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飛行牧師 Hiram Koffee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駛出無風帶》

飛行牧師 Hiram Koffee
·
·
面對生命的無風帶,你必須持續地盼望,因為這不是終結,而是你人生的訓練場。
Photo by Borna Bevanda on Unsplash

或許,你的人生本來一帆風順,事業愛情全拿,別人看你為人生的贏家。你帶著偉大的理想,想要橫越偉大的航道,向你的理想國度前進。你做好了萬全準備以面對各式各樣的狂風暴雨,你對自己說:「再大的困難我也不怕!」在信風帶的路程上,有暴雨但也有狂風,你可以拉緊船帆,將船隻帶往你想去的遠方;有新鮮的食物也有雨水,面對風暴的勞累之後,你能帶著戰勝困難的成就感,滿足地享用美食,好面對下一場征戰。

然而一夕之間,你進入了無風帶,那原本推著船帆的風靜止了,海面不再匉訇翻騰,而是如盛在浴缸裡的水一樣平靜,只有微微的起伏。風平了,浪靜了,你的旅程也停滯了,莫想說你可以在此地稍稍休息喘氣一下,誰知迎接你的是終年直射海面的無情烈陽大晴天。

漫畫海賊王 or 航海王

如果你有看過海賊王或是神鬼奇航的話,你應該有聽過所謂的無風地帶。無風帶的行成是因赤道終年直射的日照使得熱空氣上升而產生低壓,而稱為赤道低壓帶。此區域位於赤道南北緯約5度的位置,屬於上升氣流,風向不定,風力微弱,因此又稱「赤道無風帶」。 而在北緯大約30度處,由於赤道低壓上升的氣流向兩極擴散,熱量逐漸散失,空氣冷卻收縮後因密度增加而下沉,形成副熱帶高壓;此區域和赤道低壓帶一樣風向不定,風力微弱,又稱「副熱帶無風帶」或「馬緯度無風帶」。因為當時西班牙帆船運載馬匹至新大陸中會行經此處,船隻因為風力減弱而困難於行,由於欠缺足夠的飼料而只好將馬匹拋入海中而得名。

(不一樣的地方是,偉大的航道在漫畫中的設定似乎位於相等於赤道的位置,然而就真實世界的地理位置而言偉大的航道應該是處於信風帶。)

無風帶-海洋中的曠野

埃及王子主題曲 When You Believe

1998年上映的音樂動畫電影《埃及王子》取材自聖經中相當重要的人物--摩西的故事。摩西是一位在埃及為奴希伯來人孩子卻被法老的女兒收作義子,麻雀飛上枝頭變鳳凰,摩西也從一位奴隸後代的身分變為一位受過良好教育、軍事訓練及皇室文化薰陶的王子,看似在信風帶逍遙航行的他,卻因著想要拯救自己的民族而錯殺了一位埃及人後逃到沙漠的曠野--生命的無風帶。

我們知道故事的結局,摩西成功地帶領幾百萬名希伯來人出了埃及,脫離他們奴隸的身分,是靠著他在埃及皇室裡被訓練得能文能武,有著高富帥的外在,又深諳宮廷文化,可想而知,說服法老放行支撐經濟的百萬名奴隸必定是輕而易舉,指日可待之事。然而人生的故事不是這樣寫的,摩西逃到曠野之後,開始了乏味的牧羊人生,他所精通的高雅埃及語無法和笨拙的羊隻溝通;他尊貴的皇室文化在遊牧民族的粗俗的文化裡顯得格格不入。滿手鐵枝大老二的好牌,卻和曠野對打牌七。

接著聖經快轉跳到四十年後摩西在山上的火燒荊棘中遇見上帝,而被呼召去拯救被奴役的希伯來人。等等,我們錯過了什麼?這四十年裡摩西究竟做了什麼?

“Farmer herds sheep on the mountain in Kyrgyzstan” by Patrick Schneider on Unsplash

牧羊、牧羊、還是牧羊。

在人生的無風帶裡,你的旅程似乎停滯了,有時感覺到微微吹拂的風,不久又停了,你便眼睜睜地看著船帆動了動,船隻卻動也不動。原本令人興奮的旅程,頓時變得悶熱又令人窒息,排山倒海的恐懼和壓力向你襲來,原本對抗風雨的信心完全消逝,只剩下進退兩難的自己。

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
-- 腓力比書 3:13

摩西在曠野裡只被交付一件事,就是照顧好他的羊群。

他曾經受過的高等教育,忘記

他曾經擁有的榮華富貴,忘記

他曾經使用的埃及語言,忘記

在他面前的就是這些不通語言,不懂文化,不受帶領的笨拙羊群。

在無風帶裡,你並非只能坐以待斃,有幾件事是必須嚴格執行的:

