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阿卡德米自由學園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篝火閱讀 | 《鄉土中國》結業作品選:鄉土社會下的衝突——個人群體與社會、禮治與法治

阿卡德米自由學園
·
·


我們是阿卡德米自由學園——一個自我教育,相互給予的成長型共識社區。我們以終身學習為基本精神,成員在共同體內學習、生活、工作,以學習成果為收入來源,推動學園長遠發展。我們重視個人在學園的成長,獎勵熱愛學習、樂於分享、幫助其他成員和為學園付出的人。我們正在嘗試探索另一種群體生活結構的可能性。

(如果你對阿卡德米自由學園仍有疑惑,或者你對學園的學習形式、學園的成員類型等方面還有困惑,請點擊閱讀以下文章:

https://matters.news/@Academy21/探索群體生活結構的可能-阿卡德米自由學園-zdpuAm5dQwBVHANKVuGfaGCgz5C96iSSH9khAKS8LDgR9SHBR


兩篇文章都來自阿卡德米篝火閱讀社,阿卡德米篝火閱讀社期待熱愛閱讀和討論的你加入。社團每期選擇一本知識性書籍作為共同閱讀的內容,在這裡,我們不僅共享一次次天涯海角的閱讀時間,還有一次次真摯激烈的討論會。

本期篝火閱讀社選取的書目是費孝通—《鄉土中國》。我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這片土地的建構,在我們身上存在著一些難以解決的共生疾病。本期閱讀社聚焦於中國社會的問題,將個體放入宏觀的社會背景中,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社會。基於這樣的目的,在閱讀社結業之前,全體正式成員將根據《鄉土中國》中觸動自己的部分,完成一篇600-2000字的文章。

   接下來的內容來自本期閱讀社成員:美好和巧克力



           个人群体与社会
             美好

關於個人與群體,我覺得需要用一種哲學的辯證思維來解釋。從社會學角度來看,個人也稱作個體,一般是指一個人或是一個群體中的特定的主體;群體是指以某種共同目的或人物聯繫、結合的人的集合體。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個人是指組成社會的最小單位;群體是指組成社會的元素,由多個個人組成。

一般情況下,個人強調個人權利,群體強調群體利益,我們在之前的沙龍中討論過,這種情況下導致個人與群體常常處於對立狀態,個人與群體的結合也就會產生障礙。但個人和群體是不能相互取代的,個人如果取代群體,那麼每個人變得自私自利,社會便會停滯不前;但如果群體取代個人也是一種錯誤的做法,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新中國建立初期,當時片面的強調集體主義,個體權利完全被忽視,導致人民生活水平長期得不到改善。現如今,中國也存在這種問題,社會發展的成果沒有充分的惠及到個人。

群體對個人的影響我想以學園為例,進入學園不到兩個月,我有深刻感受到學園帶給我的影響:其一,學園使我受到新的行為和生活方式的影響,成員間接觸較多,長時間的接觸會瞭解到其他成員各自行為模式,有意無意間收到這些習慣的感染,這是比較不容易被察覺的一部分;其二,使成員間具有一定的認同感,成員間對於重大事件的與原則的認識會傾向於一致,同一學習文化背景下的成果;其三是成員獲得支持感,從而激發成員積極性。以上三點,根據個人所處的群體性質可以為積極影響也可以為消極影響。

還想說到的一點是個人的利益實際上也牽動著群體的利益,如果個人持續追求更高的利益那麼群體也會得到發展。正確處理個人與群體的關係,個人為群體中的個人,群體是個人組成的群體。

以上所說的人與群體也可作為人與社會,那麼人與社會還有獨特的一點便是人在社會中所扮演著社會角色,社會角色根據獲得途徑分為先賦角色與自致角色;根據角色規範性分為規定性角色與開放性角色;根據角色追求的目標分為功利性角色與表現性角色;最後根據角色是否符合社會期待被分為正式角色與非正式角色。

然而在社會的舞台上並不是可以扮演社會角色,就如在戲劇中每位演員都有需要扮演的角色,要經過導演以及相關人員的確定一樣,個人在社會的舞台上想要扮演某種角色也需要一個確定的過程。在確定了所要扮演的角色後,那麼就要開始考慮角色享用的權利以及應承擔的義務。

承擔義務換句話來說也就是對責任的思考與意識,這一點是中國從小教育中所包含的一部分,這部分我不做詳細的看法說明,我想說一下權利意識的問題。

我從小生活在鄉土社會,鄉土社會中的人們自身權利維護的意識很薄弱甚至可以說是沒有,再遇到自身權利受到制約時,我聽到最多的話是"算了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很多家長甚至用這樣的話教育孩子。不過從小我受到我母親的影響,她對於自身權利的保護意識很強,身邊人常說她"麻煩"。

是的,中國人的特性"怕麻煩",這其實讓我想到了《差不多先生》這片文章,對中國人的一種諷刺,然而他們說"差不多"在本質上就是"怕麻煩"!


