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波侵襲下的不必要的加拿大聯邦大選
應加拿大總理Justin Trudeau的要求,總督Ningiukudluk解散加拿大國會,以致於在9月20日將提前舉行聯邦眾議院選舉,為什麼說是「提前」選舉呢?或者,更多人想問:為什麼從2019年大選至今不到兩年又有大選?這一篇文章介紹鮮少有人在意的加拿大政府組成,兼談對2021年加拿大聯邦大選的預測(?)。
手握大權的加拿大總理
首先,加拿大是君主立憲制,作為Commonwealth of Nations成員國之一,英國女王Elizabeth II 形式上仍然是「君主」,不過現實中的運作是在加拿大有一個Governor General of Canada(姑且稱之總督)代表女王。在大量寄宿學校原住民兒童屍體被發現後,為了踏出轉型正義的第一步,加拿大現任總督由具因紐特人血統的前外交官Ningiukudluk(Mary Simon)出任——Ningiukudluk氣質出眾,假如英國女王過世,比起查爾斯王子,加拿大人大概寧可她來擔任「君主」。
然而,Governor General of Canada是由總理指派的,由此可知:真正握有權力的是總理,而加拿大現任總理是有帥氣但對中國沒有骨氣的自由黨(Liberal Party of Canada)黨魁兼任總理Justin Trudeau。
那加拿大的總理怎麼來的呢?選民在自己所在的選區(district)選出國會議員(Members of Parliament,簡稱MP),基本上就是單一選區制一票制,每一黨派在推出一個候選人,票數最多者即成為MP,而在眾議院拿到最多MP席次的政黨,該黨黨魁會變成總理(黨魁自己也要先選上MP),可以籌組內閣(也是從同黨MP中選出)。
由於憲法規定一任MP不能超過五年,一般來說會在第四年舉辦加拿大聯邦大選,因此總理一任最長大概四年,連選連任。
這制度的特色是包括總理和其他政黨的黨魁都可以在國會裡直接溝通(x)吵架(o),而席次第二多的政黨可以取得「反對黨」之名(薪水更多)以及國會議場和執政黨拍板叫罵之搖滾區席位。
省級行政區大概也是遵循這模式選出省政府。
加拿大國會和政黨概況
先說,加拿大國會分會上議院和下(眾)議院(House of Commons),只有眾議院有實質意義,上議院就是個酬庸的地方,以下所謂的「國會」指的都是眾議院。
國會選舉的選區依照人口劃分,因此在國會的338個席次裡,人口最多的安大略省就佔了121個席位,而魁北克省也有78個席位,至於占國土面積2/3大的三個北方領地(Territories,和省同級)因人口過少,各領地只有一個代表。這種分配方式,各黨的競選支票會開在哪裡用膝蓋想都可以想出來。
目前為止,有能力競爭總理之位的主要還是Trudeau的自由黨(Liberal)、以及萬年反派保守黨(Conservative),國會裡其他主要政黨還包括更左的新民主黨(NDP,在許多省級議會比自由黨強,但在2019年聯邦選舉中,因為棄保效應席次大減)、和魁北克人政團(Bloc Québécois,只有在魁北克發展的政黨,但也有能力拿下魁北克一半席次),綠黨(Green)和世界各國一樣,一直都在,但席位寥寥可數。歷史上,自由黨、保守黨、NDP、和魁北克人政團都有擔任反對黨的經驗。
一般來說保守黨被定義為中間偏右,然如果把加拿大保守黨放到美國政治的光譜,恐怕是比被廣大鄉民稱為左膠的民主黨還要再左一點。在加拿大,政黨只有更左,沒有最左。
執政黨在國會的席次有過半數,叫做多數政府(Majority Government),例如Trudeau的第一任,自由黨取得184過半席位;執政黨的席次沒有過半則是少數政府(Minority Government),例如自由黨在2019年只有157個席位。
少數政府還是可以在國會靠合縱連橫持續運作,不過,加拿大政府基本上沒在走德國聯合政府那一套,即使少數政府的總理,還是只會從自家MP選內閣,最多以交換法案的方式換取另一個關鍵少數政黨不要杯葛法案或發起信任投票案。
