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龍應台的「不管你說什麼,我反戰」
龍應台這篇臉書貼文在一個禮拜前引爆論戰。
老實說我從來不是龍應台的粉絲,大學時代看的鹿橋寫的未央歌應該是我最後一次欣賞用這種出世、甜美、文青風的筆法寫文章了。(後來也沒想再翻開未央歌看了)
為了要了解他的文章風格,找了幾篇他比較出名的文章出來看。
「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是他比較早期的文章,1984年刊載,身為1949年從中國撤退來台的父母之子,那時的他自然而然認為在台灣的都是中國人。這篇文章很特別的地方在於標題直接點名「中國人」來回應,也在於他在批判文當中還穿插了唯美的文學筆調,這種風格在這個年頭是不討喜的,感覺很假掰,但是在當年可能可以軟化文章的批判風格。在標題的部分跟這次文章的起手式「不管你說什麼,我反戰」很類似,表明就是要引戰、引發社會議論。就這方面來說,龍應台是個不甘寂寞的人,不但要發表自己的看法,還非得要其他人回應不可。
「還好我不是新加坡人」則是他在1994年發表的文章,同上,這個標題也是不甘寂寞點名要新加坡人回應。這篇文章其實蠻有趣的,除了闡述他對自由這個價值的擁護,主要落筆的動力還是因為他對新加坡外長「代表亞洲人」這點甚為不滿,他認為其他亞洲國家如日本和韓國一定也(對新加坡外長想代表亞洲人)不滿,不過我認為其他亞洲國家在近代歷史當中有被歐洲美國殖民過的應該都能接受新加坡外長要求歐洲人學著尊重亞洲文化價值的說法,我想,他的不滿至少有一部分應該是源自於自認為是中國人的大國心態吧。
「請用文明來說服我──給胡錦濤先生的公開信」則是他在2006年發表的文章,聲援「冰點」被停刊。在這篇文章中,他對於自己的價值認同又有更進一步的理解,並且也試圖在家國認同與價值認同當中做出了取捨,這樣的取捨對香港人以及一些台灣人來說都是困難的。
龍應台在2017年搬回屏東照顧母親,臉書上也常常發表在屏東的所見所聞。據維基百科所紀載,因為他在台灣出生,是以名字當中有個「台」,這蠻有趣的,因為在台灣有一些外省菁英常會在孩子的名字當中保留「中」或「華」以示不忘根,以「台」取名的倒是比較少聽說。
現在才68歲的龍應台當然還是很活耀,即使在比較偏僻的屏東,還是很積極要與他人對話。也許他寫這篇「不管你說什麼,我反戰」也是想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標題讓其他人不得不回應吧。不過我必須要說,「不管你說什麼,我都___」這種話很幼稚,明明就是想跟別人對話,又在一開頭就表明了不管別人說什麼都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真的很中二。
龍應台在這篇文章中提到的書,雖然我沒有看過,但看書名和他在文章中所提到的,應該是維也納自1990年之後的文化變遷吧。看他文章中所描述的當時維也納的下午茶、鋼琴表演,就讓我想起班雅明和褚威格所愛的維也納,第二次世界大戰毀了他們所愛的歐洲,讓他們流離失所,也讓他們先後自殺。
但是,我也想起了克里斯多福.伊薛伍德所寫的「再見,柏林」。那個時代的歐陸並非都如維也納一般歌舞昇平,而是有許多社會對立、有許多人對現狀失望憤怒,可以說,有的戰爭興起確實是因為權力、貪婪,但也有許多戰爭始於社會亟需變革而掌權者抗拒變革,而這不是反戰的人高喊著反戰的口號就可以消弭的社會裂痕。
這個時候若對社會變化毫無所覺,若只是耽溺於「孩童似的幸福」,那就注定了被毀滅的命運。
當龍應台堅持要延續其「微小的、平靜無事的片刻」,他能理解這個世界並非繞著一杯咖啡、一本書、一隻貓而運轉嗎?
龍應台不笨,他一定知道戰爭的發生有其背景,我想他寫這篇文章只是一種螳臂擋車的哀號,只是他一輩子都習於引爆論戰,這樣的一個人要反戰,就陷入了矛盾,當一個人只能很膚淺地批判他人輕易討論戰爭時,他就無法達到促進和平的目標。
可以說,龍應台發表這篇文章之後所引發的論戰讓我有些感慨,固然過去的他是因為其家國認同與價值認同都很政治正確所以很火紅,我還是難以想像像他這樣的人的文章會在現在被人棄如敝屣甚至鞭打。也許時代又悄悄地翻過了一頁,不是他錯了,而是我們審度文化的標準已經改變。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