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校園學生作弊
一、作弊的定義
作弊是指「為了贏得某些利益或優勢而採取不誠實或不公平的行為」。其中,不誠實包含使用未經允許的輔助工具,而不公平取決於作弊的成果是否影響考核判定。[1]關於作弊定義比較有爭議的地方是考場沒有定義考試期間允許或不允許什麼的情況,學生使用相關的輔助工具是否能稱得上是作弊。進一步來說,如果學生認為自己使用的輔助工具是合理的而考場也沒明確的規範,那麼他就不會認為自己正在作弊也不會有考核判定不公平的問題。換言之,如果要定義某個人作弊除了「為了贏得某些利益或優勢而採取不誠實或不公平的行為」的前提,還必須要考量學生為何會作弊,亦即學生是否具有作弊的意圖。
二、學生為何會作弊
學生作弊的意圖(intention to cheat)主觀層面包含來自家人、朋友、師長等人際關係的壓力或期望,至於動機則包含作弊的機會(opportunity)、渴望成功(desire to succeed)、懲罰很小、寬容的環境、對作弊的定義,以及和道德推理(moral reasoning)有關,亦即不認為作弊是有違道德守則(moral code)。[2]
如果是以前學校會體罰的時代,學生為了免於受罰就有可能會作弊;如果家人對孩子的期望過高而孩子本身沒能力實現時,學生也可能為了滿足家人的期待而作弊;如果班上將近九成以上的同學都在作弊,其中還有好幾位還是自己的同儕朋友時,學生也可能怕被排擠而主動或被動地參與作弊。從道德推理的角度來說,如果作弊被發現或被懲罰的程度很小,而成功作弊的機會很大時又能解決上述各種人際難題時,個人認為學生就有很高機率會選擇作弊。
三、如何避免作弊的發生
最近台灣多所學校涉及學生作弊,部分教育機構認為改變考場環境與秩序、擴大懲處範圍或事後輔導學生行為有助改善作弊風氣。[3]但是,歸根究柢還是要回到學生為何會作弊這個本質性的問題。個人相信最近上新聞的大學僅是冰山一角,學生作弊的行為也不會僅是從大學階段才開始發生,絕大多數的成年人都經歷過學生時期,在面對「為何作弊或如何作弊」的問題,其實應該更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例如:如果考試並不會有量化分析評比的標準,學生畢業與否也不會受到考試成績影響、未來就業或海外留學無關乎成績、家長重視的也不是分數,那麼很大程度這樣的環境就不會有塑造出作弊行為的動機。但是,在一個什麼都需要和他人比較與被標籤的時代,多數人或過來人應該都不會認可某一天大學突然考試不再有成績單或畢業不再有門檻。這就涉及到大學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學生讀大學的目的是什麼,以及社會是如何評價大學畢業生。例如,如果社會層面的篩選看的不僅有學生在校成績,甚至選人的標準也存在作弊的空間,那麼這樣的社會又要如何要求在校的學生不作弊呢?因此,關於如何避免學生作弊的發生,學生固然是行為上核心的問題,但是也應該設想是否還存在許多核心問題造就了學生作弊的行為日趨嚴重。
參考文獻
[1] Garavalia, L., Olson, E., Russell, E., & Christensen, L. (2007). How do students cheat?. In Psychology of academic cheating (pp. 33-55). Academic Press.
[2] Simkin, M. G., & McLeod, A. (2010). Why do college students cheat?.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94(3), 441-453.
[3] 潘乃欣(2021)。大學作弊案頻傳 學生獎懲辦法太寬鬆惹的禍?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6928/5928718 (閱覽時間:2021.12.01)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