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每个人的眸中都有一片浩瀚星海
解读「灵魂之窗」的奥秘
眼睛素有「灵魂之窗」或「心灵之窗」的代称,可为何唯独眼睛才能享有如此美誉?
据剑桥大学发展心理病理学教授兼临床心理医生,西蒙·拜伦·科恩(Prof.Simon Baron-Cohen)等人研发的一项「眼神读心测试」(Reading the Mind in the Eyes Test)中证实人类有能力通过眼睛或眼周范围的肌肉活动判断出对方当下的内心状态。相较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人类的眼睛构造最为独特,不但眼睛轮廓的横向比例最大、眼缘延展最长、其中更以眼球两侧的眼白(巩膜)部分最多,亦是自然生物界里,唯独人类的巩膜呈白色。
在人类发展史上,黑猩猩可谓人类的表亲。黑猩猩与另一只黑猩猩相对望的时候,比较留意另一黑猩猩的头部活动方向;而人类在观察他人时,好比一个只有14个月大的婴儿,则更倾向于注视对方的双眸或眼周范围的肌肉活动,借此解读对方的心理情绪与状态。可见眼睛是「灵魂之窗」或「心灵之窗」确实有所凭据。
眼睛之重要,众所周知。无非,就是随着时代的更迭,而有所不同的用处,有用处的地方自然有其重要性。
譬如:远古时代,眼睛用以观察、辨识猎物的习性、动向,于适当的时机猎杀大小型猎物,采集可食用的蔬果,识别其药性,又或仅是为了充饥。广泛地介绍起来,还可以和族人眼神交流以达成共识、辨认、区别外人等。通俗点说:远古时代之眼睛的重要性,在于为了生活(当然在语言未成形前,还有社交的用途)。
而如今,眼睛的用处并不仅限于为讨生活(工作)与社交,还为了获取新知(学习)、娱乐、欣赏美景开拓视野等功用,相比之下,眼睛或比以往要更重要、繁忙、劳累。
当我们睁开双眼的那瞬间,便会自动摄入眼前的画面变为记忆中的一部分。视力为人类的生活提供美好的景象,而帮助我们开拓世界的那双眼,向来被示之为理所应当,附属于人体的视觉功能与能力来使用,并不见得被人人所珍惜。眼睛之重要,大家都有共识;可普罗大众对于护眼知识且算贫瘠得很。
然而,眼疾于现今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倘若不幸患上眼疾,将是一场持久战。
21世纪之眼疾肆虐的「根源」之一
以下对白或许有所耳闻:
“再看一会儿吧。”
睡前和X的对话。
这时,你可能有疑惑:X 代表着什么?
- 在拉丁字母中排序第24位的“成员”
- 函数里代表着未知数
- 罗马数字里代表“10”
- X是美国一组庞克摇滚乐团
- 非二元性别(Non-binary)的统称
- 某两个品牌的联名合作
以上选项皆非。
在上述情景里,X 可以是你身边的亲人,爱人,舍友,甚至是和心中的另一个自己展开的对话。
临睡前,总有无数个借口阻止你早睡,但再多的借口,总比不上“再看一会儿吧”来得更具吸引力。
- 「一会儿」可以是文章内的一段篇幅,剩最后2段文字,不愿带着不甘入睡,所以你多看一会儿。
- 「一会儿」可以是一部时长40分钟的影片,剩最后6分钟的播放,不愿带着不甘入睡,所以你多看一会儿。
- 「一会儿」可以是吃鸡(PUBG)游戏里,剩你和对手之间一对一的战局,不愿带着不甘入睡,所以你多玩一会儿。
往往是「再看一会儿」的诱惑,有可能助长熬夜的习惯,日积月累于无形中给双眼带来伤害。
古往今来,人类是一个求知若渴的生物。追溯历史十五、十六世纪的欧洲探险队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就是承认无知,都会说:“我不知道那里有什么。”出于好奇,都觉得有走出去,前往遥远的彼岸、寻找新发现的必要性;透过出走来获取新知识,通常一走就是好几年的时间。
如今,人类仍旧热衷于追寻新知识,相较之下却比较幸运;我们处在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只要划开手机屏保、点击常浏览的网页或应用程序,搜寻往往只需几秒钟,你欲得知世界任何一处的信息都能给信手拈来,毫不费力气。科技革命后的今时才有了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电子产品)的发明,即简易了人类在获取新知的渠道,还附带相当的娱乐性,致使人类对于电子产品的依赖,不亚于十九世纪末中国鸦片成瘾者对鸦片的依赖。
因此,时代日趋进步,视力损害的病患逐年增长,年龄愈发低龄化,成了一个现今人类不得不正视的健康问题之一。
全球多达22亿人口正饱受眼疾带来的苦痛
据世界卫生组织,配合2019年10月10日——「世界视觉日」(World Sight Day;定于每逢10月的第二个星期四,主旨为醒觉全球关注予重视盲症与视力损害的健康问题)于日内瓦刊出的《世界视力报告》中明确指出:
“全球患上盲症与视力损害的人数多达22亿总人口,其中至少有10亿人因近视、远视、青光眼、白内障等视力损害问题本可有效预防,但碍于并未得到及时的治疗,进而导致患上相关眼疾。”
据该报告指出,全球人口患上视力损害的比例不断攀升的主要因素:
- 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趋向城市化(频繁使用电子产品、缺乏运动、外出时间减少、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 人口增长与老龄化(据全球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并预测2030年全球占三分之一的人口将迈入60岁)
- 有限的眼科护理机会(尤指在贫困国家无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服务,导致当地人患上眼疾的风险增高)
据世卫组织的整合报道,全球人口罹患眼疾的数据统计资料显示:
- 预计在2020年约有26亿人患有近视力损害,而截至2015年的数据表明:其中更以3.12亿人是未满19岁的青少年。
- 截至2015年,全球约有18亿人患有远视力损害。
- 预计在2020年约有1.96亿人患有老年性黄斑部病变,并以30岁至97岁的总人口作为该数据的衡量标准。
- 截至2016年,全球约有4.22亿的成人(年过18岁自动列为成人)患有糖尿病;而其中有1.46亿人患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预计在2020年约有7600万人患有青光眼,并以40岁至80岁的总人口作为该数据的衡量标准。
- 截至2019年,全球约有250万人患有沙眼。
导致相关眼疾的主因
老年性黄斑部病变
老化是造成老年性黄斑部病变的主因,病状初期不会出现异样,通常得到视力受到影响才能确诊病例。随着年纪增长,视网膜中央部位退化,视觉进而开始出现黑点、模糊、所见物体变形等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长期的高血糖是造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因,高血糖会损害眼球视网膜内的血管。视网膜的血管壁衰弱则出现渗血的情况,将造成视网膜出现肿胀,导致视力障碍,严重者或将导致失明。
青光眼
眼压过高是造成青光眼的主因,持续性升高的眼压若超过眼球可承受的程度,则会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带来损害,进而压坏眼球后部的视神经线,可导致视神经萎缩,严重者或将失明。
沙眼
一种称为沙眼衣原体的细菌感染是造成沙眼的主因,尤其非洲的学龄儿童受感染的比例最高,主要由卫生条件不达标才导致该细菌肆虐。眼睑内部会形成结膜疤痕,反复感染进而导致眼皮向内收缩、内翻,尔后眼睫毛倒生形成倒睫,亦因频繁的眨眼造成眼部畏光与剧烈疼痛。病变后还会导致角膜产生疤痕、受损、浑浊、最后发展成盲症。
德国研究报告:心理压力既是导致眼疾的因素亦是后果
真实案例研究:
有一位年约78岁的妇人(缩称为WG),与老伴携手走过55年的婚姻生活(翡翠婚)。退休前,曾在银行里身兼资讯科技部门高管一职,入职以来一周的标准工时超过50小时以上。WG因视力不佳,曾在2001年接受白内障手术,术况良好,恢复佳,很快便恢复清明的视野。直到12年后(2013年),曾接受一次妇科手术,术后左眼不幸失去视力,常伴有恶心呕吐的不适感,全因术前注射过量镇定剂所致。失去左眼视力的WG,为未来只靠右眼过余下的日子甚感忧虑,亦为照顾有心脏疾病的丈夫而感到心力交瘁。
奈何,术后3年(2016年),WG又因丈夫病危急需动手术一事感到担忧,她甚至开始害怕丈夫会因病而逝,及未来的日子将无以为继。日夜的恐惧与焦虑于无形中为WG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直到她的右眼从此失明,她怀疑心理压力是导致失明的重要因素。为此,她向主治医生咨询:“3年来不间断的心理压力,是否为间接导致失明的因素?”医生当下否认WG的推测并表示:“心理压力与视觉衰退并不存在相关性,甚至可说毫无依据。”
据德国马德堡大学(University of Magdeburg)心理医学研究所主任萨贝尔(Bernhard A.Sabel)于2018年5月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着眼于探讨心理压力与眼疾之间的关系中,证实心理压力既是导致眼疾的因素亦是后果。
