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談國寫指南一:國寫到底多重要
帶了幾屆高三,針對國寫試題做了一系列的教學,也因為疫情來襲,選擇不上暑輔,所以才有了國寫指南第八節的開設,希望把這些心得累積起來,與大家分享教學的點滴。^^
一、學習動機:
在正式進入國寫審題之前,學生必須清楚國寫到底在國文的地位有多麽重要。我目前任教的學校就學生程度來說,屬於中段,因此在教學上我是這麼跟學生說的:(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1.文組類群(商管社科、人文藝術):對於國文的要求都應該設定在13級分以上,因為這是文組的強項科目,國寫佔國文的比重是百分之五十,所以學生必須要知道國寫對自己有多重要!
2.理組類群(數理資工、醫藥衛生):國文通常是採計科目的理組大學科系,通常多為台清交成這類型的頂大層級,志在問鼎頂大的理組學生,切莫小看國寫的重要性。
「 志患不立,尤患不堅」,我們都知道國寫很重要,佔國文分數比重的一半,但以下我會以確切的數字去展現,國寫是國文的決勝關鍵,一定要好好學!
二、數字會說話:
接下來我會以「具體數據」來說明國寫在國文的重要性。
級分換算分數才有感:
上圖是從107年開始,國寫獨立施測的級分換算成分數的統計結果,粗略四年平均了解前標、頂標甚至是滿級分應該座落在哪個區間:
- 15級分(滿級分):基本上除了107年為第一年國寫獨立施策,整體分數偏低以外,其他年度都是在75分以上,因此追求滿級分的同學,務必追求「超過75分」的成績,才有可能達標。
- 14級分(多為頂標):透過四年的平均下來,保險起見,國文「超過70分」才有可能達到。
- 13級分(多為前標):「65分以上」較有機率
了解國文級分換算成分數後,國文成績的計算基本上是「國綜成績50%+國寫成績」,因此只是追求選擇題高分還不夠,國寫成績仍掌握國文成績的一半。(混合題型找機會再寫一篇!!!)
國寫占國文成績的一半:
我們都知道國寫很重要,甚至也清楚國寫占國文成績則二分之一,但是到底影響多大,用數字來看會最有感受。
上圖是比照級分分數,分別列出「國寫成績與國綜成績的換算表」,我們將更清楚國寫占國文成績二分之一的影響,雖然結論顯而易見——國寫成績越高,國綜所負擔的成績可以越低,那下一步就是,對於國寫的目標應該設定在哪裡。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人人都想拿到2A+的成績,往往結果如《甄嬛傳》中皇后的經典句「嬪妾做不到呀」,那合理的標準應該設定在哪裡呢?我是這麼跟學生說的:
只要是想認真準備國寫的孩子,都應該把目標設定知性與情意有「2B+」的程度,這是在高三經過「審題技巧的訓練」與「努力練習試題」下,可以做到的。這也是我很希望透過文章分享自己對於審題的一些概念,提供給無論是目前在準備學測的考生或者是第一線的老師們一些小小的教學心得。
設定2B+為基準的原因在於:學生掌握我國寫遊戲規則後,在審題正確及架構完整的情況下,就可以做到的,而且,也唯有國寫有2B+以上的支持,考量今年是混合題型的第一年,學生在國綜的容錯率也要稍稍放多一些。
我任教的學校在學生程度上屬於「北部中段」的程度,今年帶兩個理組班與一個文組班,這是思考學生的情況以及高三有限的唸書時間下,我給三個班的標準。目前這樣的說法學生在準備國寫上有一個很完整的數據概念,也加強了他們平時練習的動力,我並不要求每一個人都要繳交作文練習,而是透過第八節的課堂分享觀念與技巧心得,至於自主練習作文就是姜太公釣魚的心態:願者上鉤。當學生在有明確練習方向上,也給予充足的技巧及知識,他們也漸漸發現,只是聽老師上課的紙上談兵不做額外的練習,進步幅度是較慢的,但也造成了高三國文老師的地獄——作文改不完。
三、國寫怎麼寫:
