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plash《鼓動真我》影評
每個人一生經歷的教育不同,因而孕育出現在的模樣,倨傲的、畏縮的、謹慎的、狂放的… … 宛如萬花筒的每一面閃爍著繽紛的色彩,就是那些碎片般的光芒,反映了內在那些細碎、粉塵般的過去。
說到生命導師,就是那個用無形的手捏造你的思想言行,衝擊你的舊我,將你迫到牆角面對靈魂拷問的人。走過的路,因他或她的出現,沿途風景已不一樣。
Whiplash 是2014年的片子,Whiplash意譯就是鞭打的意思,香港譯名《鼓動真我》嫌太溫和,台灣譯《進擊的鼓手》,內地譯《爆裂鼓手》。編導查素列把求學時期,參加爵士樂隊時遇上的嚴師作為藍本,經過藝術加工,描繪出一對師徒互相砥礪較勁的故事。
這可不是一齣歌頌教學相長、青春熱血的追夢電影, 相反,鼓手安德魯·奈曼(Andrew Neiman,泰勒飾演)追求卓越、自我精進的路途血漬斑斑,廢寢忘餐式操練只不過是基礎,嚴師泰倫斯·佛烈契(Terence Fletcher,西蒙斯飾演)嚴苛地鞭策他不斷突破極限、忘我虛脫地重擊每一個細胞,直到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這一齣耗時19天拍攝等小成本作品,很明顯是成功的。其中在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本片入圍五項大獎,拿下其中的最佳男配角(西蒙斯)、最佳影片剪接(克洛斯)和最佳音響效果(獲獎很多,可查看鼓動真我獲獎與提名列表)。編導深厚的音樂功力渾然天成地架構了整個劇本、鏡頭美妙地推進,還有扣人心弦的配樂和剪輯,充分展示了藝術人生裡的不瘋魔不成活。
藝術成就肯定是高的,看它拿那麼多獎項便知道,至今豆瓣也有502185人評論過,得分8.7。影評或是觀後感什麼的,卻是非常兩極。
《紐約時報》的A·O·史葛大加讚賞了片中師生間的衝突與對立,表示這些橋段「令人興奮但又不忍卒睹」。在褒獎西蒙斯對佛烈契反派般的的精彩詮釋之後,史葛也稱讚了片中「狂野且自然、不做作」的氣息,以及賈斯汀·赫維玆創作的原創配樂。
《板岩》雜誌的影評人佛瑞斯特·維克曼(Forrest Wickman)卻表示,該片扭曲了爵士樂的史實,並提出一套具誤導性的「天才說」。《紐約客》的理察·布羅迪在影評文章中寫道,「《鼓動真我》不僅不尊重爵士樂,也不尊重電影」。《基督科學箴言報》的彼得·雷納(Peter Rainer)給予該片「C」的低分,表示「我感受不到這部片的熱血所在,《鼓動真我》不過是部譁眾取寵的電影罷了」。
豆瓣的評論區中,為著嚴師採用這種高壓的教育手段也掀起一番爭論,令我驚訝的是有學樂器的人對被老師打罵被鄙視被羞辱甘之若飴,理由是自己資質平庸,天份低;另有人留言對嚴師的膜拜,想汲取他們的能量卻感受被逼至懸崖的窒息感,想在技術上完美再完美一點,卻發現藝術遠不止於此的驚喜與恐懼... … 撕逼是腎上腺素爆發的催化劑,它不完美但可接受。
由於片尾呈現的一些不清晰(關乎是否有備用鼓手的細節,在這裡就不爆雷),令到觀眾的觀點有所不同,到底嚴師是激勵還是報復學生?另外關於結局也有兩種解讀,有一種是安德魯在壓力下拚命成長,另一種是安德魯在壓力下成魔。
在我看來,泰倫斯是個極度自戀和利己主義的人,我不否認他的音樂造詣很高,有天賦才華,但是這一切都跟他的尊嚴和榮耀掛鉤。戲中的泰倫斯容不得平庸,容不得沙石,更遑論瑕疵,偏偏樂團是群體作業。他把自己放在象牙塔的高處俯瞰蟻民,施捨般賜予樂團位置,操控學生的前途。
當老師的難度在於把畢生所學的,根據不同學生的特質而因材施教,同理心、愛心和耐心缺一不可。每個認真學習的人,大抵都曾經都用狠話痛罵過自己吧,恨鐵不成鋼呀!只是這狀況不代表老師有權打罵、作出人生攻擊,甚至精神虐待學生,這種人我只會視為情商低,情緒控制力不足的弱者。
無論如何要善待他人,用言語攻擊別人,不管出發點如何理直氣壯,終究形成了傷害,以踢貓效應來說,開啟了一個壞的循環。
有一個短評挺有趣:就像老武俠片裡魔頭收了個少邪當徒弟,一邊教一邊虐,虐得少邪得益匪淺又痛不欲生。最後的結局往往就是一直含垢忍辱的少邪有一天突然來陰的,老魔猝不及防被手刃。少邪苦盡甘來,神功大成,意氣風發。心靈重度扭曲地下山,踏上了老魔走過的舊路。
為了藝術,他得到了世界,失去了靈魂。
導演/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主演: 邁爾斯·特勒 / J·K·西蒙斯 / 保羅·雷瑟 / 梅莉莎·班諾伊 / 奧斯丁·斯托維爾...
類型: 劇情 / 音樂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4-01-16 (聖丹斯電影節)/2014-10-10 (美國)
片長: 107分鐘
IMDb: tt2582802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
可用我的讚賞公民 支持我😊讓我創作的路更輕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