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不懂的原住民族語
「七日書」第三天(4/10)
請寫下你在成長過程中所使用的語言。例如你的家庭有沒有說方言?你會說多少方言、語言?到了別的地方有沒有學習新的語言?語言有沒有為你帶來身份的認同或隔膜?又或者分享你在家庭、學校和朋友圈中使用的俚語。你覺得說什麼語言、寫什麼語言的你,是最自信的?
本文:⬇️
要說起語言,我大概只會一種,就是「國語」,也就是「普通話」。
從小我家唯一的共通語言就是「國語」,也就是所謂的「普通話」。原因無他,我父親是外省人,只會說國語(普通話),我母親是閩南人,但她也會說國語。父親聽不懂閩南語,所以母親和父親的對話都是用國語,於是我們這些孩子唯一會說的只有「國語」。
母親帶我們回外婆家的時候就是說閩南語的日子,而我學習力太差,閩南語只會說一點點,聽倒是還行,如果是較為饒舌的閩南語俚語,我可就完全聽不懂了。
當我們面對外公外婆或父親時,我們會自動轉換語言樞紐,知道對誰說話該回什麼語言。我就曾因為閩南語不好而鬧出許多笑話,直到現在仍然沒有長進。
記得曾有位年紀較長的患者來看牙,為了表示我的親切與禮貌,她說閩南語我也用閩南語回覆。但我的閩南語實在太差,說不輪轉,最後這位患者實在聽不下去,她用不太標準的國語對我說:「小賊,妳還素縮搆以好囉(小姐,妳還是說國語好了),我聽某妳縮蝦米。(我聽不懂妳說什麼)」
她說完,我很難為情地笑著用國語把接下來的話跟她交代清楚。
也曾因為閩南語不好,把外婆惹哭了,反正我的閩南語就是爛,讓我出糗很多次,最後索性能不說就盡可能不說。至少國語大家都能懂。
讀高中的時候,班上有好幾位同學是客家人,然而客家話我壓根沒聽過,我曾試著請他們教我幾句,沒想到光是一句「回家」,我都說不來,舌頭差點沒打結。對於客家話我就此放棄。
結婚後,我遇上另一個語言上的難題。我家老爺的爸爸是梅縣客家人,我家老爺的媽媽是山地原住民,也就是在他家會同時出現三種語言。一是「國語」,二是「客家話」,三則是「原住民族語」,這令我十分頭疼。
客家話我已經放棄也就罷了,但我婆婆她與其他家人間會忘情地用原住民語交談,我就如同鴨子聽雷,一句也聽不懂,即便我在場,她們也是一樣,這一點讓我十分介意。甚至以為他們是故意在我面前說我聽不懂的語言,藉此疏離我,心裡越想就越難過。
因為急於想融入其中,我只好和老爺求救,請他能不能盡量不要在我面前說原住民語,他不解我的意思還誤會了我,甚至回我:「難道妳在的時候要規定人家不准說妳聽不懂的語言是嗎?」
當下讓我很無語,超想哭,其實我只是太想融入這個家庭,若他們總是說著我聽不懂的話語,我會害怕被分別,也會因此而誤會他們是否在說我的「壞話」,才會在我面前刻意說原住民語。我的尷尬與被冷落的心情是他無法體會的痛處,被他誤會這件事,讓我默默地難過了許久。
最後在百般無奈下,我只能向老爺請益,請他教教我幾句,至少能明白一丁點意思都好。
不過原住民語真不是普通的難,嫁給他這麼多年,直到現在我也只會說幾句,一點也沒有進步。
會說的都還只是很簡單的名詞,而非對話,讓我感到灰心失意。不過經過這幾十年,一直學不會也就不再介意了,畢竟不常用的話語本來也不容易記住,何況是如此困難的語言。(對我而言很困難)
原住民還分為很多種,我家老爺是泰雅族,泰雅族語言又細分為澤敖利,汶水,萬大等等。老爺他們的語言屬於澤敖利語系。這還是孩子們參與族語考試我才知道原來還分這麼多種。
對於我身邊有著許多不同的語言,覺得挺幸運的。雖然我依舊不太會說,但有機會接觸這些語言的確很有趣,尤其是原住民語。
老爺最開始教我的就是泰雅族語的「你是笨蛋」。發音很像是來自喉嚨上顎震動(我不太能形容)的聲音,所以我無法用注音符號標示,但很好記,這一句我始終沒有忘記,也覺得非常有趣味。在遇見這麼多種語言後,讓我深深體會到語言之美,雖然只是在台灣。
我的孩子因著是原住民身分,進而學習到部分族語,這是一種族語的傳承,很有意義。雖然學得不精,但對於這一項族語考試政策,我個人相當贊同。
自己的語言能力雖然不足,但能接觸這幾種語言依舊感到很興奮,即便無法與國際同步,但至少在這裡,在自己的家族中,用語言感受到那股家人間親暱的親切感,應該就是件美好的事了。
這一回我花了35分鐘才寫完,因為寫得雜亂,還特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