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人生|青春
「青春」在年輕人的軀體,卻不一定在心裡;「青春」不在老年人的軀體,卻可能在心裡! 無論你現在幾歲,你想要怎樣的青春呢!
每人都有一段光陰的故事,有的故事才˙剛開始,有的正是熱力四射,有的呢,如一葉扁舟劃過江面上的漣漪,緩慢的傳播到岸邊,而有的呢說著說著...就睡著了~
光陰是一道由青春劃過天際的流星,我們的青春,對宇宙而言是短暫的;對人生而言,可以精彩、很燦爛。
- 男女的青春,是一首歌:童安格-青春手卷
女人,青春像是趁新鮮的蝦手卷;而男人啊,則是漸漸後退的髮沿。
- 東西方的青春,是詩,是一篇雋永的短文
而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東西方文學家、詩人,總不忘喚醒青春少年時的意氣風發,把握時間,無論你處在何時!
品味東方青春之美
《勸學》【唐·孟郊】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賞析:任何事情必須自己去實踐,別人得到的知識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時期就應趁早努力,一個人難道能夠永遠都是「少年」嗎?
《登科後》【唐·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夸,
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賞析:年輕時受到的磨難,終是站在了掌聲與歡呼中;寒窗苦讀數十載,終化為「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意氣風發。
《送友人》【唐·杜牧】
十載名兼利,人皆與命爭。
青春留不住,白髮自然生。
夜雨滴鄉思,秋風從別情。
都門五十里,馳馬逐雞聲。
賞析:人人都道少年好,人人皆知青春留不住。既然青春就是一個燦爛流星,何不讓它綻放最耀眼的光芒?
《游南亭》【南北朝·謝靈運】
時竟夕澄霽,雲歸日西馳。
密林含餘清,遠峰隱半規。
久痗昏墊苦,旅館眺郊歧。
澤蘭漸被徑,芙蓉始發遲。
未厭青春好,已睹朱明移。
戚戚感物嘆,星星白髮垂。
藥餌情所止,衰疾忽在斯。
逝將侯秋水,息景堰舊崖。
我志誰與亮?賞心惟良知。
賞析:青春,有得意,也有挫折。只有經過磨難的洗禮,才能迸發出青春的潛力!
《戲題贈二小男》【唐·劉長卿】
異鄉流落頻生子,幾許悲歡並在身。
欲並老容羞白髮,每看兒戲憶青春。
未知門戶誰堪主,且免琴書別與人。
何幸暮年方有後,舉家相對卻沾巾。
賞析:朝花夕拾,到了某個年紀,每當看到小兒天真的玩耍,總是會感慨一句,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我們呢?爾後,且留一聲輕嘆:「歲月不饒人」。
品味西方青春之美
《青春》(Youth), 塞繆爾·厄爾曼 (Samuel Ullman)
德裔美籍人塞繆爾·厄爾曼,70多年前寫的一篇只有四百多字的短文。首次在美國發表的時候,引起全美國轟動效應,成千上萬的讀者把它抄下來當作座右銘收藏,許多中老年人把它作為安排後半生的精神支柱。
美國的麥克阿瑟將軍在指揮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辦公桌上始終擺著裝有短文《青春》複印件的鏡框,文中的許多的詞句常被他在談話或開會作報告時引用。
後來此文傳到日本,文章的觀點成為許多日本人生活哲學的基礎。
松下公司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說:“多年來,《青春》始終是我的座右銘。”
文章全文如下:(陳之藩教授 翻譯)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時光,
青春是心情的一種狀況。
青春不是柔美的膝,
朱紅的唇,
粉嫩的面龐。
青春是鮮明的情感,
豐富的想像,
向上的願望,
像泉水一樣的清冽與激揚。
青春是勇敢戰勝了怯儒
冒險代替了苟安,
這種心情在二十歲所有的,
常不如五十之中年。
歲月並不能使人老邁,
使人老邁的是捨棄了理想與信念。
無情的日月可以使皮膚鬆弛下來,
而使靈魂頹唐的,卻只有熱情上的認敗。
疑慮與困惑,
恐懼與絕望,
失去了自信與對未來的想像,
才真正是日月循環的折磨,
壓低了頭,壓彎了背,
把精神帶上死亡。
不論是六十,或是十六,
每個人都有些對世間的好奇。
天上的星光,無限神祕,
哲人的思維,別開天地。
四面圍來的挑戰,
古今堆起的難題,
使人像孩子一追問、探索。
像孩子一樣的捕藏,捉迷,
像孩子一樣的,在遊戲中,
帶來狂喜。
你的信仰像徵著你的年輕,
你的疑慮表現了你的齒增,
你的希冀描繪出你的茁壯,
你的絕望刻劃出你的頹齡。
在你心中有一座電台,
大地上幽美的、勇敢的、有力的聲音