加拿大的單一選區一票,稱之“first past the post” system:險勝也是一席,大勝也是一席,所以像上一屆即使保守黨在全國範圍內拿到更多選票但輸掉席次以至於輸掉總理之位、或NDP得票率比魁北克人政團多一倍席次卻少一半的事情也多有之。這種制度當然不太能反映選民的真實心意,改變制度曾是Trudeau的競選承諾,他當然不願意改:畢竟這對自由黨有利(光是大多倫多地區人口太密集,不需要贏太多票就能取得很多席位)。
不過這制度到目前為止,似乎各方尚能容忍,畢竟取得政權的門檻很低,而且當選票多席次少出現時,意味著是少數政府,反正少數政府的平均壽命約莫一年半載(最長兩年半),兩年一次重新大選,對選民來說喜迎競選支票,對政黨來說,選多了就能輪替,皆大歡喜。
少數政府都是怎麼垮台的呢?在國會裡,每個MP都有權力隨時提出不信任投票案,一旦不信任案投票通過,或總理提的主要法案被否決,總理就可以……請總督解散國會(沒錯,就是這麼狂)。而總理要是高興的話,他也可以自己要求解散國會(沒什麼能阻止總理解散國會),解散後,因為競選活動至少要36天,但不能超過50天,很快就有一次國會選舉。
當然多數政府的總理不會解散國會,畢竟多數政府就是台灣人眼中的「獨裁政權」,總理想要通過什麼法案都能通過。少數政府的總理也不會輕易解散國會,民意如流水,特別是當自由黨是執政黨時,要知道,政治光譜左邊沒什麼鐵票區,許多支持自由黨的選民可以隨時流向NDP或魁北人政團,而就算左派政黨能在國會合作,但時候到了要落井下石也不會客氣。
2019年國會選舉後,自由黨從多數政府變成少數政府,本以為很快就要再重選,不過大概是因為遇到疫情,各黨共體時艱,竟也撐到現在。
回顧2019年的國會大選
在預測之前先讓我談一下2019年國會大選。這算是我移民加拿大後第一次全程跟完的選舉,當時正值極右勢力席捲歐洲,而川普還在2020美國總統大選的民調中領跑,另一方面,瑞典少女正掀起一場氣候革命(至少在加拿大獲得熱烈支持)。
在那時空背景下,保守黨算是比較反智的:不承認氣候變遷是大問題、反對carbon tax,在大票倉安大略省地區,省長Doug Ford甚至提議取消學校課本裡的性教育篇章這類(地方的保守黨會比中央的保守黨更偏激)。而這時候,又有嫌保守黨不夠右而出來另闢門戶的極端右派之人民黨(PPC)橫空出世,開始說些極端右派反移民反穆斯林反多元文化的鬼話。
接著就是Trudeau的黑人裝扮照流出。
本來,如果時間錯開,Trudeau的年少輕狂恐怕會導致自由黨的選票流向NDP或魁北克人政團,然而,害怕加拿大成為歐洲或美國極右勢力興起這樣的心理,反而造成大規模反對保守黨的選民們從NDP流向自由黨——畢竟自由黨還是比較容易當選的。
我不確定事後有沒有數據顯示這現象,但當下政論節目是如此解讀,學校教授同學以及我們婆家的人都談到自己的選擇也間接證實這個解讀。
2021年國會大選不負責任預測
近日,Trudeau大概是自以為自己防疫做得不錯,人民會對自由黨的好感度大為提升,又或者是看到保守黨似乎在分裂中,總之,他靈光一閃,決定主動解散國會,來個重選,看看能不能一舉讓少數政府變成多數政府?
首先我得說:在Delta肆虐,第四波顯然已經來襲的當下,突然其來宣布要解散國會重新大選,簡直WTF,而全加拿大超過50%的民眾抱持同樣的心情。
Trudeau想要拿下多數政府算是合情合理,不過平心而論,疫情之下暫時也沒反對黨會發起不信任案,而之所以這時間點(疫情壓下去、各省進行第三段解封、人民歡樂過暑假)說要重選,自然是他看到民調領先,決定乘勝追擊。
而當Trudeau剛宣布選舉新國會時,自由黨的民調是的確領先的,尤其要在全世界最愛打疫苗的加拿大人面前攻擊保守黨輕而易舉:保守黨沒有強制要求候選人打疫苗,然後據說有15%保守黨支持者不願意打疫苗,除此之外,保守黨的黨魁O’Toole是在2019年後新上任的,在全國範圍內,大家還不太認識他。
不過真的會如Trudeau所願嗎?
