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脱欧电影说开去

johnnylingzou
·
·
IPFS

最近看了部卷福(Benedict Cumberbatch)的电影,名叫《Brexit: The Uncivil War》。卷福在影片中饰演了脱欧阵营的选举负责人Dominic Cummings(从而变成秃福,因为Dom是秃顶),揭示了脱欧公投的荒谬以及背后受算法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的影响,无论从现实性和批判性都是极佳的作品。Dom曾长期担任保守党内阁成员的幕僚,但可说一直以来都郁郁不得志。以至于13年辞职后他写了洋洋洒洒240页的文章,名为“教育和政治重心之我见(Some thoughts on education and political priorities)”。文中提到人们对于现有政治人物和体制总是抱有过大的迷之信心,以至于对他们的无知和浅薄毫无洞见。然而在闭关数年之后,Dom最终成为了脱欧派的背后大脑,罗织出了"take back control"的口号,甚至使用了《孙子·九地》中“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的招数,最后脱欧后再次深藏功与名,脱身于政治漩涡之外。

这部电影不仅让我开始阅读一些脱欧相关的反思作品,更让我关注去年忽略已久的Facebook /Cambridge analytica 泄露隐私事件。早在我在美求学期间,我便知FB的恶名。我很多少数族裔的朋友都对FB保持高度警惕,并提醒我其中的隐私问题,远远大于想象。我的确也不是FB的拥趸,至多利用FB messenger 和一些国外的朋友发发消息罢了。然而去年的隐私事件影响之大,也着实让人始料不及,不但扎克伯格个人上了国会上听证,FB的股价也已跌了几千亿美元市值。而此中的whistleblower是加拿大人(加拿大人去年应该特别自豪吧?)Christopher Wylie.

吊诡的是,Wylie 在脱欧事件中也联系了Dom,提出进行所谓“微定点广告投放",或是按照今日头条的修辞手法——“千人千面的政治小字报”。这个想法被Dom批判为“变色龙”而并未成功(虽然Dom随后还是用了类似的算法 AggregateIQ)。然而之后他投入了更大的游戏,帮助Trump当选。但是Wylie只是其中很小的角色,班农以及Kogan才是其中最关键的几个人物之一。Kogan 是俄罗斯人,原毕业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后在俄罗斯政府的资助下,在剑桥大学完成了如何大批量从Facebook个人页面中了解人的性格和政治倾向。而正是他创立的Global Science Research 经手了Cambridge Analytica 所获得的数据。

其实整个事件乍一看错综复杂,实则是Bannon 利用更高阶的技术,通过算法投放精准定制的政治广告从而影响选民决策,达到了过去政治家无法企及、梦寐以求的效果。然而脱欧和Trump的成功,却导致了这种算法的背后公司、技术人才以及FB的劫难。这种所谓的封杀,也只是操控民意背后主使的遮羞布罢了。而Trump早在利用Cambridge Analytica 借尸还魂的公司Data Propria 再次使用该技术,以期2020年重登大宝。至于数据的抓取背后是否合法,似乎不再被重视了。

撇开政治本身,网络隐私,由于巨头的流量垄断,渐渐成为一种笑话。在国内,人们反而浸淫在隐私被毫无遮掩地利用的算法优势,高呼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你们老外采集几百万人的sample size, 还不够BAT 和AMD用户的零头。当国外还在猜测性格特征的时候,某国内大型平台早已经知道你更实在的收入、消费类型、个人癖好、社交网络等等数据。而其中最不可思议的集大成者就是今日头条了。从流量Hacking 到用户推荐,再到多维度的内容轰炸,无一不是大量使用用户的数据,累计了巨大的流量壁垒,最后将估值推高到峰值。只能说,像Dom这样的人还是个有理想的傻瓜,而在大陆的另一边,张一鸣早已经成为流量帝国的霸主,一览众山小。他正在向着更高的王者宝座冲击。。。

问题是,你会认同这样的王者吗?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johnnylingzou知乎经济史/金融史专题贡献者:https://www.zhihu.com/people/zou-joh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