一、嚴守紀律

面對無法繼續航行的窘境,首要之事便是分配好每日的糧食和飲用水,並且不能因為一時的貪婪而多吃了一份食物,因為你並不曉得何時能駛出無風帶。透過計算剩餘的糧食,才能知道何時會斷糧,並且計畫斷糧後的打算。若遇到無風帶後仍然毫無計畫地照著以往的飲食計畫進食,相信不久之後就會斷炊,而偉大的航行也就死在無風帶。

二、保持航向

在無風帶裡並不是完全沒有風,時不時仍會有些微弱的風吹過,若讓船任意漂流,最後船隻不知道會在哪裡沉沒。雖然風不強,但仍然要時刻確保船的航向是朝著目的地前進。風雖然弱,但也是一小步一小步地前進而非完全停滯不前。你已經完成跨越幾十度緯度的壯舉,難道要敗陣在這僅僅幾度的無風帶裡嗎?

三、持續盼望

《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的作者佛朗克(Viktor Frankl)是位猶太裔的奧地利心理學家,他的家人中只有他和妹妹在奧辛維斯集中營中倖存下來,當時約有一百萬名猶太人死於該集中營,能熬過集中營而存活的機率約為3.5%。集中營的環境條件非常差,又缺乏衣食,犯人們被強迫做地獄般的勞動工作,而體力較差無法提供勞務的犯人便會被送到毒氣室給「處理掉」。因為佛朗克的心理醫生背景,他觀察到那些被送到毒氣室的犯人每個都是很有秩序地排隊,他們接受了自己即將死亡的宿命,並沒有做出反抗,對死亡感到麻木,對一旁的死屍也是一樣麻木。佛朗克認為,這些死於毒氣室的猶太人並非真的死於致命的毒氣,乃是死於失去了求生意志。

面對生命的無風帶,你必須持續地盼望,因為這不是終結,而是你人生的訓練場。

“Desolate sandy terrain in the dunes of Namib Desert” by Keith Hardy on Unsplash

想想摩西,學學摩西。

摩西在曠野待了四十年,這四十年他只有一件事,就是顧好他的羊群。這看似乏味的苦差事並非是在浪費時間,而是上帝對摩西的訓練。埃及王子摩西在八十歲成功帶領希伯來人出埃及,故事就在這邊結束了嗎?並沒有。

摩西在這曠野的四十年學會了幾件事:

  1. 如何在曠野生存:因為必須帶領這幾百萬人度過曠野的苦難,既熱又渴還有無邊無盡的沙漠。
  2. 如何帶領群眾:在這四十年摩西要學會如何領導笨拙的羊群,而這些被奴役的希伯來百姓就如同羊隻一樣,只知道被使喚,只知道有吃的喝的沒有,時不時還會向摩西抱怨他們不如回埃及,至少還有羊肉爐可以吃!
  3. 要了解庶民的生活:為了拯救這些社會底層被奴役的百姓他必須離開皇室進入到平凡人的世界去,否則他只會成為一位不食人間煙火、不知民間疾苦的說大話政客。

若沒有這曠野的四十年,即便摩西成功說服法老放走他的奴隸,這幾百萬人仍然會死在曠野。

而摩西的皇室背景,就如同你已航行過的信風帶一樣,若不是因為摩西曾經擁有的皇室背景,埃及的法老不會願意見一位奴隸之子,更不會願意和一位想要破壞一國經濟命脈的人說上一句話,更或況若摩西不通埃及語呢?如果沒有在信風帶偉大的航行,你也不會受困於無風帶,你要忘記你曾經如何地一帆風順、如何地逍遙任遊,你要專注於眼前的困境,然而你並不是要丟棄以往的榮耀成就,而是要盼望下一趟偉大航程的到來!

面對人生的無風帶你沒有時間恐懼和慌張,你要記住並嚴格執行三件事:嚴守紀律、保持航向、持續盼望,直到駛出無風帶。
問題:
  1. 你的無風帶/曠野是什麼?你覺得你正身處其中嗎?
  2. 若你正身處其中,你該嚴守的紀律是什麼?
  3. 面對進退兩難的困境你該如何保持航向?你如何持續盼望?
延伸閱讀:
  1. 惡霸不甘休,善霸豈可善罷甘休?《善霸不甘休》
  2. 人生旅途上你該知道《你想走多遠?》
後記:

在一次飛往新加坡的途中,我看著導航顯示器上的風速非常微弱,相較於冬季飛日本時常遇到的100哩以上的風速,在赤道附近的高空中也只有著大約不到5哩的微弱風速,此時我的腦海中突然閃過了這篇文章的標題「駛出無風帶」。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