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瑟谷教育的疑惑(上)
二十年前我初次接觸瑟谷教育理念時,感到非常震憾。瑟谷學校(Sudbury Valley School)沒有強制課程,讓孩子自主學習 ,為自己做決定;大人與小孩平權,學生參與學校管治;大人也不利用獎罰來操控孩子,而是支持孩子活出自己。
我曾以為這樣對待孩子是理所當然的,誰不想在被信任、尊重和平等的環境下成長啊?那時候,我以為人們只要知道有瑟谷學校,就一定會像我一樣著迷。
結果卻是,質疑的人比認同的人多。
我探究了好多年,一直好想了解,大家質疑的是什麼?
慢慢我才明白,大部分人以為瑟谷自主教育就等於放縱孩子、剝削孩子學習機會、不管不教,以為父母老師沒有盡責任。
初初,我未能明白為何會有這個誤解。直至看澳洲心理學家Robin Grille的著作《善養小童成大同》裡所描述的育兒歷史,我才有了頭緒。
人們以前是怎樣對待孩子的?
古時,世界上許多地方都不視嬰孩為人,殺嬰更是非常普遍,嬰孩常被當作祭品、虐待、殘割身體、視作奴隸,只要父母對孩子不滿,就會直接殺死他們。直至中世紀及法國大革命期間,部分教會才明確禁止殺嬰,但仍有許多地方繼續這樣對待嬰孩。
到了四至十四世紀,西方社會多了人不認同殺嬰,但遺棄嬰孩卻成了趨勢。那時期,孩童被當作奴隸和性虐待非常常見。
十四世紀開始,有人認為可以不遺棄孩子,但條件是他們要絕對服從,當時的方法就是毆打和嚴厲懲罰,因為人們相信兒童是邪惡的。工業革命初期,兒童被逼作童工,在不人道的環境下工作,導致殘障。漸漸,兒童開始接受教育,但老師會用刺棒和鞭子毒打孩子,上課時把孩子綁起來,扣上鐵頸圈,以防止他們移動。當時的教育理念是,令兒童學習的方法,就是不斷施加恐懼。
到了十八世紀中期,才首次有人提倡孩童可以玩樂,大眾開始對兒童有少許同理心,也有人開始反對體罰,但情感上仍然跟孩子疏離。
十九世紀中期,法國開始禁止學校鞭打孩子,但英國及美國的學校仍然持續體罰,而大部分國家都嚴格控制孩童紀律,打壓他們的情緒,並流行用鬼怪恐嚇孩子,使他們服從。而童工一直存在,英國在1874年才有法律禁止童工,美國到1938年才廢除童工。
直至十九世紀末,兒童有享樂和受教育的權利才開始普及。直至1885年,世上才出現第一個兒童遊樂場。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人類對待兒童的態度終於有較多正面的改變,踏入教養裡的「社會化模式」(Socializing Mode)。這模式的特徵,是非常著重訓練和塑造孩子成為符合社會期望的模樣。社會化模式思維下,好與壞行為標準分明,道德標準強烈,教育以大人主導,最終的目標是教出有生產力和服從權威的「好」孩子。這模式裡,孩童就是父母價值觀的延伸,他們愈能遵從社會規範、服從權威、行為愈「好」,就愈代表父母教養成功。這目標下,大人不會鼓勵孩子流露真實情感,沒有情緒就是最好,太有同理心就會寵壞孩子。
如今,許多文明國家已立法保護兒童不受虐待,大部分社會反對體罰,流行不打不罵的教養法,也興起諄諄善誘的進步式教育,這是歷史上非常大的進步。縱然如此,其背後支撐著的信念,仍然是社會化模式 —— 父母、學校、宗教積極推行良好的道德價值觀,做人應該要有禮貌、要誠實、要慷慨、要勇敢、要幫人、要獨立、要做一個好人。踏入二十一世紀,社會強調一些更好、更高尚的價值,除了要做一個好人,還要環保、要學習正念、要有機飲食、要回歸大自然、要承傳文代、要著重靈性成長等等。
