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塔可冲司机-大李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簡述外媒與大陸媒體的選擇

塔可冲司机-大李
·
·

在媒體的信用問題上,到底相信誰?為什麼同一件事,外媒和大陸媒體的報道可能會呈現出兩個截然不同的內容和結論?作為觀眾的我們,到底是因為立場、觀點的不同,這些預設區分了我們對信息的選擇,還是因為這些信息的真偽、觀點而促使了人們思考,產生了觀點、分歧和人群分類?

這個問題在反送中的時候已經非常明顯的表現出來。“小粉紅”問為什麼國家級媒體說的話你們不相信,卻偏偏要去相信外媒的謊言?——是的,這個問題,讓我思考了很久,為什麼?誰能明確的說大陸媒體的公信力就是要低於習慣嘩眾取寵外國媒體嗎?

一、外媒犯的錯誤

外媒是一個巨大的門類,所有非大陸的媒體都統稱外媒的話,境外媒體也包括港澳台的媒體,當然犯過許多錯誤,典型的如台灣媒體號稱大陸吃不起茶葉蛋、榨菜是天價奢侈品。收到了榨菜的台灣主持人黃世聰在臉書上笑稱“網友給我上了一課”。

曾在節目中嘲笑大陸吃不起榨菜而被大陸網友寄榨菜的節目主持人

痛快的簽署了香港人權與民主法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也是以多次怒噴新聞界著稱,直指美國假新聞氾濫。

圖片來自網絡

具體到反送中的運動中,最典型和廣為傳播的外媒報道爭議是“光頭警長”出場的那次新聞。“光頭警長”在被人群包圍後向示威者舉槍,完整的視頻顯示示威者人數眾多,包圍了警長及另外一名“夥計”,而BBC對該事件的報道標題為:Hong Kong protests: Police officer points gun at protesters. (可戳看原報道)視頻的配文以:“This is the moment a gun was brandished at the protesters”,可以看到當時人群洶湧的圍住了光頭警長,隨著字幕淡出,後半句“after a policeman was surrounded in HongKong.”

BBC新聞視頻截圖

個人覺得上圖足以證明警長處於危急且難以脫身的情況,但是這樣的新聞和這樣的標題,仍然成了眾矢之的。大陸一些媒體以“BBC发香港警察举枪视频‘搞小动作’,评论翻车了” 為題(可戳大陸媒體評論鏈接),以評論區的留言證實,這件事足以構成警察開槍的理由,BBC危言聳聽,為能說明示威者包圍警察在前,警察自衛在後,是為了混淆視聽。

作為類比南華早報(雖然股權結構上由馬雲控制,但是理論上仍然是一家外媒?)的相關新聞以當事人感受作為標題:Gun-toting officer was in fear for his life, Hong Kong Police say after more extradition bill clashes. 同時,以警方對事件的描述作為文章的開頭:"A policeman pointed a shotgun at a protesting crowd on Tuesday night in fear for his life, after he was surrounded and had his helmet snatched, the force has said."

兩家媒體在處理上有著不同,我詢問了一個媒體朋友,我們都認為示威者包圍的緊急情況下雙方的情緒都處於一種緊張的狀態,且彼此增進對方的緊張心態,BBC的標配文"brandished" 一詞在當時的情景下還是比較符合的,這一點,個人認為即使是南華早報也隱晦的通過配圖來表達。

The officer in Kwai Chung points his gun, loaded with beanbag rounds, at the protesting crowd. Photo: AFP

這一部分我試圖說明外媒的一些錯誤,的確會因此而降低公信力,尤其在大陸媒體不斷的批評之下被放大。另外,BBC的這個”隱含“立場的視頻能不能算”錯誤“,我雖然有所保留,還是願意放在這裡,作為對比的媒體南華早報SCMP自去年六月以來也經常遭遇文章無法在微信顯示的情況,稱不上一味親中,在這裡作為類比應是中肯的。

二、對大陸媒體的信任

對於這個議題,首先我得說,我對大陸媒體是信任的,雖然在反送中運動中出現了一些錯誤和誤導,讓我很失望,可以說在我的個人經驗中,很少看到明顯的假新聞和污衊,這一次國家級媒體(當然很多時候是依託環球時報,而他扮演的角色恰恰是官媒外的“靈活”身份)在諸如“被射中眼睛的少女”事件中親自下場,最終被證明是假消息,對媒體的公信力打擊是非常大的。

關於”爆眼少女“是否”被自己人的鋼珠射中“的網絡細節闢謠

我必須說,大陸媒體的消息要看,而且要相信,但要學會怎麼看。下面說幾個例子:

1、比如這次疫情中民情最洶湧的吹哨人的問題:各大媒體,尤其是央視層面均予以闢謠。現在回過頭來看,很多人知道2004年(並非2003年)北京時隔一年又發生過一次SARS疫情,試問有新聞嗎?有消息嗎?而武漢如果真的沒有發生疫情,又何必在中央媒體上予以闢謠?

