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譯系列:疫情下的感官與觀感(2021年親歷台灣市民自主封城有感)】
看到幾位臉友分享袁廣鳴老師的【城市失格─西門町】照片。
王嘉驥(2002)曾評如下:
「【城市失格─西門町】從實體空間轉換為抽象時間,而且是並置與高度壓縮的前後不一的時間。電子掃描與重新拼接之後的『超平面』影像,每一畫格都來自如假包換的真實。然而,這種經過重置與再輸出的城市畫面,卻形成了一幅『超真實』( hyper-real)──如真似幻──的全新『影像繪畫』。」
參考資料:(https://web.arte.gov.tw/digital.../art/artist/page07.htm...)
岩切澪(2002)也寫道:
「另外,人、車…,所有會動的東西或生物,皆從這個複製的街道中被切除掉。在這裡生命感的喪失具有雙重的意義。……延展在清澈明朗的青空下、隨處皆清冷乾澀的都市肖像,以一種完美無暇的美感,嘲笑雙眼的不精確。變裝的現實以一種似夢非夢的冷冽景緻令人折服。」(https://cyberisland.teldap.tw/graphyer/album/ofmB)
其實,我們正不知不覺地習慣了一種「數位感官」,那是電影等影像技術對時間的重組、壓縮、編序、改造,讓我們在視覺敘事語言上適應了那種「一秒隔世」、「時間倒序」、「動態凝結」、「瞬時延遲」等非正規的時間。畢竟大家都已是經過很多看電影、電視、戲劇的長時間經驗的累積。
袁廣鳴【城市失格─西門町】是以抽象時間觀念去將實體空間轉換圖像,以攝影的繪圖形就前後不一的時間給有機並置與高度壓縮,所以其「空景」毋寧是帶點詩意的。甚至弱無法跟上熟悉與理解進度的耳中,更可能還有此街道應有的熙來人往的繁忙雜噪聲。
曾以為那畢竟是數位藝術創作啊! 怎知會如此精準的預示2021年5月這場疫情下的街景。
而這樣不正常的街景之熟悉的陌生感,竟也在今早戶長美馡約10點許外出匯款買早餐時所拍下的街景中看到。不用數位合成,一拍即成此空寂。
將袁廣鳴的【城市失格─西門町】寫入文章中,已是在2019.9.22為台灣數位藝術網錄製「論文導讀系列」時,所寫下的「文本補充」專文中了~【數位轉譯系列:#博物館科技理論之演講分享的超文本補充】(shorturl.at/fzKV5) 。當時選介了國外三位學者的論文與專書進行導讀,袁老師的作品是在導讀Sturken, M. (2004). “The aesthetics of absence: Rebuilding ground zero. ”(American Ethnologist, 31(3), 311–325.)時,於「視覺成像與文化鏈結」論述中被介紹的。
Marita Sturkin 是紐約大學媒體文化傳播系教授,她與與Lisa Carwright(2001)所合著的【Practices of Looking: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中譯本: 陳品秀、吳莉君譯(2013),【觀看的實踐: 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是本重要著作。但她於此文~【The aesthetics of absence: Rebuilding ground zero.】所談的主題就是「absence/presence(不存在/存在)」。
她曾對911恐攻事件(2001年)的雙子星大樓現場的視覺意象寫下幾篇重要論文,且將遺存視為是充滿情感、緬懷、省思、記憶的「現代史頁」。一如在她文章【The aesthetics of absence: Rebuilding ground zero.】標題中的「ground zero 零地點」所指的,雖建物在毀滅性災難下殆盡歸零,Marita Sturkin從視覺文化現象與意義等觀點,點出在「不存在」現場昂然「存在」的意義。且就如建築師Michael Sorkin在其重建紐約的專文【Starting from zero: reconstructing downtown New York】所寫的:
「The idea of ground zero as a blank slate thus enables a set of narratives about 911.零地點的概念一如能留下911敘事的空白石版」
談的都是存在意象、概念中的深刻意義。911浩劫後的空寂現址的特殊性,就於在那些已逝的且不存在之「存在感」,那是種巨大、沈重「意義」。
存在記憶是不會被泯去的,短暫消失反而有更明顯的存在感。
這些空景所兼揉的熟悉陌生感或因其抵觸、違逆了尋常的理解與印象,也因之記錄下一種非常情況。
但台灣的生活終能是回復常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