言歸正傳,國寫題目千變萬化,在屬性上分為知性與情意兩種,在引文取材很難預估的範疇下,我整理一些概念性原則,協助大家對於國寫有基礎的了解:
(ㄧ)國寫試題若區分兩小題,問題一是有意義的:
無論知性題或者情意題,若有兩子題的形式,問題一與問題二具有「連動關係」。簡單來說,問題一是幫助考生釐清書寫問題二的關鍵,因此,問題一可視為書寫問題二的引導階梯。
進一步來說,因為問題一與問題二有連動關係,因此問題一有可能暗示了「書寫問題二的寫作技巧」,也可能「將問題一的答案化用在問題二的文章」,所以,問題一不是簡單的問答題而已,是有相當程度的意義的。
(二)國寫內容原則:
國寫因為是測驗,就是要以標準來評定分數,想要知道書寫的內容方向,可以參考大考中心公布的評分指標。在評分指標中有四個評分項目,分別為「題旨發揮」、「資料掌握」、「結構安排」、「字句運用」,我們就可以統整出國寫內容的大原則:
1.題旨發揮:能找出題目的限定,呈現思考的結果,並且陳述感受,進一步寫出體悟及反省
既然是考試的作文,為了考出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書寫內容上必會有所限定,找出了題目的限定之後,書寫思考的「結果」而非「過程」,邊想邊寫往往在最後一段才點出論點,會是比較鬆散的呈現,因此下筆之前的「列大綱」絕對不可少。文章除了寫出自身的想法、立場、感受,要做到內容深刻,還需要進一步帶出體悟與省思。有關省思最好能與價值觀結合討論,我會再寫一篇說說省思的部分。
2.資料掌握:化用引文資料以回答題目的限定
還記得上面提及問題一與問題二屬於連動關係,因此問題一與問題二在某種程度上都可以利用引文資料進行書寫,知性有知性的運用,情意有情意的安排,寫作是閱讀與思考的最終呈現,就是能透過引文所給予的資料進行思辨道理或抒發情意,因此能否善用引文,也成為了評分的指標之一。
3.結構安排:四段或五段的形式,做到首尾呼應
在這邊我討論的是「考試作文」,有一定的時間限制,所以受限於時間的情況下,在結構安排也必須思考進去,嚴密的結構是思緒清楚的指標,建議無論情意或者知性,最好以四段呈現,不超過五段為原則,在比重上,以四六六四的比例為基準,目前的歷屆試題,在問題二也有限制行數的情況出現——至多19行,考量到正負一行不扣分的狀況下,無論在版面配置或者內容安排上,四段又四六六四的行數比例是不錯的呈現。 另外,「首段破題,尾段重申立場」是可以在短時間做到結構嚴密的技巧,所以,首尾呼應雖然八股,但是這的原則也讓我們更能扣緊題旨論述,不至於論點過於發散而有偏題之慮。
4.字句運用:通順清楚,偶用成語或修辭
考試作文,在我看來,跟一般的創作是有差別的,在文采的要求上,向來我是這麼跟學生說「先求清楚流暢,再求詞藻華美」,先求有再求好,寧願表達清楚,也不願過多的華美詞藻堆砌,而使論點失焦;另外,為了使文句流暢簡潔,使用成語也是一個不難的技巧,所以平時在講授課程,我就會安排自己喜歡的口頭禪,學生也就耳濡目染的用在作文中,但覺察問題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要有意識使用成語寫作,會是更有效的方法。
結論:
本篇文章是針對國寫測驗的初步原則,了解遊戲規則之後,會在使用111參考用卷與歷屆試題分別說明答題的SOP以及審題技巧。
次者,國寫目標訂定為「2B+」,屬於中段學生在經過高三答題及審題訓練,以及自己有意識努力的練習下可以達成的目標,往後我會一一把審題及答題技巧寫成文章,希望能多多交流同好。
最後,在考試領導教學的臺灣教學現場,其實在108課綱下已經慢慢有了變化,雖然,高三仍然離不開學測的檢驗,但是國寫的訓練就是一種思考的活化,我相信無論是考試或者活動、報告,只是形式不同,學生都可以在過程中更認識自己,這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