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月滿西樓,德弗札克在美國!

四季
·
·
IPFS
·
在中秋月光的照耀下,黑夜變得可愛了,人也多了起來。

工作關係,必須找點跟月亮相關的議題作為鋪梗,突然想起以前小時候,每到中秋夜晚,想外出小解(三合院的茅廁總是在遠方)就膽量超大,因為月圓時分猶如晚霞一般,就算不拿手電筒也能見到所有。

那,是否在人際間、生活裡、工作中,有人也曾成為他人的月光呢?

我突然想到一個:德佛札克與美國

其實認真說來,這兩者之間,應該是互為亮光,彼此相應,最終獲致雙贏的日月光,哈哈,開玩笑不過,德佛札克跟美國之間,確實有些關係。


作曲家:德弗札克

首先在西元1892-1895年,德弗札克在美國任職的階段

1891年,德弗札克收到一封越洋信件邀請,希望聘請他前往美國擔任音樂院的院長。這是個很好的機會,也是能將他音樂拓展到新大陸的良好契機,於是他答應了,於1892年抵達美國。

抵美的德弗札克他在紐約住了三年。在期間,他創作量大迸發,思鄉的情緒以及遠渡重洋的孤獨,促使他創作了大量的作品,知名的包括《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弦樂四重奏第12號「美國」》、《大提琴協奏曲》等。

德弗札克在美國任教的這段期間,他對美國文化和音樂產生了極為濃厚的興趣。他曾經多次前往美國各地旅行,參觀了印第安部落和黑人奴隸的聚居地。對於美國原住民和黑人音樂的旋律和節奏感感到十分震撼,後來更是把音樂融入到作品中。

西元1895年後,德弗札克回到捷克,他的影響依然存在

德弗札克他在美國的創作,對當地的音樂發展產生極大的影響。他作品不只在美國受矚目,也很快地被世界各地的音樂家所肯定。

德弗札克除了在美國從事音樂教育工作,同時也為美國的音樂教育事業做出巨大的貢獻。因此,德弗札克與美國之間的關係,其實是密不可分的。因為,他在創作和教育上,在美短短的三年就對其音樂文化發展產生了極深極遠的影響。

德弗札克在美國的創作

德弗札克在美國創作了許多著名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這首交響曲是德弗札克在美國創作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這首交響曲融合了波西米亞民族音樂和美國原住民、黑人音樂的元素,展現了美國的多元文化。

對了,德弗札克在美國還還創作了一首知名的室內樂《弦樂四重奏第12號「美國」》以及許多大提琴家挑戰的《大提琴協奏曲》。這些作品多半也融合了美國當地’的音樂元素,忠實地反映了德弗札克在美國的感受。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