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与口味
本人二十来岁,从小一直在海边城市长大,也从小一直不吃海鲜。
每当别人问我为什么在海边长大却不吃海鲜的时候,我总是解释说因为我从小对海鲜过敏。这当然不是个谎言,只是似乎我的过敏症状随着长大已经几乎没有了。去年我心血来潮又去做了个过敏原测试,结果发现自己现在已经对海鲜基本上都不过敏。这样一来似乎也就没有什么合理的理由不吃海鲜了。如果说不吃那就是因为个人喜好。
今天点外卖的时候点了个酿茄子,吃了之后感觉不对劲,再一看,茄子中间夹了虾。发现以后顿时胃口全无,勉强自己又吃了几口,实在不行,遂放弃。现在打字的时候回想到此,还能感受到肠胃里的不适。有时也想说是不是自己太矫情太心理作用,得知自己不过敏以后也曾尝试着和朋友吃过一些海鲜,只能说能吃,但不享受。小时候因为过敏吃不到,但又很馋,于是就暗自在心里跟自己说:“海鲜不好吃,海鲜不好吃。”似乎久了,这个心理暗示变成了我的真实感受,长大以后再也没有觉得海鲜美味过。
口味这个东西,每个人都不一样。大家生下来对酸甜苦辣的感知度都近乎一样,然后却慢慢随着不同的成长轨迹拥有了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这件事情想一想也是蛮有趣。我们家虽然是沿海,但我父母并不是本地人,因此家里的餐桌上也不常见到海鲜。倘若我在一个本地家庭长大,耳渝目染的都是对海鲜的喜爱,那会不会有所不同呢?
说到这不得不说说我一个伯妈。她们老家以吃辣著名,炒什么菜不放上一把辣椒都不舒坦。然而她本人偏生吃不了一点辣。这么看来吃辣能力似乎也不是一个能后天锻炼出来的能力。我现在是能吃但不想吃,她想不想吃我不知道,但她似乎不能吃。再说我另外一个朋友。她对香蕉情有独钟。她跟我讲过那是因为小时候她妈妈每天回家都会给她们带香蕉,这成为了她童年对亲情的重要回忆之一。她吃香蕉,是真的因为喜欢香蕉的味道和口感,觉得她好吃吗?也许是,又不完全是。
再说回我自己。我因为上学所以远离家乡多年,近两年因为疫情也未能回家,甚是思念。家乡有一道特别的当地小吃,我每逢跟人聊天,如果他们说曾去过我的家乡,我都会问他们是否吃过那道小吃,仿佛没吃过的话体验就不完整。然而会想起自己在家那会儿,因为想吃就能随时吃到,所以其实倒也没觉得味道有多么的鲜美。只是现在身在异国他乡,会想起以前自己和朋友争论哪家做的最正宗,以及坐在家旁路边小摊大快朵颐的场景,嘴里忍不住分泌出了许多唾液罢了。
都说饮食文化,饮食和文化密不可分,口味也和文化密不可分。在那喜好鲜明的口味背后,是无数过往成长中的点滴时光和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