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哈爾希洛!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04 《怪物》- 「我們是神聖的怪物。」

哈爾希洛!
·
是枝裕和與坂元裕二的合作完全沒有讓我失望,他們把各自擅長的部分剛剛好地融合了在電影當中,再加上坂本龍一極其感人的音樂,《怪物》成了是枝裕和劇情性與氛圍感最強,但又不失他個人特色的上等佳作。

上映年份:2023
導演:是枝裕和
編劇:坂元裕二
主演:安藤櫻、永山瑛太、黑川想矢、柊木陽太
評分:8.8/10

在思考如何下筆時,我特意去查了一下「怪物」的語源。

「怪物」的英文 “Monster” 來自拉丁語 Monstrare及Monere,前者有「展示」、「證明」的意味,後者則有「警告」、「告誡」的涵意。傳說有指當人類犯下錯誤時,神便會將怪物派落凡間,作為警告世人的使者 —— 它們往往有著巨大的身軀、可怕的樣貌,因而容易讓人類產生恐懼,有著強烈的警世作用。所以「怪物」在某程度上,可以說是神聖的生物,只是後來怪物一詞經歷年月慢慢演變,才變成現時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就只剩下可怕而已。

然後我就在想,哇,原來我連電影標題的意思都不知道誒。

如此一個念頭出來,我的腦袋就好像有甚麼東西打開了一樣。

我在想,當我們在長大的過程中,我們以為自己對事情的了解越來越多,對世界的未知逐漸減少,但會不會其實,就連那些理所當然的事情,我們都不真正了解。因為我們可是連自己每天在使用的詞彙,其真正的意味都不甚清楚。

也許⋯⋯ 唯一能夠肯定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們對事物一無所知。

但可幸的是,一旦承認這個事實,我們就會慢慢能夠做到開放,做到理解他人,做到可以用同理心去對待這個世界。

我認為這就是電影「怪物」的核心。

這個核心在坂元裕二編寫的精妙結構下,在最深處散發著最耀眼的光芒。然後它碰到了是枝裕和 —— 這位世界上其中一個最擅長挖掘人性光輝的導演。如果是是枝裕和導演的粉絲的話,應該都會覺得《怪物》的前兩部分不太像他,因為他自己也在訪問中提到,以往他一向擅長拍「生活的一瞬間」,甚少展現一個完整嚴密的故事。但是坂元裕二這次交出的劇本,結構緊合之餘,前半展現的人物形象又看似「平面化」,很容易讓是枝裕和粉絲產生:「咦我是在看是枝裕和的電影嗎?」這樣的錯覺。所以《怪物》的前半部分硬要說的話,其實更像是坂元裕和主導,帶有有韓國電影《熔爐》幾分影子的懸疑類作品。

不過似乎劇本家與導演的用意就是要創造一場欺瞞觀眾的騙局,然後在將觀眾心理掌握其中之後,才給出會心一擊。層層緊扣而不斷反轉的劇本好比是讓觀眾剝開大人世界一層又一層的偽裝與表象,讓我們親身體會何謂在不經意間淪成「怪物」的感受;而在我們了解到怪物的創造過程之後,我們再深入去成為小孩的眼睛,慢慢窺探真實的世界。於是我們才後知後覺發現:原來單純是一件最不單純的事,原來純真反而是對自己最殘酷的特質。我認為《怪物》的出色完全是要建立於坂元裕二主導的前半部分,才能夠令最後一部分散發著如此耀眼的光芒。

因此在我看來,是枝裕和與坂元裕二的合作完全沒有讓我失望,他們把各自擅長的部分剛剛好地融合了在電影當中,再加上坂本龍一極其感人的音樂,《怪物》成了是枝裕和劇情性與氛圍感最強,但又不失他個人特色的上等佳作。

我非常非常喜歡電影最後兩位小男孩的部分。我相信在他們的年紀,他們一定不知道自己所懷心情的具象是什麼,他們只知道,自己確實是想保護眼前的對方。而這份因為被對方理解和擁抱,而自然流露出的喜悅,是一種好美麗好美麗的東西。我會說那是在世上尋到知己的快樂,也是在這複雜世界中最純粹也最動人的無形之物。

我也很喜歡電影最後保利老師與湊的母親不顧一切去尋找湊與依里時,他們在窗外不斷抹開泥土的一幕,那是我認為電影最感人的一個鏡頭。純真固然難得,但有大人願意去保護這份純真,是一件更難得的事。有部分觀眾也許不能理解,覺得湊和依里早點把一切說出口不就好了,但我們要知道的是,在現實中大部分時間,我們都不能把心裡話說出口;更何況當你是少數人的時候,那種要對抗大眾洪流的勇氣,不能說有就能有的,是吧?在那個瞬間,我覺得自己也好像被擁抱了一樣,而那是來自電影獨有的力量,一種可遇不可求的精神滿足。

「人一旦穿上服飾,就成了服飾的動物。偶然遇上其裸體,就不能承認它是人,而是獸。」—— 《我是貓》夏目漱石

在夏目漱石的原著中,這句說話是在批判人性在偽裝之下的醜惡。但是我更願意把它理解為,人脫去衣服之後,因著赤裸而流露出的人性,才是生而為人最美麗的一部分。有些欲望在社會是不能被容許的,有些真實的感覺在標準觀念是會被壓迫的,但這又如何?

「社會」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在變換和進化的概念。

不是社會在創造我們,是我們在創造社會。

所以我們記得要讓別人找到喔。

這是我最想和那些或許仍在掙扎的人說的話。

我們要像湊和依里那樣,自由地奔跑,因為我們是最耀眼的。

圖 / 哈爾希洛
文 / 哈爾希洛

*寫於2023年8月11日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