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都實踐的輸出力法則(上)
說到輸出,本書的作者語不驚人死不休,大膽的認為說明書不用看,直接丟掉開始使用。也不用新人教育訓練,直接開始工作,發現不會做的時候再來改進就好了。那是因為作者認為日本人就是太愛計畫,太愛準備,所以遲遲未能開始。這讓月光想到窮和尚與富和尚的故事,富和尚就是認為自己一直還沒準備好,所以就沒有出發到南海。反而是窮和尚認為自己只要有一個水瓶子和一個缽就可以出發了,然後一路上克服種種困難,終能前往南海並安全回來。
當然,故事是留有改作空間的,端憑說故事的人想要呈現那一面給觀眾去思考。也可以說富和尚打造一個旅行團,邀請更多和尚一同前往南海,藉由更多人之力,領悟深奧的佛理。這樣的描述,可以強調抱團組讀書會的好處,也可以說明有錢可以幫助更多的和尚,沒什麼不好,更不是一種罪過。
作者認為一開始只要有微輸入就可以開始輸出了,反正之後碰上問題再回來找資料或尋求他人協助,這樣才是正確的做事方法。雖然乍看有點思慮不周的樣子,好像沒準備好就要硬來。但實際上卻是可以馬上就來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這樣說來,仔細回想起月光先前的書評和心得,有一些都是看到一半甚至不到,因為有心得想要發表就開始寫成文章了,這跟作者的理念,其實是相類似的。有可以寫作的材料,就可以先動作了,不用等到整本書看完了再來行動,那時已經開始遺忘了。
書評大師毛毛牙寫過上千篇書評,他也承認雖然當時都認真的寫出評論來,但現在大都忘光了。而且他也不是每一本書都看完才寫書評,他主張就算書沒看完也還是可以寫出書評的。有的人會把作品整個看完作為一個門檻,例如一定要看完整部甄嬛傳才能評論,玩過勇者鬥惡龍一代到十一代才能出評論,但就算只接觸過一部分,難道不能發表心得嗎?
沒錯!這樣的評論很有可能是斷章取義,是不夠精確的。但這可不是在做學術研究,而是在針對某一個主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因此,看法不必完美無缺且毫無破綻,而且就算自己想要這樣做,也很難做得到。因此,我們必須接受所產生的看法就是不完美且不夠精準的,但即使如此,這些文章並非就毫無價值可言。因為這些文章還是經過寫作者的思考而產生的,就算稱不上什麼佳作,內容也不夠豐富,但的確是針對主題而發的寫作。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