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日語独学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日語無法再進步的心態

日語独学
·
·
年齡、語言環境、天資……今篇暫且不談論影響語言能力的外在及生理因素,而是探討潛伏於心中的「語言價值觀」。

一、認為自己都懂

最近遇到這樣一個學生。在教授知識時他會說都懂,請他解釋一遍時卻只會原句背誦書上的文法句子,那不如請他造個句吧,卻是卻漏百出。

想起有很多教各種技能(如音樂、體育)的老師都說過:「一張白紙的學生還比較好教。」要糾正自學聲樂的學生的發聲問題,比完全不會的人難;要糾正錯誤打球姿勢的學生,也遠遠比完全沒接觸過的人費心。當中的困難包括「改變原有慣性」和「固有觀念」。

很小的小朋友都會聽老師、班上學霸指出的錯誤,因為他們是所崇拜的「大人」和「模範」;那一個成年人呢?

承認自己尚有不足,才是進步的必要因素。

二、把所有失敗歸咎於他人

「都是因為我沒老師教。」「都是因為我不是出生在日本。」「都是因為我沒有語言環境。」「都是因為我沒在年輕時候學」等等。

對,有老師教會學得快很多;在日本土生土長當然會講母語;很抱歉你沒能用得上日語;兒童的學習能力都比較快。所以呢?

自學力不從心的,就花錢找老師,少花點時間少走點冤枉路(不過不適合的老師會多花錢和多走遠路)。在日本土生土長你要面對的可能是文學課題了…。在外地住好幾年語言能力還是老樣子的人比比皆是,事實是你都沒辦法住在當地了,還不自己製造語言環境?兒童的記憶和複製能力好,但成年人有的是兒童沒有的邏輯力與資源。

與其想「自己沒有甚麼」,還不如花時間想「我還能做甚麼?」。

三、覺得日語「也不過如此」

學習一門語言到一定程度後就有一個迷思:好像要學的都學完了。要考的試都考了。都聽得懂看得懂啊。

假如目標是「夠用就好」的話,我認為停在這邊也沒關係(暫且不論語言能力會隨時間流逝方面)。但若假定自己能力已經非常好了,那就把你所「Output」的東西給母語者評價吧(雖然日本人只會說すごい的機率很高)。當然,Output的內容是包括寫作的長文表達、不同場面的遣詞用字、發音等等,假如日本人說看不出來是外國人說的寫的(非客套),那才是對日語的瞭解透徹。

當然以上說的並不涵蓋學術範疇,那又是另一道高牆。

「我認為我很好」的心靈雞湯並不適用於語言學習。

有件事是我一直不解的:為甚麼很多人都認為考過只有選擇題及「input」能力的檢定就代表能力好?

雖然是個人的事,早幾個月去考了多益拿到905/990分,但完全不覺得自己英文有多好。錄音講得比任何母語者慢、全是「大概懂就好」的全單選詞考試,跟溝通能力的關聯度又有多少?

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原文:日語無法再進步的心態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