從八方播來。
只要你收聽這些青春的消息
那麼你的青春即是存在。
當電台的天線一旦塌壞,
譏諷的冰與悲觀的雪,
在你心靈上層層覆蓋。
那麼你的青春真已逝去,
你的年齡確已老邁。
英文原文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It is not a matter of rosy cheeks, red lips and supple knees. It is a matter of the will, a quality of the imagination, vigor of the emotions; it is the freshness of the deep spring of life.
Youth means a temperamental predominance of courage over timidity, of the appetite for adventure over the love of ease. This often exits in a man of 60, more than a boy of 20.nobody grows merely by the number of years; we grow old by deserting our ideas. Years may wrinkle the skin, but to give up enthusiasm wrinkles the soul. Worry, fear, self-distrust1 bows the heart and turns the spirit back to dust.
Whether 60 or 16, there is in every human being's heart the lure of wonders, the unfailing childlike appetite of what's next and the joy of the game of living. In the center of your heart and my heart there is a wireless station; so long as it receives messages of beauty, hope, cheer, courage and power from men and from infinite, so long as you are young.
When the aerials are down, and your spirit is covered with the snows of cynicism and the ice of pessimism, then you've grown old, even at 20, but as long as your aerials are up, to catch waves of optimism, there's hope you may die young at 80.
作者塞繆爾·厄爾曼生平紀事
1840年,塞繆爾·厄爾曼 生於德國猶太人家庭。
1851年,11歲,為躲避歐洲排猶的歧視,隨父母途徑法國來到美國密西西比州吉布森港口定居。
1851年~1860年,作為家庭長子,幫助父親經營雜貨店,期間上學接受教育,但是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
1861年5月~約1866年,參加美國內戰的南方部隊,兩次受傷造成一隻耳朵失聰,後來因此導致了永久性耳聾。
1867年~1883年,1867年移居到密西西比州那切茲,同一猶太富商家長女結婚建立家庭,並開始經商。並積極投身城市公共事務和宗教事務,數次當選市參議員。
1884~1901年,44歲,攜妻子和6個孩子搬到新興的伯明翰小城,寄望於尋求經濟狀況的改善。期間積極參與城市多項公共事務,熱心慈善事業,在伯明翰教育委員會工作達十八年,期間和妻子為山區的人捐建了醫院。
1892年~1901年,擔任伯明翰教育委員會主席。期間極力促成建立了一所伯明翰的黑人中學,當時美國南方這樣的中學很少。他1900年開辦的職業中學也廣受歡迎。需要說明的是,直到1915年,美國南方的佐治亞州、密西西比州、南卡羅萊納州以及路易斯安那諸州還沒有供黑人兒童就學的中學。
約1902年,因失聰加劇,不得不歇業退休,潛心從事散文、詩歌的創作,主題涉及愛情、自然、宗教、家庭、友誼和青春等。
1907年,搬家至現博物館位置(阿拉巴馬州伯明翰市15大街2150號),和大女兒一家生活。
1918年,78歲時創作了著名的散文詩《青春》。
1924年3月21日,在家逝世,享年84歲。
參考文獻:
圖片來源:Samuel Ullman 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