,之後並協同清廷增援的湘軍、棟軍官兵,在月眉山、 紅淡山、獅球嶺、過港地區與法軍持續進行多次游擊戰。直至1885年3月7日,法軍因大雨溪水暴漲,彈藥用盡之故,於基隆河北岸無法強行渡河追擊而返,基隆戰事告一段落。現今在暖暖週邊郊山的山徑,還有許多當時清法兩軍交戰留下的野塹壕、石牆、碉堡、砲台等防禦工事遺跡,是登山健行者路上經常偶遇的驚喜。

武舉人王廷理宅-泰豐居

抗法有功的武魁王廷理是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考中福建鄉試的武舉人,於暖暖中心崙興建自宅泰豐居,在乙未割台之前負責暖暖石碇堡一帶掌管稅收與治安維護工作,因此泰豐居也是石碇堡辦公公署的所在地。泰豐居據聞有100多建坪,當時設有關押犯人的牢房,屋前有院子,院外套有圍牆,宅前有舉人旗竿及石旗座,還附有官馬場聘專人養馬。泰豐居曾是暖暖最歷史悠久的百年古厝,於1976年因都市重劃已遭拆除。而我家居住的大樓即建址在泰豐居舊址之上,現在僅能從暖暖老街安德宮的碑林中,從武魁的詩文遙想當年風華了。

1994年拆除的日式木造暖暖火車站- 取自台灣驛站之旅

暖暖從前也有純樸可愛的日式木造車站,可惜因為年久失修,在1994年已被拆除消逝,現在只能從老照片中追憶。暖暖站同時也是北迴鐵路上熱門的攝影點,經常會有著專業攝影裝備的鐵道迷在此守候南來北往的列車,只為拍得一張完美的鐵道火車追焦照。2006年一曲華語流行歌《暖暖》在小鎮的火車站取景拍攝MV,唱紅了大街小巷,拜馬來西亞歌手梁靜茹盛名所賜,開始有遊人在旅途中稍微在無人小站停下腳步佇足,為少有外地客的街道帶來一點新鮮氣息。2017年12月暖暖區公所取得公播權,並獲得台鐵同意,在站內循環播放同名歌曲《暖暖》,是台灣第一個擁有主題曲的車站。

暖暖老街舊照,百年餅店珍味香仍在飄香

在暖暖車站旁長約兩百公尺的暖暖老街,昔時以河運將山區生產的大菁(染藍布用的顏料)、茶葉、樟腦、煤礦在此轉運輸出,此外暖西荖寮坑也是淡蘭古道重要支線,地方匯聚貨運、商船、旅客,使暖暖成為重要的商業聚落。老街前端、臨基隆河畔、平交道旁的荒煙漫草間,曾是1935年落成營運的暖暖座戲院舊址,可以想見地方商業的繁榮興盛。「九萬十八千」的俗諺,指的是當時暖暖街上九戶人家有上萬兩,十八戶人家有上千兩的財產,反映過往商業繁盛的風貌。

暖暖座戲院

1895年日人來台之初飽受霍亂、瘧疾、傷寒等傳染病之苦,為解決台灣衛生問題,總督府聘請蘇格蘭人威廉巴爾頓(William K. Burton)擔任衛生工程顧問技師,進行台灣各地衛生工程調查與設計。1898年,日本政府為解決基隆用水問題,由巴爾頓指導日籍設計師濱野彌四郎,在暖暖設置抽水站,興建攔河堰截取溪水,用幫浦抽水入淨水場,輸送給用戶。1899年,在東勢溪及西勢溪合流處下游設置土堰堤,1902年西勢水庫正式供水,是台灣第一座重力壩水庫,也是台灣第一座專供民生用水的水庫。水庫完工時並以水管製立紀念碑,名為「基隆水道儲水池紀念碑」,是讓基隆現代化水利的起點。「基隆磅硿口,暖暖水道頭」這句俗諺,代表打通獅球嶺隧道行駛火車,及暖暖開設自來水廠是帶動基隆現代化的兩項重大工程建設。

