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卡講武堂|「刺針飛彈」士兵保護頭上天空安全的那一根毒刺!
大家好,我是馬卡洛夫~~~
最近烏俄戰爭越演越烈,兩國皆投入了大規模的兵力在這場戰爭當中。
其中烏克蘭接受了西方國家援助的大量武器,其中一項便是被稱為單兵防空之刺:刺針飛彈。
1960年代,美軍在越戰中發現前一代的單兵攜行紅眼防空飛彈在戰鬥中表現不佳,初代的尋標頭沒有全向攻擊能力,無法對敵機對頭射擊。飛彈本身機動性也差,無法負荷3個G力以上的操作。所以通用動力公司於1967年開發了一項單兵肩射防空飛彈專案,在經過多年的測試後,美國陸軍1978年正式採購第一批飛彈。
刺針飛彈發射系統全重15.2公斤,全長1.52公尺,一枚飛彈造價165000美元。
飛彈幾個大部分組成:IFF敵我識別天線、射擊裝置及飛彈發射筒本體。IFF為敵我識別系統,可以區分熱源訊號為敵機還是友機。蜂鳴器之功用為回報目標是敵是友,其會發出音響:長聲「嗶」代表目標不明(可能是敵人),連續「嗶」兩聲代表友軍。
刺針飛彈是一種單兵可攜帶的防空飛彈,官方建議2人操作但其實1人就可以負擔完整之發射任務。飛彈攻擊方式為尋標頭追熱鎖定,人員在發射後可以立即離開發射位置並進行掩蔽,極大的增強發射組的人員存活率。
刺針飛彈的攻擊方式為發射組員鎖定目標後,發射飛彈。飛彈射出後會朝目標方向持續追蹤,在接近目標飛機的後採用撞擊方式將彈身貫穿插進敵機機體後後引爆,以達到摧毀敵機的目的。
刺針飛彈首次實戰經驗為1982年福克蘭群島戰役,在該戰場英軍操作刺針飛彈擊毀了一架阿根廷軍機。在1980年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CIA也提供過超過500具刺針給阿富汗游擊隊攻擊蘇聯軍機,給予蘇軍航空隊嚴重打擊,使刺針直升機殺手的名號不脛而走。
作為一款優良的武器,其使用國家甚多,包含美國在內總共29個國家採購使用。我國也大量採購了單兵肩射型/雙連裝陣地型/車載型系統給予陸軍及海軍陸戰隊使用。
今天的介紹就到這邊,下次在與各位分享沙場上的神兵利器。
我是馬卡洛夫,我們下次見!
刺針飛彈實際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