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廖英雁
IPFS What is this

媽祖接炸彈?潮州大空襲是也!屏東萬丹二戰空襲傳說的解謎(上)

廖英雁
·
·
1945年2月20日,美軍第38大隊、第345大隊大規模炸射潮州一帶,投彈約54噸,萬丹也遭到炸射,但當天遭受集中打擊的地點仍屬潮州。第405中隊炸射里港到潮州為下午1點15分到27分,使用五百磅的AN-M64通用炸彈,顯見萬惠宮〈媽祖攑炸彈紀念碑〉碑文「上午十一時左右投下此枚重達五百公斤威力強猛的炸彈」需要修正,可能是把發布空襲警報的時刻誤記為投彈時間,又把重量的英制(磅)與公制(公斤)混淆了。
屏東萬丹萬惠宮廟埕右側的「媽祖接炸彈金手掌」紀念碑。 圖/廖英雁

(本文原刊載於聯合報鳴人堂網站,2021/9/10)

在台灣,每逢提及「媽祖」信仰,除了在海上庇佑漁民的形象、「三月痟媽祖」的習俗外,許多人也會聯想到各地膾炙人口、情節大同小異的「接炸彈」傳說。奇怪的是,原本是沿海地區女神的媽祖,怎麼變成了「台灣最強炸彈捕手」呢?其實,這與二戰期間美、日兩國的太平洋戰爭有關。

當時台灣身為日本殖民地,從1944年10月到1945年8月期間,頻繁遭受美國海軍、陸軍以及航空軍的戰機轟炸。劫後餘生的居民,往往將大難不死歸因於神蹟,其中又以媽祖為主角的傳說最為知名。從此「媽祖真靈感,對台灣頭到台灣尾逐位共炸彈攏接起來」的印象,也就伴隨著戰爭產生的神話潮站穩腳跟,漸漸融合進入台灣各地媽祖信仰裡了。

不過,「神蹟」屬於口傳文學,著重於傳遞主觀的情感和信念,並凝聚講述者和聽眾之間的向心力,對於歷史事件的細節、解釋的方式未必嚴謹。隨著時間推移,早期美軍檔案一一解密,今人可對照口述歷史、航照影像等史料還原史實,同時了解上述「美麗的誤會」如何產生。知名的屏東萬丹萬惠宮「媽祖接炸彈」便是一例。

故事情節會變,不變的是凝聚力

關於屏東縣萬丹鄉的「萬惠宮媽祖接炸彈」傳說,過去數十年來有許多版本,彼此內容稍有出入。綜合廟方〈萬惠宮媽祖沿革誌〉、〈媽祖攑炸彈紀念碑〉、〈未爆彈行經路線圖〉、采風資料,與當年《聯合報》(黃福鎮,2000/3/21)、《中國時報》(林弓義,2000/6/14)的報導,可大致整理出居民的故事印象:

1945年2月20日上午11點左右,美軍轟炸萬丹,以萬丹國小屯駐的日軍(一說為鼎昌大營內的日軍)為目標,有炸彈落在廟旁(早期稱有兩枚,一枚在前庭、一枚在廟宇北側;後期則稱為一枚,落在廟宇與諉和商店之間4),著地後沿著如今的成功街連續前進三百公尺、衝破多層民宅屋壁,終於停在當地保正李同益一位親戚的粗糠間裡豎立著,幸而沒有爆炸。

據說是媽祖顯聖化身美女(一說是紅衣婦女),用手挽裙(一說是用腳踢開)接了下來,但媽祖神像的雙手大拇指也因此斷裂(一說是腳上的弓鞋因踢走炸彈而破損)。飛機駕駛看得發呆,飛機竟掉進下淡水溪(今高屏溪)了。此事經信眾扶乩得知之後,大為轟動,吸引各地香客前來參拜,香火也更加鼎盛。

日治時期的高雄州東港郡萬丹庄,在戰爭中遭受空襲,有炸彈落在人口稠密的聚落中心,幸而並未爆炸,讓居民躲過災厄。而在未爆彈落點附近,建於1756年(乾隆21年)的萬惠宮,原先就是36個在萬丹、竹田一帶,牛稠溪、隘寮溪之間的聚落共同祭祀的信仰中心5,因此信眾順勢宣揚「媽祖接炸彈」的傳說,此舉也有助於再度提高媽祖威信,凝聚各村落向心力,乃至調解庄頭之間的爭端。故事細節就開放「各自表述」了。即使信眾為了不同版本的情節爭辯,也能加速神威形象的傳播。

