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村庄
我以前可能讲过我妈妈出生的那个村庄,那是一个孤零零的小村子。在市区的北郊,有很多小村子,环绕着新建的所谓开发区。其实只是名字叫做开发区罢了,这样的新区每个地方几乎都有,但是发展情况却不尽相同。有的很好,有的一般,我们村边这个应该是最差的。不过说差,也只是横向对比其他发展好的,地方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地方。这里毕竟集聚了几所中学,税务局,公安局,各种广场,每当夜幕降临,也有丰富的夜生活。而就在这繁华地界以北5公里不到的地方,是那个村庄。
这是个多灾多难的村子。地理位置很差。它是唯一一个不在堤坝内圈的村子,所以,每逢河水稍涨,举村皆被淹没。勤奋智慧的村民修建了高耸的避水台,将房屋建在避水台上,但仍旧不敌来势汹汹的洪水。十多年前,政府修建了安置小区,每家分配到一个小两居。房子不大,算是个容身之所而已。但是,随着新生人口的增加,小房子已经不堪使用了。而政府承诺的新安置房依然遥遥无期。至于商品房,商品房的价格远不是收入微薄的村民们所能承受的,他们也普遍接受不了动辄数十万的住房贷款。
早上妈妈告诉我说,村民们去市市政府闹事了。我没有很吃惊。他们过得很差。家里回不去,安置房条件差。今年又发洪水了,然而政府却对赈灾绝口不提。话说回来,安置房条件有多差呢?5,6层,没有电梯,一套房子也就30来平米,2个狭窄的卧室,这么小点房子要住下三代人,怎么可能呢?而勉强住在这里的人,比如舅舅的一个邻居,住在安置小区已经十年了,却是再也住不下去了。大孙子已经12岁,应该有自己的房间了。小孙子也眼看着要上小学,和父母挤在一张床上,也不是办法。于是年初的时候,他们买了一套3居室的商品房。这是经济条件还可以的,更多的人,没有能力支付数十万的首付,只能在安置房里苦苦等待政府分配。可是他们已经等待十多年了。而房子在哪里呢?继续等吗?可是人生还有多少个十年呢?
我对妈妈说,“去的好,就应该跟政府闹一闹。”但是我知道,能不能有效果,还很难说。当官的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把本来应该兑现的承诺一拖再拖,而人们却没有途径去要求他们做什么。即便安置房距离新修建的高大伟岸的市政府大楼只有区区几公里之遥,他们能够采取的方式也只能是草莽般的“闹事”。这不能怪他们,因为的确没有其他办法了。我曾经拨打过所谓的市长热线反映问题,结果立刻就有当地的干部质问我为什么打了电话。这条路其实更难走。
但更难走的,是他们接下的路。回不去的村子,狭小的安置房,高不可攀的商品房。在举国号召生育的年代里,他们却要为逐渐长大的孩子无房可住而忧心忡忡。网络上讨论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子时,很多人将原因归结于越来越沉重的育儿负担。这些负担又是怎么来的呢?对于村里人来说,是谁让他们没有能力为渐渐长大的孩子提供基本的住房呢?这是个值得官员们思考的问题。无论口号喊的多想,没有房子却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