我個人比較傾這場選舉可能會白忙一場,而下一個政府,還是少數政府(自由黨或保守黨皆有可能),席位會發生變動,至少NDP有機會提升席次。我有什麼根據嗎?沒有,只是直覺(喂)。
當然,還是有幾點觀察可以解釋為什麼我認為事情不會如Trudeau所願。
1. 目前民調
在競選活動跑一週後,8月23日的Nanos民調顯示:保守黨支持率(31.4%)已經爬到和自由黨支持率(32.5%)差不多了,儘管還有13%左右的選民尚未決定自己要投誰,但就民調來說,確實是離多數政府的目標越來越遠。
2. 保守黨黨魁O’Toole的個人立場
和他所有的前任相比,O’Toole總算跟得上時代脈動(畢竟他比Trudeau年輕,雖然看不出來):他支持墮胎是女性權利、支持工會成員進入大型公司董事會、支持原住民真相調查、也承認氣候變遷是事實所以支持carbon tax。
喔對了!他非常反對聯邦政府和中共過於友好(台灣人最愛)。
請不要誤會我在稱讚他,我只是說他比之前的保守黨黨魁合理,但除了對中國的立場外,這些主張在其他政黨都是基本配備,你可以從他的立場看出以前的保守黨有多荒謬。
O’Toole或許最終只能帶領保守黨守住2019年的席次,然而和他的前任相比,O’Toole降低了人們對於「萬一保守黨上台,加拿大會得到一個類川普」的恐懼,這也意味自由黨要妖魔化這位保守黨領導者又或者是操縱棄保效應,已不如2019來得有用。
3. NDP這次能不能拿到更多席位?
NDP能不能拿到更多席位絕對是影響Trudeau能不能得到一個多數政府的關鍵,畢竟兩黨之中有大量立場搖擺重疊支持者。上一次選舉,或許有很多更支持NDP在不要讓保守黨當權的心態下投給自由黨,但很難說這次他們還會做相同的事情,尤其是Trudeau跳票改變選舉制度。
不過,假如NDP新增的席次是踩著魁北克人政團得到的,又或者NDP依舊不能把得票數等值兌換成席位,那對自由黨可能就沒什麼影響——換個角度來看,自由黨的席位恐怕也難有增長。
無論如何,和上次相比,NDP的42歲少數族裔黨魁Jagmeet Singh總算正式從安省進入全國視野,個人好感度持續增加中,不好說在某些選民心中,也許哪一刻就取代Trudeau也不一定,例如最新出爐的民調顯示,如果不考慮任何理由,單憑直覺,選民對Singh的能做好總理的印象竟已超越Truseau:
當然如果考慮到保守黨會選上,就會有更多棄保效應,即使如此,對Truseau也不是好事:
4. 變數:近期動態以及選民關心的議題
當然,選戰還有一個月,任何變化都可能改變加拿大人的心意,加拿大在政治上的polarization和美國遠遠無法相比,例如安大略省,即使民調上自由黨佔絕對優勢,但在省級議會,連反對黨aka.第二大黨都不是。
不過某些省份的省級和聯邦選舉結果總是走恰恰相反之路線。
目前各黨只剩下一個月撒支票和畫大餅,政黨能不能跟上選民最關心的幾個議題至關重要:七月時新一波的原住民轉型正義運動,保守黨(更執著於國慶)或自由黨(執政很久也不見實際行動)都不能讓關注此議題的人滿意;各黨如何回應疫情下衝高的房價、對小型業主生意的打擊、健保系統、醫護比、和長照的崩潰等,或許是爭取民心的重點;至於政府如何應對氣候變遷?仍是選民最關心的題目。
COVID-19正蠢蠢欲動對加拿大發起第四波攻擊,選民對於Trudeau防疫的滿意度很可能受到防疫疲乏的影響,更不要說疫情期間Trudeau內閣們一一親身示範什麼叫做防疫的貧富差距給芸芸眾生看。
於此同時,阿富汗大撤退正在考驗Trudeau政府的辦事能力,當每天新聞報導播出有多少加拿大公民受困於阿富汗機場,除非Teudeau展示出什麼強硬之舉,否則很考驗(少數族裔)選民們對他辦事能力的信心。
在Trudeau宣布要改選國會MP後得隔日,自由黨執政的Nova Scotia省剛好有一場改選,也是因為原省長Iain Rankin想一舉把少數政府推進城多數政府而自己提議改選,殊不知造成保守黨睽違15年後再次贏得該省,還成了20年來第一個多數政府——儘管這是疫情以來第一個省級選舉翻盤的地方,儘管一般預測確信Trudeau仍能保有總理之位,還是有很多人視之為這次選舉為Trudeau貿然解散國會的不祥之兆。
總之,大家就拭目以待這次選舉吧(也可能徹底被打臉)。
原文寫在8月24日,內容隨民調微調。
最後讓我們來欣賞魅力四射的NDP黨魁Jagmeet Singh的競選活動演講。是的,我是迷妹,並對於Trudeau趁我還沒拿到(快要拿到的)公民身份前就重啟選舉、導致我不能投給Singh感到生氣(誒?)。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