媽祖接炸彈 vs. 好奇心殺死台灣人

可惜的是,從歷史角度來看,萬丹二戰遭受空襲的詳情,在「媽祖接炸彈」傳說盛行之下,似乎長期缺乏話語權或系統性的研究。直到2010年葉高華在部落格發表〈轟炸台灣:媽祖與貓〉一文,引用中研院「美國空軍歷史研究部(AFHRA)徵集成果」的解密檔案,才還原了部分史實。

葉高華指出,1945年2月20日當天,美國陸軍航空軍第五航空隊(5th Airforce)第38大隊(38th Bombardment Group)第405中隊(405th Bombardment Squadron)的九架B-25J轟炸機,原本要轟炸嘉義(Kagi),但因天候影響、無法目視目標,只好轉場攻擊屏東潮州(Choshu Town),這些B-25J途經萬丹(Mandan)上空時,順手進行了炸射。機組成員根本不曾看見「美女在空中接炸彈」,也沒有「駕駛看得發呆,飛機竟掉進下淡水溪」的情形,僅在屏東機場(Heito Airdrome)與下淡水溪(Tansui River)之間的三處,遭遇輕度到中度、準頭參差不齊的防空砲火射擊,造成一名無線電操作員輕傷,兩架飛機被穿孔,事後全數戰機都安返基地。

1945年2月20日,405中隊轟炸萬丹的任務照片上色圖。 圖/AFHRA;影像編輯/廖英雁

葉氏也發現兩張405中隊轟炸萬丹的任務照片註解,提及:

❝The town of Mandan was also bombed...❞(萬丹鎮也被炸了)與 ❝They say curiosity killed the cat or Formosans❞(據說好奇心殺了貓或是福爾摩沙人)。他判斷405中隊某架B-25J的飛行員發現地面上有好奇的人在看熱鬧,於是扣下機槍扳機將民眾擊斃,事後還以戲謔的口吻撰寫在報告裡。

這句「好奇心殺死了台灣人」,很快成為坊間討論美軍空襲台灣的名言。而葉高華比對雙方的傳說與紀錄,區分真實和訛傳,也是「本於事實」的典範。不過謎團仍未全盤解開,包括:萬丹與潮州是怎樣被轟炸的?「好奇心殺死了台灣人」的照片,可能在哪裡拍攝?照片裡疑似探頭張望而被擊斃的萬丹居民,當時位於戰機的前方嗎?「媽祖接炸彈」故事裡,炸彈未爆的可能原因又是什麼?

1945年2月20日,405中隊轟炸萬丹的任務照片上色圖。 圖/AFHRA;影像編輯/廖英雁

潮州大轟炸,鄰近市鎮遭殃

高雄州東港郡萬丹庄在1945年2月20日被轟炸,確實是美軍第五航空隊麾下戰機「空襲潮州」的插曲。但405中隊的九架B-25J,僅佔當天出擊機群的一小部分。蕭俊偉(2006)指出:這天第五航空隊第38大隊、345大隊共派出72架B-25轟炸機,由第35大隊的32架P-47戰鬥機護航,總數逾一百架戰機以台灣西部的嘉義為首要目標(primary target),但因嘉義天氣不佳,才改為攻擊計畫裡列為次要目標(secondary target)的潮州,這也是第五航空隊從1945年2月接手對台轟炸後,對潮州空襲的唯一紀錄。

不過,「72架B-25J」應予修正。當天第38大隊(下轄第71、405、822、823轟炸中隊)、第345大隊(下轄第498、499、500、501轟炸中隊)原訂各派36架轟炸機(每個中隊派出九架),每架搭載四枚使用8到15秒延遲引信的五百磅炸彈、2,500發50機槍彈,在上午9點後分別從呂宋島的仁牙音(Lingayen)機場、聖馬賽利諾(San Marcelino)機場起飛。但501中隊僅派出八架。此外499中隊一架B-25J起飛後發現供油故障;500中隊的一架B-25J因故延後起飛,未能與編隊會合;501中隊的中隊長座機又在起飛後引擎故障,上述三架都被迫返場。所以只有68架飛抵台灣。