经他结合数百份的科学研究与临床报告作参考资料,最后得出精神持续性处于高压状态(生活、工作、财务、社交带来的心理压力),体内的肾上腺素皮质醇升高,血管与自主性神经系统失衡,眼压过高,进而产生青光眼等视力损害,严重者或可导致渐进性失明。
撷取自萨贝尔教授的研究显示:
“心理压力不仅是患上青光眼视觉神经病变、老年性黄斑部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视力损害的后果,亦是导致患上视力衰退与眼疾的重要因素。”
根据上述真实案例研究发现:眼科医生接诊时,WG曾被告知视力不可逆转或可能失明,从而增加心理压力,不时地恐惧与精神焦虑如同在她内心埋下一颗计时炸弹;由于长期处于紧绷的负面情绪,视力自是难以好转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终成失明。
最后,萨贝尔研究报告总结:医生需谨言慎行,尤以考量病患的心理情绪以免加重该病患的眼疾病况,尽可能多传递乐观信息。另外,建议医生在采取针对眼疾的整体治疗方案里纳入焦虑管理、心理咨询、减压疗法,再配合常规疗法或可有效地协助病患改善眼疾视力损害等问题。借此,让患者轻松无压力地应对眼疾,提高康复的几率。
不光是手机,人体需设置开启“护眼模式”
独属于人类的“护眼模式”一经开启大致可归类为三大方式:
外在行为
- 定期为双眼作例行检查,若发现有视力模糊的症状,配戴度数适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 眼睛长期曝露在紫外线下会引起水晶体与蛋白质变异造成视力衰退,配戴墨镜则可有效过滤光线带来的损害。
- 固定的户外运动可使身体免疫力增强,不易病倒之余还能活络体内血液,促进血液循环。
- 减少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释放的蓝光光源,如若不然将易导致近视,每30分钟可让视线远离电子屏幕,望向远处或绿色植物可帮助舒缓双眼。
- 充足的睡眠时间(成人以8小时的睡眠为佳)可缓解眼部疲劳带来的不适感。
内服调理
- 「深绿色根茎叶菜类」含有叶黄素与玉米黄质类可改善眼疾,维生素A则能有效降低罹患慢性眼疾的风险如老年性黄斑部病变与白内障。
例子:羽衣甘蓝、菠菜。
- 「柑橘类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抗氧化的功效),向来被视为维持好视力的关键养分。
例子:橘子、柠檬、葡萄柚。
- 「坚果种籽类」富含Omega 3 脂肪酸与高水平的维生素E,可协助减缓年龄性相关的眼疾如老年性黄斑部病变的形成。
例子:榛果、巴西坚果、花生、葵花籽、核桃、腰果。
- 「鲑鱼」里的营养物质如Omega 3 脂肪酸 (同时富含DHA与EPA)可有效保护视网膜并保持湿润从而预防干眼的症状,协助眼内房水的排出可预防黄斑部病变及青光眼的形成。
例子:鲑鱼、鳟鱼、鲱鱼、金枪鱼。
- 「胡萝卜素」中的叶黄素能协助抵挡紫外线、蓝光,从而避免黄斑部出现退化甚至病变。人体摄取 β胡萝卜素(Beta-carotene)后会转化为维生素A,而维生素A可有效地预防干眼症、夜盲症等眼部不适的症状。
例子:胡萝卜、南瓜、番薯、菠菜、羽衣甘蓝等。
心灵康健
前文提及,萨贝尔教授证实心理压力是造成眼疾的诱因之一。
护眼除了需要加强、保持强健的体魄,注意饮食摄取之外,还得保持心理健康才可避免罹患眼疾的风险。尤其时代日趋进步,造就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普遍较为紧凑、忙碌、紧张。建议大家时刻关注心理状态,意识、接受存有的负面情绪并找出其背后的原因,再向亲近的人适当地倾诉以排解情绪,及时为自己进行心理调整;如若无法缓解负面思维,或与专业医生进行沟通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重拾快乐健康的心理状态。
结语:
如今,全球仍有22亿人正饱受眼疾带来的苦痛,尤以贫瘠地区的人口占最多数地贡献该数据。所幸,仍有世卫组织的医护团队,以及「护瞳行动」国际发展机构推动的护眼医疗服务与计划,正致力于帮助病患消除眼疾,预防不必要地失明。
“Im an optimist, always, that the world can be a better place.”
——Fred Hollows「护瞳行动」创办人
眼睛用以提供我们视觉功能与视觉能力;纵然世界有所残缺,倘若善于发现世界一切美好的人事物,将之化为记忆的一部分,永世珍藏,人生或不遗憾。
祈愿深陷黑暗的失明者能重获光明与希望,愿每一个人的眸中都有一片浩瀚星海。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