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聞的雜感
大家好,我是台灣八旗文化出版社的編輯家軒。下面寫的是我今天早上貼在個人臉書上的一些感想。我不是研究新聞或傳播的,思考也不是很周延,只是個人最近的一些感觸。但潔平說看了有些回應,於是我就冒昧把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貼上來了。我也很好奇大家怎麼看這些問題,還請各位批評指教。感謝。大家週末愉快。
----
流通的資訊、真誠的討論、嚴肅的批評是民主社會的重要基石。而能承擔這些功能的主要社會部門就是媒體。
但現在的台灣卻發生一件很尷尬的事情。負責報導與監督的媒體,很可能素質比被監督的對象更低落。所以你透過媒體去看火車為什麼出軌、水患為什麼難治、市長是否稱職,就變得奇怪。好像你拿一把最小刻度一公尺的尺去量一顆荔枝有多大......
台灣當然有很優秀的媒體,但媒體的品質與受到的關注不成比例。這說明問題是什麼呢?
現在很多關於「假新聞」的討論,但我深深覺得,許多關於「假新聞」的新聞本身就是假新聞。難道以前的新聞就都是真的?難道以前就不存在政治力量操控新聞的狀況?難道台灣新聞被三台與中時聯合壟斷的時代新聞就都公正客觀?說到底,工具可能延伸的問題只是其次。殺人的不是槍,而是扣扳機的手。關鍵還是閱聽人本身是否有「盡信新聞不如無新聞」的審慎。
現在網路與社群媒體往往成為眾矢之的。臉書、Google或被指為洩密、誤導,或是因「同溫層」效應造成社會的破碎化、部落化。但是,等等,在缺乏這些快速、即時、來自網路世界任何一個使用者而未經審核查證的訊息的時代,難道人不是更容易因為資訊的缺乏而被洗腦與宰制,還是相反?
雖然不實新聞雖然可以透過操作而快速散播,但網路提供的資訊管道也同時也「賦權」給有心人士足夠的資源戳破這些謊言。關鍵還是在我們如何使用它。
大概也就是第一代iphone誕生的2007年之後,全球還歡呼個人3C產品與網路創造了人人皆可以為記者的時代。任何人在全球任何角落都可以拍下他看到的真實畫面,即時上傳。再也沒有政府可以壟斷真相,再也沒有財團與媒體巨擘可以扭曲民意。很多評論家相信大量年輕人可以透過網路看到外面的世界就是阿拉伯之春得以爆發的主要原因。
風向變得很快。
假設網絡、大數據、社群媒體真的足以傷害我們的民主的品質到一種危急的程度,那麼,或許我們也該反問,有沒有可能過去兩百年來民主的鞏固與普及,其實無關理念或理想,而只是特定的科技條件下催生的有利於民主的新聞與傳播資訊的附帶產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