1945年2月20日午後,美軍第38大隊第823中隊B-25轟炸機超低空炸射潮州。照片可能是353號戰機在北勢尾上空所拍攝。 影像編輯/廖英雁

根據823中隊的任務報告,當日進攻機群飛抵嘉義上空時,發現高度1,000呎的空域完全被雲層遮蔽,下方目標區也布滿濃霧,能見度低到只有半英里,造成原訂的超低空攻擊(minimum altitude strike)無法執行,這些戰機只能放棄攻擊嘉義,掉頭往南飛往次要目標潮州,並在飛臨目標區後,以並排編隊(abreast)飛行、各梯隊陸續進入的方式,由北向南超低空炸射潮州一帶。各中隊任務報告裡的經過大致為:

  1. 38大隊第71中隊炸毀了潮州數棟建築、引發大火。一架B-25J被日軍的25公厘高角砲彈擊中右側引擎,幸而後來仍勉力安返基地。

  2. 38大隊第823中隊於下午1點20分飛臨目標,在潮州一帶投下了32枚炸彈,摧毀了北勢尾(Pak-Se-Bue)的三棟房屋、潮州東南方的14到18棟房屋、新埤(Kimpi)的兩棟房屋,還攻擊了潮州飛行場(Choshu Airdrome)、當地的煉糖廠,與佳冬水上機場(Kato Airdrome),引發許多火災。

  3. 38大隊405中隊於1點15分飛臨目標,先炸射了里港(Riko),其後攻擊萬丹(Mandan)、竹田(Takeda),造成萬丹三棟建築被炸毀、四處發生濃煙與火災、竹田一處嚴重大火。轟炸潮州時,一枚炸彈擊中南邊的鋪設路面,引發沖天烈焰。該中隊也摧毀了潮州西邊的鐵路設施、火車站與另一棟建築,可看到潮州有15到25處起火。各架戰機也對佳冬(Kato)以東五英里的堆棧場、東南方的村落進行炸射。中隊於1點27分脫離。

  4. 38大隊822中隊在潮州炸毀了至少四到五棟倉庫模樣的大型建築(其中一處發生了劇烈的第二次爆炸),也摧毀了市鎮中央的七到十棟建築,引發多處火災。一架B-25J被日軍的防空砲火擊中,機上機槍手輕傷。

  5. 345大隊500中隊於12點55分飛臨潮州,在當地掃射兩輛卡車,使其失控掉入大排水渠裡,也掃射了潮州火車站的水塔、潮州北邊的電力變壓設備,並摧毀了東港(Toko)南方三浬外的一艘小型貨船。中隊於1點脫離。

  6. 345大隊501中隊於12點54分飛越屏東市(Heito)時,因為能見度不佳放棄攻擊,編隊在雲中分散,又在潮州上空遭遇日軍防空砲火射擊,代理長機的374號機被擊中。其餘各機隨即護衛374號機返航,但該機最後仍在北島南方海面迫降時墜毀,機上六人僅有兩人生還。

  7. 345大隊498中隊於12點50分飛臨目標,由北而南沿路炸射里港、內埔(Naiho)、潮州等地,炸毀了三棟倉庫、一棟大型建築、四到五棟軍營、一座無線電站,以及兩具鐵路機車頭和若干貨運平車。中隊於1點脫離。

  8. 345大隊499中隊於下午12點45分飛臨目標,沿路炸射里港到佳冬一帶的機會目標,在攻擊潮州時有四枚炸彈擊中了住宅區、兩枚擊中一棟倉庫模樣的建築、一枚擊中了疑似小型製糖廠。中隊於1點脫離。

從美軍報告內容可知:1945年2月20日,第38大隊、第345大隊大規模炸射潮州一帶,投彈約54噸,萬丹則與里港、內埔、屏東市、竹田、新埤、佳冬、東港同樣因為鄰近潮州,而一併遭到炸射,民間不少慘痛的回憶皆可提供佐證。但客觀來說,當天遭受集中打擊的地點仍屬潮州。