社會化模式的盲點
我不是質疑這些價值,因為它確是導人向善、向健康的生活,也成就更好的地球。只是,當我們以社會化模式思維去對待孩子時,會有以下限制:
一. 墮入虛假二分法(false dichotomy)的陷阱
社會化模式的思維,是將一切建基於「好」與「不好」的標準。這思維下,不嚴厲的教養,就等於放縱孩子; 不控制孩子,就等於壞的特質會浮現;沒有強制孩子要「好」,就等於他們會「不好」。
這其實是虛假的二分法,假設了非此即彼。假設了由於瑟谷沒有強制課程,不強制的結果,就是負面特質呈現:孩子有自由,就會做出邪惡的事;孩子主導學習,就會懶憜不學;孩子自主做決定,就會做錯決定;孩子跟大人平權,就會濫權,摧毁制度。這種思維使我們帶著偏見看待孩子,認定他們在沒有強制的環境下就會變壞,難以了解他們真實的內心。
二. 假設孩子有許多方面不夠好
社會化模式是由過往殺嬰、遺棄、體罰模式演變而來,成為一種相對溫和的控制方式。這溫和的背後,或多或少承繼著孩童是邪惡的信念,認為縱使孩子有好的特質,他們仍充滿劣根性,許多方面都不足和不夠好,要靠大人去糾正。
這種思維下的教育原意是為孩子好,教育方式也從打罵懲罰進化到獎勵、積極地誘導、刻意潛移默化。然而,在這塑造「好」孩子的目標下,孩子是否真實的自己、是否發自真心學習、有否審視過那些「好」的價值,都不太重要,因為真實,就有機會是「不好」。
強制課程正是建基於這種思維,首先把知識和技能分科,然後由大人的標準去判斷什麼科目對孩子「好」和「有用」,再列入課程,期望孩子學習。這種教育必須由大人主導,即使孩子開始有權主導學習,也只能在大人認可的框架內決定學什麼,學習內容和步伐稍一偏離大人的標準,就會被糾正。
習慣了依賴外在標準學習和行事的孩子,往往比較難信任自己的內在聲音。當常常有一個外在「好」的標準在眼前,孩子也會相信自己原本不夠好,削弱內在力量。
三. 停留於表面行為的好壞
社會化模式很重視孩子表現出來的行為。只要孩子稱呼長輩、跟他人分享、順從父母老師的意願、考到高分拿到獎,就是「好」,大眾比較沒有留意行為和分數背後的心理狀態。
許多時候,表面行為「不好」的孩子其實內心在吶喊求助;而表面行為「好」的孩子,其實壓抑了大量情緒,衍生種種心理和生理問題。我們都要先放下了批判,才有一顆包容的心去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狀態,連結孩子的心。這種深層的理解,在好壞對錯觀非常強烈的思維下是很難做到的。
當然,有些孩子是發自內心地好,但有不少孩子是為了符合父母和社會期望而無意識地扭曲自己。他們往往是長大成人後,才驚覺自己跟自己的心很疏離,一直為別人而活。現今社會裡成就卓越但活得不快樂的成年人,許多都是社會化模式教育的產物 ,他們不認識自己、活不出自己的熱情、找不到人生意義。
瑟谷思維跟社會化模式思維迥然不同
這解釋了為什麼大眾容易質疑瑟谷理念,因為瑟谷模式不但摒棄了強制 、嚴苛、控制、操控、懲罰,甚至連獎勵、誘導、刻意潛移默化也沒有。而當連溫柔的誘導也不存在時,就立即跌入「好」的對立面:放縱、懶、不學習、自私、懦弱、無禮、無所事事、無成就 ⋯⋯
這都是社會化模式思維下的誤解 。
以社會化模式思維看待瑟谷的自由自主,必然會引起恐慌。那麼瑟谷思維的基礎是什麼?下集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