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悅甜計畫|生何難,死何求——共讀蕭紅《生死場》(上)
在鄉村,人和動物一起忙著生,忙著死……
斗大的幾個字,道盡〈生死場〉故事中的無奈與蒼涼。
猶記故事剛開始便被「胰子」、「羅圈腿」、「地鄰」等陌生的字困住,後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東北方言,不停地打斷我閱讀的節奏,窒礙難讀。然而,我就像是〈桃花源記〉的武陵人那般,匍匐前進著,初極狹,復讀數十頁,豁然開朗,欲罷不能。前半部宛如一首農村生活的優美敘事民謠,但隨著季節的遞嬗,漸漸奏出哀傷的調子,唱著如泣如訴的輓歌。
〈生死場〉細分成17個樂章,人物繁多而感情錯綜,每看幾篇章節就又揭開某個人物內心一隅塵封的秘密,血淋淋地。蕭紅將筆下的女性角色刻畫得栩栩如生,在男尊女卑的農村社會裡,生為女人儼然悲劇,刻苦悲涼的形象常使我紅了眼眶:我為老王婆身陷不意摔死三歲兒的懊悔深淵中而跟著心痛;我為打魚村最貌美卻身患癱疾的月英,被丈夫視為累贅,最後慘死的她而感到寂寥;我為金枝勇於追求自由的愛情,卻覓得一個渣男作夫婿,但丈夫一時意氣用事在她眼前一把摔死嬰孩而氣憤不已……(而蕭紅不也是錯看良人,第一胎送予他人,第二胎意外「抽風而死」,令人不勝唏噓)
生的時候,靈魂卻是死了的惆悵,又如何解?女性服膺男性的權威,還要背負著傳宗接代的責任,生已不能自主,死呢?像老王婆懷揣著密麻如網的心事,中有千千結,服毒求死還死不了的絕望;命運多舛的金枝從青春懷詩的少女經歷喪女、被強暴而疼痛著成為「女人」,最後看破紅塵欲出家,但尼姑庵竟人去樓空的荒謬,她還能到哪去呢?活著真的有比死要來得快樂嗎?這問題不斷在我心底叩問著。
「死人死了,活人計算著怎樣活下去。冬天女人們預備夏季的衣裳;男人們計慮著怎樣開始明年的耕種。」人生這一張簡陋的席子,再加織以無止盡的難產、病痛、自縊、瘟疫、謀殺等各式絲線,往復縫縫補補,就這樣赤裸地攤展開來,這竟成為日常。面對生死,來不及欣喜與悲傷,生離死別終究僅能成為昨日隨風消散的一把沙,往日的哀悼不能誤了今時自然的時節,不能忘了維持「生存」的希望(但伴隨而來的更多是絕望啊),他們永遠忙著未雨綢繆,然而,庸碌一生,只活成了生不如死的模樣。這也觸動了我的心,活得那麼賣力的我們,究竟想要努力活成什麼樣子呢?
麥場上除了人的生死,動物也在這片流動的風景中,被人主導著命運。一開始的農村食物鏈是地主主宰著農民的生計,農民主宰著動物的生計(如滾動麥穗的年輕小馬與被賣到屠場宰殺的老馬,這也是老王婆為了生與老馬必須死的對比),然而一切在抗日事變發生後全然不同了,誰才是誰人生的主宰?這成了一個重要的議題。
小說後半部氛圍急轉,九一八事變產生了政治鬥爭上的生死場,宣稱「王道」的日本軍為了「生」,將麥場屠殺成一片人間墳場,滿洲國生靈塗炭,「死」的陰影籠罩著曾具生命力的麥場,甚至暗喻著日本新文化之「生」相對於中國舊文化之「死」的對比。這場戰役啟蒙了「人民覺醒」的意識,因此村民開始暗夜自發組成「革命軍」、「愛國軍」、「義勇軍」,其中最明顯轉變的便是故事開頭就出現的小人物二里半,他擁有一片赤忱,常為村民跑腿說情,勇於參與公共事務,賣力地幹活,在人民自組救國軍團時,「只有他沒曾宣誓,對於國亡,他似乎沒有什麼傷心。他領著山羊回家去。」二里半漠不關心,只想保著自家山羊,如此純真而善良,但在妻兒慘死於日本軍下後,有了巨大的轉折,燃起了二里半自覺之火種。
我尋思著山羊的隱喻,從開頭二里半與其子羅圈腿的「尋羊記」,並從二里半的自言自語裡道出:「媽的,羊丟了就丟了吧!留著它不是好兆相。」預示著羊的存活是噩運的徵象。然而直到他拋開生死、投身救國軍團時,心心念念著都僅僅是要護老山羊一生周全,故事在此戛然而止。山羊似乎是從平靜無波到兵荒馬亂的麥場中,唯一無傷的動物,就這樣靜靜地注視著人世間的一切,恍若皆與它無干。
我無法說〈生死場〉有多「好看」,畢竟讀來實在太沉重了,文字雖拗口,但蕭紅的文字有種懾人的魔力,吸引著我反覆再翻閱著瑣碎的章節,每讀一次就又讓我思索著魯迅提到蕭紅筆下的「生之堅強」與「死之掙扎」,難以想像這是年僅約24歲的蕭紅所寫,花信年華的女子,看待世間卻如此世故而悲愴,一如〈生死場〉開篇便寫著:「什麼最痛苦,說不出的痛苦最痛苦。」滿腹心酸淚,盡付紙筆間。
這次因為有幾位馬特市好友陪我一起共讀(很抱歉,更多是痛苦XD),真的很感謝她們,無以回報,第一次如此如此如此認真寫心得,耗費了很多時間,獻給妳們。(小山一鞠躬)
後記 我每年皆會關注誠品一年一度的曬書節,常常在各分店迷失自我,3本或6本書才台幣500元,雖然大多是2-3年以前出版的滯銷書籍,但全是新書,我超愛去挖寶。某次在曬書節又買到錢包君在哭泣,當下只能割愛蕭紅這本《生死場》,回家後懊悔不已。殊不知幾天後,我妹也去逛了誠品,並馬上跟我分享她的戰績,在茫茫書海中她竟買了《生死場》!姐妹心有靈犀,好不真實啊。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