再看第405中隊炸射里港到潮州一帶為下午1點15分到27分,使用彈藥為五百磅的AN-M64通用炸彈,顯見萬惠宮〈媽祖攑炸彈紀念碑〉碑文「上午十一時左右投下此枚重達五百公斤威力強猛的炸彈」需要修正,可能是生還者把發布空襲警報的時刻誤記為投彈時間,又把重量的英制(磅)與公制(公斤)混淆了

1945年2月20日午後,美軍第38大隊第822中隊B-25轟炸機超低空炸射潮州。照片為982號戰機機腹安裝的K-21相機所拍攝。 影像編輯/廖英雁

參考資料


  1. 李明進(1998/12)。萬惠宮簡介網頁。屏東縣: 萬惠宮管理委員會。

  2. 黃福鎮(2000/3/21)。〈萬惠宮媽祖「挐炸彈」救村民〉,《聯合報》39版/情鄉。

  3. 林弓義(2000/6/14)。〈媽祖接炸彈立碑記神蹟〉,《中國時報》。

  4. 萬丹萬惠宮第八屆管理委員會(2005/1/11),萬丹萬惠宮。

  5. 「萬丹萬惠宮」,《維基百科》。

  6. 葉高華(2010/2/24)。〈轟炸台灣: 媽祖與貓〉,「地圖會說話」部落格。

  7. 許芳銘(年代不明)。〈失落的潮州記憶─記美國陸軍空軍轟炸臺灣潮州鎮史料〉。轉引自檔案管理局(2006)。《檔案的故事第四集》,頁13-24。國發會檔案管理局。

  8. Goforth, P.E.(1945, February 22nd). Narrative Report, FFO 51-D-14, 20 February 1945. (Choushu Town, Formosa, Secondary). 345th Bombardment Group (M), 499th Bombardment Squadron (M). APO 73. AFHRA.

  9. King, J.R. (1945, April 6th). Unit History, February, 1945. Fifth Air Forces, V Bomber Command, 38th Bombardment Group (M), 823rd Bombardment Squadron (M). APO 70. AFHRA.

  10. Gembolis, C.H. (1945, March 1st). Unit History. Fifth Air Forces, V Bomber Command, 38th Bombardment Group (M), 71st Bombardment Squadron (M). APO 70. AFHRA.

  11. 同註腳9。

  12. Ferenbach, F.F. (1945, February, 21st). Narrative Report of Mission, #51-c-1, Kagi Town, Formosa (Primary Target), Choshu Town (Secondary Target), 20 February, 1945. Fifth Air Forces, V Bomber Command, 38th Bombardment Group (M), 405th Bombardment Squadron (M). APO 70. AFHRA.

  13. Wood, R.T. (1945, March 1st). Unit History (1 February to 28 February 1945). Fifth Air Forces, V Bomber Command, 38th Bombardment Group (M), 822nd Bombardment Squadron (M). APO 70. AFHRA.

  14. Hutchinson, P.A. (1945, February 21st). Narrative Report, on Mission, FFO 51-D-14, Performed by 500th Bombardment Squadron, 20 February, 1945. Fifth Air Forces, V Bomber Command, 345th Bombardment Group (M), 500th Bombardment Squadron (M). APO 73. AFHRA.

  15. Oreen, B.E. (1945, February 21st). Narrative Mission Report, on Mission, FFO 51-D-14, Performed by 500th Bombardment Squadron, 20 February, 1945. Fifth Air Forces, V Bomber Command, 345th Bombardment Group (M), 501st Bombardment Squadron (M). APO 73. AFHRA.

  16. Bowen, C.M. (1945, February 21st). Narrative Report, Mission, FFO 51-D-14, 20 Feb. 1945. Fifth Air Forces, V Bomber Command, 345th Bombardment Group (M), 498th Bombardment Squadron (M). APO #73. AFHRA.

  17. 同註腳8。

  18. 當天每架B-25搭載4枚500磅炸彈,68架戰機飛臨目標、8架放棄攻擊,投彈量可用60 × 4 × 500 × 0.454粗估,約54噸。

  19. Unknown(2014/3/13)。〈轟炸潮州〉。「小眾文化」。

  20. 張月環(2017/2/10)。〈被轟炸 被遺忘〉(讀者投書)。「自由評論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