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肩而过的路人,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重庆森林》
《重庆森林》拍摄于1994年。王家卫在拍完《东邪西毒》后,从大陆回到香港,感受到眼前的城市有一种「流动的力量」。阔别香港城市生活太久的王家卫,再次拥抱它的时候,对它蕴含的情感变得敏锐,遂动念开始拍摄。从开始拍摄到杀青,一共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为何取名为《重庆森林》?「重庆」是本片拍摄地点,即香港重庆大厦,也就是英文片名,chungking express。而「森林」,则是挪用披头士乐队歌曲或村上春树小说-《挪威的森林》。
对我而言,《重庆森林》是王家卫最好的作品,也是最好的香港电影。它用短短的90分钟,传达了生活在都市的年轻人们,都曾感受过,但难以描述的复杂情感。接下来,我想从三方面谈谈这部电影:一、影片的叙事与符号,二、影片的影像风格,三、影片情感打动我的地方
一、叙事结构
王家卫拍电影没有剧本算是出了名的,虽然据说有些电影还是有一个大纲的。《重庆森林》就是实打实的无剧本拍摄。整个拍摄流程,就是演员随便演,然后王家卫在旁边拍摄,所以我们看到的阿菲,真的就是王菲还叫王靖雯时的真实模样。传闻电影有着另一个版本,镜头很多都一样,但是换了人物独白,所表达的故事就完全不同了。虽说拍摄时无剧本,但成片的叙事结构确依然可圈可点。
整部电影叙事是一个二分平行的结构。两个故事都是讲的警察失恋后如何走出阴霾,而故事与故事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这样去除因果之后的叙事,更可以让我们体会到贯穿始终的一种气息与情感。有趣的是,第二个故事的人物其实在第一个故事中就已经登场了,只不过他们还不是主角,只是充当一个背景。连接两个故事的,是那句著名的「我跟她最接近的距离只有0.01公分,X小时之后,她会**」。
分开看的话,两个故事所用手法几乎完全一样,都是一个“重复-偶然-重复”的故事模式。第一个故事中,金城武饰演的警察233是主视角人,而失恋的女主角则从未出现或者露面,只是靠着233的念想来存在于故事中。故事的另外一条线,则是女毒贩的一次失败贩毒经历。两条线齐头并进,我们看到,233每天都在坚持自己的失恋生活,而女毒贩则忙于(帮男朋友)夹带毒品——所谓生活的重复。而经过重复的铺垫后,二人相遇于酒吧,在酒店中共度一晚——此所谓生活的偶然。偶然之后,二人相别,继续着自己的生活。
第二个故事中,主视角人是阿菲。故事呢,还是两条线。首先是梁朝伟饰演的警察663每日一成不变的巡警生活,加上回到家后面对失恋;另外一条则是阿菲对663的暗恋,以及对他公寓的不断改变。重复过后,二人因为偶然在家中撞到,进入生活的偶然,从而发展出一段恋情。
两个故事中,从事同样职业的233(金城武)与663(梁朝伟)性格迥异
- 面对失恋,233采用了各种方式来安慰自己,挽回爱情。而663呢,则拒绝与别人交流,选择自己一个人回家对着物品说话;
- 确认失恋后,233选择去酒吧勾搭其他女性,而663则对一直向自己示好的阿菲不怎么搭理(这也是为何第一个故事色调偏暖,用了大量红色与橙色,第二个故事色调偏冷,采用大量蓝色与绿色);
- 我们知道233的真名为何志武,663呢,没有出现过他的真名;
- 233没有穿过制服,663几乎每天都在穿制服,只有在确认自己对阿菲的情感后,脱去了符号化的那身制服。而两人再见面,阿菲反而成了穿上制服的人。
「制服」,「金发」,甚至「姓名」都是电影两个故事中不断闪现的符号,
二、影像风格
《重庆森林》在影像上最令人眼前一亮的,莫过于开头金城武在追逐逃犯时,画面与人脸的模糊褶皱,这种被称为「停格加印」的拍摄手法,利用了拍摄速度和放映速度的不同(拍摄时使用八格、十格、十二格拍摄动作,然后在冲洗时调回正常速度,24格),造成动作的模糊与不连续。
此外,电影还使用了大量「裂缝构图」,将每个人都锁在一个格子中。例如
中立的线条构成了人物的裂缝,所有角色大多数时候都是独占一个格子,表示他们大多数时候都是情感受困、孤立以及个人主义的。
三、影片情感与打动我的地方
ok,结束了技术上「无聊」的分析,终于可以聊一下电影最重要的部分-它的情感表达。回答我们一开始的话题,生活在现代都市的年轻人,到底有怎么样的情感经历?
