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忠於寫作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閱讀 《約翰柏格投資常識》 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

忠於寫作
·
·

作者:約翰‧柏格 (John C. Bogle)

譯者:黃嘉斌

出版社:寰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約翰‧柏格,何許人也,其實早前我也不知道,只是因為在網路上接觸到了越來越多的資訊,我才會知道這位作者,才了解了他的偉大,在投資的這條路上,因為他的創新改變,才有現在的投資致勝方法。

真的如巴菲特講的,投資很單純,但不簡單。約翰‧柏格帶給我們的,真的是最簡單的算術與常識,但很鮮少人想去聽他說,可能是違反人性吧,所以沒有人想慢慢的來。

本書雖然分了20個章節之多,但其實大抵都是圍繞幾件事情再討論,再闡述幾件事情:

投資的致勝策略,就是按照低廉的成本,擁有全部的公開上市股票。
買進而永遠持有低成本的分散性投資組合,其績效追蹤整體股票市場。
成功投資的致勝方法,就是通過指數型基金來擁有整體股票市場,然後什麼都不必做,只需要繼續持有。

其實這也是我常提到的低成本,大範圍,不擇時,不選股;這也是根據約翰‧柏格所講的,只是我將之簡化而已;再本書中,可以透過某段落來呼應:

  • 《基金績效潮起潮落,但成本卻永遠存在》-低成本

成本包含了,基金的費用比率(expense ratio)、購買基金的手續費、投資組合買賣證券的成本。

  • 《與其大海撈針,不如嘗試一網打盡》-大範圍

透過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也就是追蹤S&P500指數的大盤市場基金,取得約對等於股票市場表現的績效。

  • 《短線交易者的天堂》-不擇時

投資追蹤整體股票市場的指數型ETF,絕對沒有問題,前提是避免進行短線交易。

  • 《三思而後行》-不選股

根據過往,選擇長期致勝的股票基金,成功機會就等同在大海撈針;想根據過去相對短期的績效挑選致勝的基金,最後的結果,即便不是災難,也是以失望告終。


接下來,看看這張圖表,X軸為投資年限,Y軸為金額。假設市場報酬率為8%。可以看到在一開始投入10000元,經過50年後,將會成長為469,016元。但投資一定會有費用,也就是要扣除成本,才是你真的報酬,而這時候有三個基金,其中成本分別是1.78%,0.36%,0.08%,可以看到經過50年後,三個基金成長分別為202,407元,396,903元,451,957元。

為什麼會是這三個成本呢?成本1.78%是統計2020年台灣基金的費用比率中位數得出的,而0.36%則是2020一整年006208的費用比率,最後的0.08%則是2021年美股代號VT的費用比率。成本真的很重要,但透過簡單的算術讓你知道,在前面10年可以看到曲線趨勢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異,幾乎是重合的,但在後面的第17年開始就出現了明顯的差異,這也就是成本的重要性,千萬不要小看這1.5%,複利報酬是很可觀的。

50年,大概就是一個人一生可以投資的年限了吧,如果在一開始就選擇高成本的基金,根據這個表格結果,最後會差異249,550元。

另外,在投資時,雖然都是追蹤S&P500指數基金,但成本也是會有不同的差異,找一下相關文章『The Best S&P 500 ETFs You Can Buy in 2021』 ,裡面提到的追蹤S&P 500指數的基金,也與台灣元大發行的00646比較,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市場報酬為8%的假設情形之下,成本的差異造成的最終結果,不是國外的月亮比較圓比較亮,是真的比較圓比較亮,一樣的商品,為何會差那麼多呢?而且還沒有加進手續費及追蹤誤差耶。

除了成本很重要之外,本書也有提到資產配置,約翰‧柏格也給了建議,就是資產配置要怎麼安排,其實沒有簡單的答案,若果真的要做,你的債券部位比重,應該等同你的年齡,其餘的部分則持有股票。然後只要低風險投資組合的投資成本,顯著低於高風險投資組合的投資成本,就能達成目的了。

最後,還是要自已思考,自已所需要的是什麼?很多事情,可以相信,也可以不相信,但有一件事情我相信,就是不可以相信基金經理人,為什麼同樣的東西,費用比率會不同?國外能做到的投資股票零手續費,台灣不能?另外,投資真的就是個簡單的算術問題,只是要突破心防,還是要多看一點點的書,才能了解自已想要的。目前我能做的,就是堅持下去,繼續往這條路邁進。


 約翰柏格投資常識,心智圖,學習中

延伸閱讀

博客來,買書去=>約翰柏格投資常識(全新增訂&十周年紀念版)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