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行車時光 (111.06)
我愛旅行,因為全家人可以聚在一起。
我愛旅行,也愛旅行時的行車時光,大家膩在一起談天說地、聊是非及爸媽的說教時間,但,這個機率很小,除非是孩子的行為嚴重脫軌,不得不說教的狀況下,說教時間控制在 10 分鐘內,並以鼓勵的話做結尾,以避免影響出遊心情。聊天時,不倚老賣老、不帶入批評責罵,單純分享自己觀察到的情形,或是自己的想法及疑問。
車內時光喜努哀樂通通都有,有大人的職場競爭、小孩的同儕壓力、個人的心理感受,還可搭上學校課程,例如數數、分類、文字接龍、看招牌認字,看里程牌換算單位及距離等。車坐久了孩子不耐煩,會一直問:還要多久到?可以教孩子看里程牌,數公里數,再換算成需要的時間。
有次在高海拔,藍天白雲艷陽高照,陣陣冷風吹來卻凍得令人發顫,
我躲進車子:太陽這麼大,我們在山頂離太陽更近,怎麼還是這麼冷?
寶貝:學校有教過,因為山上空氣稀薄,灰塵、水氣變少了,可以幫忙傳熱的物質變少了,所以你感覺到的熱就變小了。
大寶:海平面起上升 1000 公尺下降 6 度,現在海拔 2600,算一下回到市區幾度?
最近出遊,經過正在道路施工的路段,砂石車發出陣陣油煙味,
小寶:好臭,這是甚麼味道?
大寶:柴油車的柴油味。
小寶:它是吃柴油的喔!!!
大寶:是阿,這樣扭力比較大。
我:扭力?扭屁股的扭嗎?大卡車很重,啟動應該是需要馬力,不需要扭力吧?!
大寶:扭力是可以讓車子移動的力量,...原動力,...起步力...
小寶:那是最大靜摩擦力嗎?物體開始運動時所需要的力...
除了聊天、分享,還會撥放音樂和音頻,孩子幼稚園階段的時候,撥放孩子以後需要知道或是需要背誦的洗腦歌,如弟子規、九九乘法;弟子規教導日常行為的禮儀,雖然小部分有時空的觀念差,但沒有必要為了一點點小落差而全盤否認。數學雖採建構式教學但每個國小生還是不能免俗的要會背誦,孩子在中年級前是車上必備洗腦歌。
中高年級時,學校課程再加入地理環境、社會人文,故事音頻取代洗腦歌。
國中後,以投資理財、新聞時事等演講式或討論式的音頻為主。在孩子各有各的手機後,兩個孩子塞著耳機各聽各的頻,我會要求孩子拔下耳機,然後車內氣氛就會很僵,經過幾次周折,體認到孩子長大了,應該要把選擇權還給他們了,最後進化成兩個孩子各一頻,我和先生一頻,音頻中偶爾播到孩子感興趣的或是好奇的他們也會提問或是拔下耳機一起聽。
車內空間有限,劃分好位置,各據一方,自己只管自己的位置;善加利用行車的時間,聊天取代說教、同理取代責備、歡笑取代沉默,讓旅行凝聚每個家人的心,讓青春期的孩子也樂於與家人一同出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