           礼治与法治的冲突
            巧克力

禮治與法治的衝突,在本質上是傳統與現代的衝突,傳統的文化進入到了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因此引起了社會上和群眾內部的混亂和疑惑。這個問題基本上就是鄉土中國一個引子,引發了書本里的所有討論和溯源。在鄉土社會中,「傳統」其實是一個幌子,是企圖阻礙現代化制度發展,而不得不對公民製造出來的藉口。禮治社會方便治理,將社會劃分成若干個小的部分,每一個小區域都是一個相對穩定且變化較少的區域。此刻中國的傳統並不利於其人民自身的發展,也不利於社會的真正現代化,僅僅只是方便統治的工具。

首先是思維模式的局限,現代人過分地局限於安穩的現狀,緊抱著「差不多」的情況進行自我安慰。這其實並不應該是現代人的特點,更傾向於鄉土人的特點。現代人總是不得不面對日新月異的變化,思考是唯一一個能幫助現代人在社會中適應高節奏、新問題的辦法。但是因為「傳統」的局限,國內的群眾是少了主動思考的過程,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大家尋求老一輩的幫助,去傳統中找解決辦法。可想而知這是無用功,最後只會無力面對問題。代代相傳的只是一個普遍經驗模式的記憶,並沒有包含著思考的能力。

我已經說過了,思維模式的局限性雖然不利於社會的現代化發展,但是是非常利於統治的。統治者甚至都不需要擔心會出現反抗和暴動,因為相關的經驗模式是公民沒有辦法從自身社會傳統中找到的。公民還有兩個途徑可以汲取到經驗之外的事實,就是閱讀和新聞,如果這兩個途徑最終被關閉了。那麼公民只能面對著固有的經驗模式,成為溫順待宰的羔羊。奴隸在古代是被禁止讀書識字的,在現代社會中這個傳統並沒有改變,只是重新用新的詞彙進行了偽裝——公民是不被允許看到牆外的世界的,因為牆外是危險,我們學好經驗內的傳統,用固有的思維模式去應對一切,這才是公民的任務。

其次是法律約束收到的阻礙,禮治/家法/人情代替了法治的內核,法治只剩下一個空殼。法治本身就是從西方傳來的舶來品,我們的歷史里其實並不存在著真正意義上的法治。也許有過嘗試,但曇花一現的法治還沒掀起火花就被撲滅了。這是因為傳統的力量太大了,大到可以入侵一切新思想的內部。

法律在社會上的作用有沒有落到實處,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思考,會發現法治並沒有在應該出現的地方出現。我們用法制來舉例,首先法制本身是沒有進入到公民心中的,每當問題出現的時候,公民會用法制來維護自己。但是公民實質上是不知道法制的確切內容,法律的普及化是缺失的。缺失的這環是法治的根本,如果一個國家的公民都不知道法治社會是如何運行、意味著什麼,那麼法治應該如何確保其實行?在這種情況下,監督和制衡已經在社會中消失了,法治是沒有保障和監督的法治。還有一個問題是法治是否落到了實處,從上至下的國家生活中,法治是否已經落到實處了?從小往大說,家庭中法治是沒有落到實處的,家庭暴力、兒童虐待、戀童癖、兒童性侵犯問題大部分都會被當作是家庭矛盾來處理。社會上的問題也沒有落到實處,比方說過失殺人、正當防衛的問題在法律上沒有書面的文件定義和判定其形式,精神患者殺人的問題在法律上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區域進行規定。重大事件的處理,僅僅只能依靠社交媒體才能公佈於公眾面前,更別提能否得到法制的處理了。最大的是國家,國家政府對憲法的擅自修改,國際之間的交往,隔離和納粹的做法……這些部分鑽了不完善法律的空子,開闢了一片法治之外的土地。

在這些社會生活、國家公民、國際之間的法治實則是禮治填充了核心的,禮治依舊是社會治理的傳統延續,並沒有真正在核心中的改變。

想要真正做到現代化,國家必須正視傳統與現代之間的衝突。這不是意味著對於傳統的全面抹殺,而是一種反思的能力,在反思中找到真正有利於社會的發展。禮治社會中缺少的就是思考的能力,特別是在代代相傳的延續中,思考的能力是一直在削弱的。只是到了現代化的情況下,不得不面對新情況的時候,人們才會發現自己缺失了思考的能力。所以,目前為了維護一個核心是禮治的社會,不斷削弱其公民的思考能力,加強思想上的統治,是目前社會上正在做的事情。國家中的公民,尤其是年輕人,應該停下來去審視自己身上被建構的部分,以及被阻礙延伸出去的部分。從年輕人這一環做起,從上從下進行一個影響,才有可能衝破傳統的牢籠。

在禮治和法治的衝突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時刻保持思考,避免從一個極端走到另外一個極端。並不是說法治社會就一定的是完全正確的社會模式,只是在此刻的情況下,對於鄉土禮治社會的打破,需要一個切入口。在這個過程中,更應該主動思考,尋找一個制衡點去盡可能完善社會制度。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