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媽」向樂壇的道別
註:Elton John被暱稱為「大姑媽」,應該是他正式出櫃而且結婚之後,男同志圈中,普遍以女性稱謂,合得來的朋友,稱為「姊妹」,有點領導力的,有點地位的,會被稱作「大家姐」。而輩份高的,可尊稱為「大姑媽」(在廣東話,大姨媽是另有所指,不能混淆)。這只是廣東話的說法,不肯定普通話和國語有沒有相關稱謂,還望賜教。只是一句暱稱,大家不宜過分解讀。
Elton John算不算是家傳戶曉的名字,大概可以吧,但不竟他橫誇超過五十年,他最頂尖的時光,大約是七、八十年代,其後間有佳作而巳。不過,他倒不吝嗇和後輩合作,記得自己一個較年輕的朋友一次提到他喜歡Blue這組合,頗喜歡那首《Sorry Seems To Be The Hardest Word》,於是問我誰是Elton John,後來他也多聽「大姑媽」的歌,可見和後輩們合作是有其作用。
踏入這個年齡,歲月催人,不得不思索告退這個議題。「大姑媽」似乎也相當深思熟慮,一連串計劃,在疫情蔓延全球之前,已有部署。一部關於他生平故事的電影《搖滾太空人Rocketman》公映,向大家公開他的私密,家庭成長的崎嶇路途,愛情路上的波折。配合着他的金曲,大家對歌曲的生成更有體會。看完電影之後,令我最深刻的,是他和父母的關係,他提到他的父親從來沒有來看過一次他的演唱會,雖然沒有受肉體的傷害,心理陰影肯定無法計算,但又成就了他對愛的渴求,譜寫出絕世金曲。他的父母其實不應該結合,後來雙方離異,卻各自找到歸宿。但如果他的父母沒有相遇,那「大姑媽」便不會出現這世上了,世事是何其的吊詭?
過去幾年,在退休演唱和疫情之間,「大姑媽」依然非常活躍,有兩張其他歌手(多是新一輩)重新演繹他的金曲,在全球封城其間,他又推出一張叫《The Lockdown Sessions》的專輯,大部分和另一個單位合唱,一時間星光熠熠,令樂迷被困在家中,仍可感到有愛相伴。而封面上的大頭照中,焦點盡在那個設計獨特的口罩上。面對困難,不是要迴避,而是直目凝視,無畏無懼!無法改變,何妨苦中作(音)樂!
推出新作之餘,他又將一張在1967–68年間錄下的專輯,當年一直沒有出版,現在終於重見天日。然後一套叫《Elton: Jewel Box》的盒裝才叫人啞口,正式版共有八張音樂光碟(CD),但完全沒有他的慣常金曲。他將歌曲分成三類,頭兩張光碟的稱為Deep Cuts,中文沒有直接翻譯,通常指專輯內一些非主打,不是單曲(Singles)料子的歌曲,但樂手自覺有深度的作品。另外三張光碟則包含一些比較罕有的作品和一些Demos。再有兩張光碟則包括單曲背面(B Sides)的歌曲,同時收錄他和法國女歌手France Gall合唱過的法文歌,亦有那些沒有出現過在專輯的零星歌曲。最後一張光碟稱為「And This Is Me…」,就是「大姑媽」音樂生涯之中,對他自己最有意義的歌曲,雖然有幾首曾經以單曲發行,但都不算特別流行,最後更以一曲《(I’m Gonna) Love Me Again》作結,正是他特別為電影《搖滾太空人》而寫的新曲,而且由飾演他的Taron Egerton合唱,剛好完滿。
《Elton: Jewel Box》並不是要展示「大姑媽」作為一個唱作人如何偉大,要聽他的金曲,隨便找一張他的Greatest Hits專輯便可。今次,他反而以一個創作人身分,做一個總結,為自己的音樂生涯算個帳。除了這個八碟盒裝,亦有分拆出售的版本,大家可以依各自所需採購。對死忠粉絲來說,這個盒裝最大的意義,是在於它將其餘以前沒有收入到CD的歌曲,一次過全部收入。至此,他所有出版的歌曲都有數碼化的版本了。
他列出對他個人重要的歌曲,當中兩首也是自己特別受感動的,一是《The Last Song》,是作詞拍擋Bernie Taupin在Queen樂隊歌手Freddie Mercury離世數天後寫成,是描述愛滋病病人的故事,以一父一子的角度,原來父親因兒子的性取向而疏離,後來兒子重病危在旦夕,父親來探訪,取得諒解。這可能是自己知道的第一首寫愛滋病的歌曲,雖然歌詞沒有明言。而「大姑媽」將歌曲的版稅捐給他的愛滋病基金會,從而發展開來,後來做了很多這方面的工作。詞曲俱佳,打動不少人。
另一首是《Song For Guy》,差不多是純音樂,只有三個字的歌詞,Life isn’t everything,在後段重複。據說,有一個星期日,「大姑媽」在家中寫曲,有點鬱悶,沒有太多靈感,只是幻想自己脫離身驅,在空中飄浮,然後很快寫好曲子,也沒有命名就擱下來。星期一回公司,震驚地被告知他們公司一位十七歲的信差Guy Burchett,在星期日下午遇上電單車意外離世。「大姑媽」回想起來,他寫歌的時間,正是Guy遇到意外的同時,他二話不說,就將這曲獻給Guy。而這首歌成了他最受歡迎的純音樂作品,一直都有在演唱會中彈奏。
還有一首是我當年迷上他的理由。他的流行曲在七十年代最多,聽過一些之後,也決定買專輯支持。我選擇的第一張「大姑媽」專輯,是一張現場演唱的《Here and There》,一面是在倫敦錄音,另一面在紐約。紐約的第一首歌是《Funeral for a Friend/Love Lies Bleeding》,是一首超過十分鐘的歌曲,從歌名可見是兩首歌合成,前一首是純音樂,緩慢展開,一片莊嚴肅穆,然後轉而哀傷悲痛,再接入另一曲有歌詞的,又變成悲慟憤怒,看着「愛」流血不止,又無能為力,只有大聲控訴。當時自己仍年輕,沒有想過一首歌可以如此變化多端,情感也像坐過山車般,高低起伏,是完全被攝服,五體投地。後來才知道,是「大姑媽」幻想在自己的喪禮上會播甚麽音樂而寫成,當年他也不過是廿多卅歲,是甚麼樣的力量推動他,或者引領他的呢?到了今天,這首歌依然是我心目中的神曲。
明年他的告別演唱會完成以後,他不會再上舞台,暫時沒有說他會全面歸隱,相信他的創作力仍然有心有力,應該會繼續有作品推出。但即使他選擇放比重在個人和家庭方面,他在樂壇超過五十年的貢獻,成績有目共睹,其輝煌顯赫,無出其右者。環顧當今世上,有他的calibre,真的是後無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