暖暖淨水場幫埔間與攔河堰

暖暖冬季氣候是多雨、濕冷,夏季濕熱,豐富水氣蘊育蓊鬱森林,多條登山步道穿梭在其間,走上十多分鐘就可以遠離塵囂、親山近水;水源地保護區使得自然環境保持原始次生林風貌,天然生態豐富,成為人為干擾較少的地區,大量保留了鳥類、野生動物、螢火蟲的棲地。暖暖水源地有樹木扶疏的綠色隧道,空氣清新宜人,涼爽舒適,是居民早起運動健走的好地方。

暖暖水源地綠色隧道

每到春末夏初更成為賞螢秘境,生態志工也會將路燈包覆紅色玻璃紙降低光源,避免干擾螢火蟲繁殖,夜間在離住家數百公尺處,就能欣賞到季節限定的美麗螢河。根據基隆野鳥協會2019年秋冬季生態調查,暖暖常有各種鳥類,如長尾山娘(台灣藍鵲)、黑冠麻鷺、夜鷺、翠翼鳩、紫嘯鶇、灰鶺鴒、五色鳥、鴛鴦出現在林間跳躍飛翔、追逐嬉戲,台灣原生的赤腹松鼠、台灣山羌、白鼻心、鼬獾也時常來來去去,生態自動相機甚至還拍到珍貴保育物種麝香貓和食蟹獴的踪跡!多樣性的動植物生態是暖暖可貴的珍寶,如果我們幫動物留一片清淨地,牠們也會願意成為人們的好鄰居。

二級保育動物食蟹獴-取自蘋果日報

遷居到暖暖,一開始只是家人的偶然決定,剛搬來小山城時,新開發的住宅區生活機能不算很完備,隨著時光遞嬗,這幾年家門外陸陸續續多了超商、中式小吃、咖啡館、私廚料理、日式食堂、生活五金百貨,現在在自家方圓一、兩百公尺,就足以解決大部份的生活需求,時至今日,無論外出交通、飲食購物也便利很多,但仍保有住在鬧區不可得的清幽寧靜,在父母逐漸年華老去的時候,覺得這真是個適合生活和陪伴父母養老的好所在。

石頭古厝改建咖啡屋-暖暖六七

我常與造訪東北角的外地朋友相約在暖暖的小火車站見面,落站下車時可以先拍張列車疾駛而過的美照,登上天橋或在月台佇足欣賞綠意盎然的基隆河景,之後沿著有防空洞的紅磚道前去六十年歷史、已傳承三代的無店招麵店品嘗古早味,餐後可在媽祖廟碑林旁、老石頭厝改建的日光咖啡屋小坐,然後晃盪著吊橋、越過暖暖溪到水源地散步,一同去造訪可愛松鼠和藍鵲的家,沿途還會經過淨水場的百年幫浦間、八角樓,穿過茂密的綠色隧道,最後抵達西勢水庫和觀音湖,在壩底欣賞水庫溢洪和觀音湖靜謐之美,洗滌身心。

暖暖西勢水庫
西勢水庫觀音湖

近兩三年我會刻意把活動場域留在基隆和暖暖,假日家鄉若有舉辦街區導覽、文史講座、社區工作坊、迷你市集、藝文展覽、…等活動時,我會儘量撥出時間前往參與,只有居民對在地自發的活動響應,對家鄉展現熱情、高度認同,才會源源不斷為地方發展添增新的活力和締造未來想像。

過暖暖而不入的人太多,我鍾愛的家鄉是個隱藏版景點,移居而來的人們雖然漸漸在增長,街道一點一滴在慢慢改變,但山林、溪流、動物們都還是原來的模樣,如果你願意,歡迎前來雨港的山城小鎮一遊,相信得到的會比你想像的還要多唷!

註:黑白圖片為2018年6月16日暖暖老街社區參與工作坊,暖暖地區舊照片翻攝圖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