现代都市,从起源到发展,至今不过数百年,这是放在人类历史中,都不到1% 的时间。面对如此崭新不同却犹如摧枯拉朽的社群结构,人们并没有发展出完全适应它的天性,所以我们对于现代都市的感情,是极为复杂的。
一方面,好奇是写在我们基因里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奇的生物。因为好奇,我们走下树木,探索陆地;因为好奇,我们从非洲开始向世界各地迁徙;也因为好奇,那句「山就在那里」不断地激励着我们。而现代都市,充满了我们因为好奇而渴望探索的元素,不断翻新的摩天大楼,可以结识的形形色色的陌生人,不断变化的现代艺术等等。所以我们会一遍遍阿菲在电影中不断在重复播放的「加州梦」中起舞,因为她有我们熟悉的影子。
另一方面,现代都市将原有的熟人社会打散,将人和人原子化,然后按照它的规则重组。我们开始穿上制服,改掉自己的姓名,使自己在现代都市中易于标识;每天像时钟一样,擦肩而过成千上万的人,回家后往往发现只有自己独自一人。在农耕社会生活近万年的我们,渴望他人的关心与理解。但在现代都市中,我们悲哀地发现,尽管结识的人可能越来越多,但是可以真正倾诉的人,越来越少。所以金城武饰演的何志武,才会酷酷地说出,「跑步可以蒸发自己身体里的水分,让自己不要流泪」;才会在确认失恋的当晚,打电话给所有人,一直到小学隔壁班同学。
《重庆森林》的摄影与故事,都是在后者作为基调下展开的。使用「停格加映」后模糊的路人的脸,是我们对其他生活在这座城市的陌生人的潜意识描绘;「裂缝构图」中一个个被挤在狭窄且孤立的人物,正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我们。失恋后,选择天天跑步,蒸干自己身体水分的何志武,与对着家里物品倾诉的223,不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城市中,选择的方式吗?所以说,电影内核,其实是悲哀的,它反映了现代都市的人的无所适从与孤独。
然而,王家卫还在这一悲哀的内核的外面,包裹上了一层温情,使我们在看电影时,仍然会觉得心中一暖。这层温情,来自于那些和我们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是电影中,金城武体贴地脱下林青霞的高跟鞋;是林青霞在金城武生日当天的一句生日快乐;是王靖雯对梁朝伟「莫名其妙」的暗恋;是梁朝伟在得知她心意后的,默默的等待。这层温情,是我爱这部电影的理由。是的,在现代都市的人们,注定会被打散,注定不断被简化与异化,但这不代表我们要以同样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与那些和我们擦肩而过的人。那句「我和她最接近时候,我们之间的距离只有0.01公分,(57个小时之后,我爱上了这个女人)(6个钟头之后,她喜欢上了另外一个男人)」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用我们熟悉的精确计量与擦肩而过的人,道出了另外一种可能- 我会爱上这个和我擦肩而过的人,又或者她会爱上另外一个人。当我们带上这样的滤镜后,擦肩而过的人,不再是一个个符号或者模糊的人脸,他们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是他们自己故事的主角。这个故事,也许与我有关,也许与我无关,谁在乎呢?这是我能想到,最好的对抗这个悲观世界的方式了吧。就好像金城武独自跑了一个月的步,真正走出失恋,是因为素昧平生的金发女子的一句生日快乐;梁朝伟在家独自对着物品讲话,恋恋不舍,真正走出失恋,开始脱下制服,是因为每日买快餐才会遇到的王靖雯的暗恋。就好像电影用了大量「裂缝构图」,来展现我们的孤独,但看到下面的情景时,想必所有观众都心中一暖吧。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