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Robin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獨立書店作為一種歸鄉的存在

Robin
·
·
對我來說,最新一期的《閱讀的島》,根本是一本「生活感指南」。

之前的工作經驗,使我旅行時多了癖好,會好奇當地有沒有 Apple Store,就是有很大顆蘋果招牌的那種直營店,陸續去了北京、成都、香港、東京、福岡等店。

癖好不只如此,我也能背出台灣 100 多家蘋果門市的位置與店名,至今還記得的,都是因為該店裡頭有很棒的店員,有了認得的人物,店名記憶就會在腦袋深鑿下去。

於是乎,去了蘋果店,明明展示的產品都一樣,都是天峰藍色的 iPhone 和太空灰 Mac,沒有買蘋果股票的我,卻會有歸鄉的感覺。

如此特別的經驗,現在蔓延到我與獨立書店的關係上。

前幾天,我連續三天去誠品探望,看看最新一期的《閱讀的島》上市了沒,這本雜誌是由「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所發行,主題跟閱讀、書店、書店主人,甚至書店裡的貓狗有關。

我逛過的獨立書店不多,但都從中感受到該空間的在地連結感,以及書店主人的生活感,你可以從空間陳列與選書品味,去揣摩店主的喜好與觀點,既然叫做獨立,就意味著不連鎖,各自有獨特的氛圍。

不知道是不是年紀的緣故,我越來越不喜歡想像力扁平的人,特別是對話中三句不離「錢」的,像是:你這個好好看,哪裡買要多少錢?哇!你用這金額買在這區段的房子很划算耶!你在那邊待三年了,現在薪水多少.....。

我並不是認為錢是庸俗的,而是思維方式、價值偏好、行為邏輯只剩下錢,我覺得活成那樣有點可惜,想像力扁平的人,感受也會是呆板的,反之亦然。

實在難以想像每個捷運站出來就是千篇一律的星巴克、屈臣氏,每個交通的匯集點就有大到會迷路的百貨公司,我莫名的擔心,連鎖空間只會帶來永無止境的賺錢花錢的循環生活。

也因此,接觸閱讀、待過出版,又見識到台灣獨立書店的特色,讓我更確認台灣社會不能缺少這樣的人文空間,他們並不是靠賣書來賺錢,而是透過開書店來實踐著各自的理想。

我一邊翻閱這本雜誌,一邊在手機裡記下地址,期待來日去訪。

摘錄一些段落做個引子,期待各位去買來看看,主編 龔心怡 在專題引言中把獨立書店形容的很到位:

不是制式規格量產、非用大資金堆疊,而是內化了打理者所吸收知識、生命經驗的體現,既充滿個人情感,又難以複製。書店即店主人本體的延伸,美在其獨特,在全台灣各自綻放。 

資深書店人 羅玫玲 寫的主題文章〈恰如其分的美好〉很精彩,知識與觀點兼具,我很喜歡這兩段,第一段讓我想到網美愛去的店。

最美書店一詞從誕生伊始,置顏值逾內容之上的偏誤,已註定了它的局限與浮面。

而另一段不禁讓人擔心獨立書店的未來,市場占比微薄的小書店,在閱讀人口下滑又線上折扣亂殺的局勢下,書儼然要變成結緣品了。羅玫玲的比喻很鮮明:

獨立書店彷彿挑戰巨人歌利亞的少年大衛,力抗網路時代免費、低價、輕巧的閱讀,再和規格化、無驚喜、不斷複製的連鎖書店互補,試圖建構台灣閱讀的多元生態與趣味。

東拉西扯講了太多,我很幸運認識這些獨立書店,從中去思考多元又自在的生活姿態,品味他們自成宇宙的書店美學,對我來說,最新一期的的《閱讀的島》,根本是一本「生活感指南」。

我知道你不一定會閱讀,但應該會喜歡旅遊吧,下次不要去踩那些網紅景點,買本雜誌翻翻,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而這些店主人正是值得停留的風景。

  • 包含封面等照片由紅氣球書屋的林彥廷拍攝,拍得美美的。倒是封面讀者看著漫畫《乒乓》,桌上還有一本《未央歌》,很奇特的組合,猜是被偷渡置入的愛書,但都是經典,我也大推。
  • 想進一步了解「友善書業」,可觀看這短片,裡頭有句名言讓人哭笑不得,「合作社的營業額是出貨減退貨,但工作量是出貨加退貨。」一語道盡從業人員的心酸啊!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