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性、对抗与背叛
刚刚看完风很大的花束般的恋爱,有点出乎意料的居然还挺能代入剧情。可能是因为正好处于和男女主一样的人生阶段吧。浅浅翻了一下大家的评论,发现大多数观点都认为,以相同爱好为基础的爱情是一种“消费关系式”的肤浅关系,而非基于“生产关系”的深刻感情?(黑人问号...
如果粗略以男女主后期的价值观来将人群分为两种——偏现实主义和偏理想主义(非标签化,仅作称呼)——以上的评论似乎更像是前者的典型视角。为什么“生产关系”对应的仅是“消费关系”?为什么“生产式”的关系才算更深刻的关系?更让人感到不适的是,这种逻辑在这类人看来是“人人有责”必须遵守的社会共识。
不得不承认,偏现实主义者往往是这个社会的“成功者”,是那些在各个社交场合如鱼得水的人,是“别人家的孩子”,和总是掌握社会话语权的人。但与此同时,也大概率是最容易只看到从“自己”利益阵营出发,单一视角的人。长期的处于强势地位, 让他们的“共情力”慢慢枯竭。
在影片的开头,那些不多的蒙太奇式场景,其实已经塑造了一个形象——两个对社会规则和成人世界感到不知所措的人。就像那条总是与庞大鱼群逆流而行的小鱼,他们在某个时刻相遇了。对彼此而言的存在,绝不仅仅是“另一个喜欢相似东西的人”那么简单,而是一种“原来也有像我这样的人啊”的安心感
或许从上帝视角来看,他们是两个再普通不过的人,就如同屏幕前的我们。但从各自主体性的视角出发,他们都是自认为“与众不同”、却和正常世界格格不入的人。这并不能简单归类为“小资文化”支撑下的自以为是。毕竟,文明发展的理想结果,正是个体奇异性的彰显。只有每个人都实现自己独特的人生使命,社会整体才会更好吧
所以,当这样两个人相遇时,我觉得那些“报菜名”式的书、电影、音乐更像是一种确认彼此身份的仪式(传说中的 vibe check)。在这个消费选择无比丰富的时代,能在多重领域找到高度重叠的喜好,其实就像中彩票一样难。至少我自己的体验如此。尽管相似的人偶尔会聚团出现,但选择背后体现的往往是审美品味的深度契合。而且,这些消费并非毫无门槛——读书、看电影是消费,但它也最有可能转化为生产活动的前奏,甚至可以看作是生产活动的积累阶段。
之前很难理解可以人到25岁就死了。但进入工作,或试图找工作,真的是第一次最全面的社会化,相当于开启重启式的刷机。
在这个阶段,很多人,尤其是理想主义者,大概真的会经历粉身碎骨式的重新把自己粘贴起来的过程吧。可惜的是,把自己重新组装好后,却发现忘了把曾经愿为之与一切对抗的理想也放进去。长大后最伤心的事,就好像一瞬之间,把曾经的自己也背叛了。
可这部剧中,男主的这种“背叛”不仅仅指向过去的自己,还同时指向那个要一起对抗和逃离与正常社会秩序的女主。我认为虽然这种看似“努力”为两人以后生活而逃避自己选择的外部性的行为,比欺骗和出轨更可怕——甚至建立在自我欺骗下的合法价值高地。
这个向社会价值臣服,和指责你为做自己喜欢工作的人可不是别人——不是那个总是宣扬进入社会就像泡澡的父母,也不是你悄悄讨厌的那些IT精英,而是曾经在你身边与你共同“战斗”,并说出最终目标就是要永远保持这样生活的人。
建立在自我欺骗,和真诚为你好的PUA才是最有效的。你会想是我太过于任性吗(就像这个世界从小到大告诉我的那样),还是再忍忍就好了(就像职场前辈说再忍5年就好了),于是将生活过成坟墓一样,承认那种你认为这辈子也不会拥有的关系。
“理所当然的背叛”和具有反思意识的“阶段性背离”本质上是不同的。当然,这取决于每个人对感情和纯粹性的接受程度,也会影响最终结局。然而,这部电影的结局看似不完美,却是最完美的结局。尽管两人分离了,但整部影片的立意却得以完整展现。
对我而言,电影留下最强烈的感受,是一种对“时间性”的深刻焦虑。毕业后,我总处于一种“暂时性”的错觉里,一步步做出那些看似正确、却偏离内心轨道的选择,总在安慰自己:再忍忍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总把所有“拉回正轨”的希望寄托在某件事情上。但如果这也不是答案呢?如果这种“对抗”和“逃离”的感觉无论在哪里都无法安放和被理解,该怎么办?而我内心那种挥之不去的不安到底是什么?在寻找什么-是某个地方、某个人,还是某种意义上的显现?又该如何抵达,触及,甚至实现?
我不知道如何就像两个分裂的人格一样,做着与剧中男主一样的选择,却更认同女主的价值取向。我甚至不知道是什么在阻挡去做那些看似不符合社会规训,实则遵从内心道路(整个成长经历过程的和文化体系的包袱吗?)。好像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时间性下的一切如流沙般的不确定性——这个世界上,除了物理规则没有什么是不能改变的,对他人的承诺是,甚至对自己的期待也是。知道生命不会一直如此,但能做的也只能是往前看,不要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