來自微博的闢謠截圖

肯定有人要駁斥我說,為了削弱大陸媒體的公信力故意找這樣的例子出來。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大陸媒體的消息要看,而且要相信”,問題是怎麼看,怎麼相信?根據這個新聞的闢謠,武漢沒有發生SARS疫情,我是相信的,但武漢有沒有發生其他疫情呢?(所以至今大陸仍然堅決否定這是SARS,不是沒有道理的)。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即使拿著紅頭文件問武漢中心醫院(李文亮醫生所在醫院),醫院仍然臉不紅心不跳的回答:網傳SARS系謠言。因為,(他們可以真心認為)真的是謠言啊!

來自微博的闢謠截圖

2、這一點其實拿目前的”國民偶像“鐘南山來舉例也是完全可以證明的。在最早關於疫情的節目新聞一加一連線中,鐘南山說道:”要戴口罩。民眾實際不一定非要戴N95口罩,一般的口罩是能阻擋大部分帶有病毒的飛沫進入呼吸道的,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戴口罩還是有用的。​“所以他說病毒是(只)通過飛沫傳播嗎?沒有。在1月20日前後,大眾尚未清楚病毒的傳播方式,在公共傳媒首次宣導,在應當已知有其他傳播方式(王廣發院士接觸傳播,以及懷疑有空氣傳播的可能性)鐘南山院士非常嚴謹的表示普通口罩可以防飛沫,能防其他傳播方式嗎?他沒有說。即使未來發現其他傳播方式,他的這個訪談是否出錯了呢?顯然沒有。

採訪視頻截圖

3、其實,並非一定要在諸如反送中、新冠病毒這些重大事件中才一定要堅持媒體的真相與正確,平時大陸媒體在這個問題上其實一直都是比較嚴格的。比如這個例子:上海市在2015年有傳言靜安區和閘北區兩個區可能會合併,導致距離市中心更遠一些的閘北區房價飆升。為此,上海市的地方重要媒體東方早報刊登了來自政府的闢謠。

2015年8月28日的東方早報

不到一個月,9月7日,靜安與閘北合併靜安區的消息傳來。隨後,2015年11月4日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共同舉行撤銷閘北區、靜安區,設立新的靜安區工作大會。這出好戲以閘北併入靜安為尾聲,當然人們也可以說兩個區都被撤銷,新成立的區又叫靜安區而已——即官方說法中的“撤二建一”。回顧8月28日報紙上刊登的官方闢謠,錯了嗎?顯然又沒有。

2015年9月7日東方網消息

當然還有在2月25日前後廣傳的武漢商店將關門的闢謠,最終證實僅為不再接待個人客戶,改為統一團購,等等許多例子,足以證明大陸的媒體是值得一看,而且值得信任的。

如果你真的會看這些闢謠內容,你就會掌握兩層信息:第一,提前吹哨。李文亮不過是在自己的朋友當中聊天中透露一些消息,如果不是官媒闢謠,全國範圍內如何能在12月31日或1月初就迅速掌握這一信息?從這個角度講,他們才是真正的吹哨人,而且打破了大陸獲取信息的壁壘,幫助弱勢群體和一般民眾,能夠知道專業人士和“小圈子”裡才傳遞的消息。第二,告知準確的信息。大陸媒體準確的告訴大家靜安區是不會併入閘北區的,這次的病毒不是SARS或者其他傳播途徑也許不能因口罩而避免(後期出現護目鏡的搶購)從這個角度看,這些媒體信息比外界廣傳的謠言要更準確的提供了信息和咨詢,幫助人們進一步了解事情的發展。

你以為我在反諷?並不是的,我本人恰恰是這麼“看”新聞、“解讀”新聞的。

三、結論

或者可以從更專業的角度,例如文本學等角度來解讀這一切。但是我不打算這麼做,一來太專業,我能力不夠;二來讀新聞應該是一個普通人也可以介入的東西,沒有必要也不應該晦澀。況且,這些新聞當中的內容雖然晦澀,卻並不難懂,只要你掌握了其中的邏輯。

而這篇文章就是要從這些例子當中和大家一起努力掌握其中的邏輯,大陸孩子從小在語文課上做的最多的訓練就是閱讀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閱讀大陸新聞也是這樣,不要老說荒誕,其實真相都在裡面。

當初動車事故的新聞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被記者圍住,無奈之下說出了金句:“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所以對於到底是相信外媒還是大陸媒體?外媒當然會犯錯誤,我們不需要相信誰。新聞的意義也許只是在——多一種聲音,而不是找一種御用聲音和萬無一失的答案。

四、一點補充

其實在準備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有意識的準備了一些素材,有些話題和內容卻因為時間稍微拖延而淡忘了。想來下面這個例子還是蠻重要的,所以決定作為一個補充,把原文隱藏了重發,也算如何“看”新聞的一個檢驗或練習題吧。

【關於零號病人的回應】

1、《新京報》网传武汉病毒所一研究生系零号病人 石正丽:无一人感染

我們所沒有人感染,零感染

2、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聲明:黃燕玲畢業後不在武漢。

3、黃燕玲的導師朋友圈(被一些大陸媒體截取為“本人”確認)

小練習:有人見過她嗎?假設他們說的都是真話,上述闢謠如果都相信,則是否可以證明病毒不是出自實驗室人工合成?

還是那句話,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