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馬特市民和日本山古志村的相遇

j姐愛黑貓
·
·
IPFS
·
今年和許多台灣人一樣,在疫情解封後,都開啟了睽違已久的海外旅程,也和不少人一樣首選出發地日本。不過,我這次日本行,有個小小特殊行程設計,和NFT、Web3有關。

今年和許多台灣人一樣,在疫情解封後,都開啟了睽違已久的海外旅程,也和不少人一樣首選出發地日本。不過,我這次日本行,有個小小特殊行程設計,和NFT、Web3有關。

那是去年,在NFT還是台灣熱門話題期間,除了到處看熱鬧與自己亂買,我偶然發現了日本有一個相當有趣的NFT專案:一個位在新瀉的山古志村,曾因一次大地震人口大量外移,為了募集建設村落的基金;同時也想讓全世界重新關注到這個小村,他們想出一個可類比於愛沙尼亞數位公民的NFT數位村民認證方案:只要你願意持有山古志村設計的專屬NFT,你就等同取得了山古志村的數位村民認證。

結果真的從全球募集到數位村民, 數目已經比原來村民還多!

首波的NFT圖像,採用錦鯉做設計,因為山古志是日本錦鯉養殖的發源地。


細節可以看這篇報導,由深諳日本的區塊鏈法律專家Arthur所寫。因為促成在繁體中文世界的曝光,我也認識了在山古志村主責專案的竹內女士與協助翻譯、推廣觀光的小泉(Izumi)。

然後,今年休假我就去了

想要實際看看這個小村,也許當作是一種檢驗NFT專案的田野調查加旅遊?原來盤算真的只是自己坐車去當地閒晃,沒想到寫email請教小泉路線時,她很熱情地說:那天我可以開車帶妳去。

在Web3之外,真實的山古志村體驗,首先是確實不好抵達,絕非日本旅遊網站寫的「搭到某某車站走路10分」就行,得要繞過層層山路上去。這是個美麗、寧靜但絕不寂寞的森林小鎮,有世外桃源感也像北歐。當地人非常可愛直爽,還和小泉一起被養鯉魚的爺爺邀去家裡喝茶。

那天也見到熱情的竹內女士,透過小泉翻譯,除了推特趕緊互加,真是天南地北聊了不少。有趣的是,在結束談話前,他們突然拿起手機告訴我,有個中文Web3社群的Discord活動看起來有點意思,只可惜似乎是講國語,應該聽不懂。我一看那正是Matters!(隨後自然花了五分鐘好好介紹Matters,並請他們期待未來Matters也可能會有的英語活動)

就這樣促成馬特市與山古志村的相會。

為了慶祝這個小小意外,我把剛拿到的馬特市身分證,和山古志村今年新推的「My favorite #Yamakoshi #NFT」一起並列在下方。希望兩個相信Web3的小小聚落都能日益興旺。

馬特市民身份證
Opensea上擁有My favorite Yamakoshi NFT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j姐愛黑貓貓奴,文字工作者與社群經營者,最近成為讚賞公民。寫文是救贖,觀察社群是工作,美股是養退休金的方式,區塊鏈則是最新興趣。 同時歡迎加入我的 Twitter https://twitter.com/jesicalin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本週日(6/11)的旅行,我要從這裡出發...

北美館「未來身體」看展心得:AI、生化人和我們還剩下什麼

閱讀筆記: 《唐鳳的破框思考力》談不迷信數位與虛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