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港、日科研环境之窥探——个人经历
有很多本科生,或硕博生,对是否要到国外学习与工作有很多疑虑。我本人在国内中科院的某研究所读硕士和博士,因为科研交流与实验的原因,在德国一马普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和日本一国立大学都待过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
我对科学研究之外的制度与管理环境比较关心,尤其是在国内时常常感概于师生关系、机构与学生关系的种种不公之事,故在外交流期间会稍作留意,以下简谈几点看法,只是我自己的亲身所感和耳闻所见,对于想出去做科研的人,或可做参考。
首先,先说明下,这几方面在此不做讨论:
- 科研水平;
- 城市生活环境;
- 收入;
中科院某所:
工作强度、时长等会和指导老师有很大关系,我的指导老师比较人性化,一般是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工作时间是可以自行安排的,比如有的人喜欢睡懒觉,有的人喜欢夜间安静的时候做研究,都可以。每年寒暑假都会各有一个月左右的假期。
大体上,很多人都会在周末或工作日的晚上工作,但是多数组的人的假期都会正常放。
另外,我想吐槽的一点是,因为微信在工作沟通中的广泛使用,确实存在在非“法定”工作时间之外的侵扰,这尤其体现在研究生部和学生的沟通中。我个人认为,邮件才应该成为事务性沟通的主要工具,虽然微信这种即时通讯工具具有快捷性,但恰恰是这种“总会有急事”的吊诡状况,反而使得工作压力以正反馈的形式得不到解决。
很多人不会提前思考给人布置任务,比如组里会突然告诉你明天交个图表材料,研究生部让你明天甚或下午就交个材料,当然很多时候也是因为更上面的部门人员交代任务很匆忙,没有提前预留出足够时间。科研非常需要充足的大块时间来集中精力思考问题,这些细碎的临时性任务特别影响效率。当然,我自己所在的研究组这方面做的还不错,近一两年也比以前更好了。我也相信有的研究组可能做的更好,但是做的非常不好的研究组不胜枚举。
还有的人特别喜欢在周末开会,理由倒看似合理,“周末大家没什么事了,才能聚齐”,占用别人的休息时间,这非常不好。国内很多会议也是,非常喜欢在周末开。其实很多老师都有怨言,但改变也还不够。
还有一点,工作空间比较小,像很多小公司写字楼里的小隔间。也有些小点的办公室,里面可以坐四五个人的那种,挺宽松,我在这样的办公室待过一两年,还是挺好的。另外,有很多办公室是窗户朝北的,我特别讨厌这种常年几乎没有直射阳光的办公室。很多北方的办公空间都这样,这样朝北的房间我觉得是不人性的,在没有直射阳光的里房间里常年待着容易让人抑郁。以前在南京的学校时,多数建筑是回廊型,有朝南、东或西的房间,这很不错。我在北京研究所也住过朝北的宿舍,尤其一到冬天,见不到直射阳光真的很痛苦。
简单总结就是,工作环境什么样很多时候看运气,差异性很大。
德国某马普所
首先刚来到这里的时候,感觉这里没有很多杂七杂八的事情,各种事情什么流程很清楚,也很简洁,环节少。不过,因为我只是访问学生,也没有机会深入地了解。
我所在的研究组大家都用邮件沟通,没有用WhatsApp这种当地相对比较流行的即时通讯软件。有重要的事情,Department PI(principal investigator)或研究所所长会群发邮件给每个人,没有很强的层级感。
工作时间基本就是朝九晚五,但也并不那么严格,没有打卡,周末正常休息,经常工作日晚上还在的就是中国人了。
办公室平均每个人的空间很大,很舒适。大窗户,虽然冬季阴天多,但光线很好。
港理工大学
香港真的很拥挤,但是好多办公室房间都很高,所以并没有逼仄与压抑感,但是像我在国内的研究所一样,很多是隔间,每个人的空间比我在国内的更小,也见过比较大的,但我所在的那一层楼倒不是很多。资深教授的办公室也不大,但够用是肯定的。
总体上觉得那的空间设计很合理,港理工在闹市区,地少但工作环境并不显得拥挤。
工作时长上和国内差不多。
日本北部一国立大学
我去那里主要是做实验,和所访问的研究所里的人沟通不是很多。但能感到比较强的等级观念,甚至更甚于国内,不过这也可能和我在组的教授年纪比较大有关,我有个师姐去过日本另外一个研究机构,指导她的老师比较年轻,很和蔼,那里气氛更轻松一些。这方面可能也和国内差不多,差异性很大。
所里有很多不错的配套设施,有小厨房,方便有的人带便当。有公共休息室,可以讨论问题,或者中午进食,在德国的研究所也有这些。
工作时长上也和德国差不多,也有人晚上做到很晚,比如当时有个博后就经常这样。但周末基本是没有人去研究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