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的 “快速获得感”
IPFS
小红书有一个隐性的共识,我之前在微博简单讲过,就是 “快速获得感” 。意思是,让用户飞快地感觉到 “我好像能从这里边获得什么” 。
到目前为止,小红书是快速获得感的最强产品。
一方面双列瀑布流,让图片传递关键信息,本身就是索引中效率最高的交互样式。
另一方面,小红书的内容生态多年来自行发育,已经达成了隐性的社区共识,即 “5 秒钟(横滑两三张图+看标题),就能感知到我能从这条笔记中获得什么” 。熟练的创作者很擅长利用这一点,把关键信息标注在前三张图上。字小一点无所谓,先马再看。
虽然马住以后很可能是永远不看。
产品设计+社区共识,让小红书成为了快速获得感的最强产品,也强化了实用属性与搜索体验。搜索体验进一步带来更广泛的主题分发,以及长效分发与长尾分发,激励更多创作者。飞轮转得飞快。
这样的飞轮,我猜,并不是从一开始刻意设计出来的,而是在瀑布流交互+美妆购物讨论的过程中,社区自然演变出来的。产品运营团队捕捉住并且放大了这个信号。
如果要说这样有什么缺陷,“快速获得感” 和 “深度” 是相悖的,讲究快速获得感则必然没有信息深度。但大多数用户其实也不需要深度,甚至不需要信息本身,而是需要 “我能快速获得信息” 的获得感。知乎那种裹脚布长文,我看了都怕。反正创作者大盘的水平就这么差,与其看裹脚布长文,我宁肯从小红书笔记中快速获取信息,哪怕最后两边都没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信息,至少后者的的交互体验更好,浪费的时间更少。
作为精英,我都是这个看法,普通人对小红书的一面倒更是可想而知。也就是小红书在捕捉与放大信号的过程中,拥有更好的内容价值观,知乎对裹脚布长文的隐性支持(或不作为)则是价值观劣等的反面教材。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