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非虚构写作平台的三种模式(非虚构写作讨论【上】)

王牧
·
·
IPFS

Matters的朋友提议讨论一下“非虚构写作”这个话题,可能因为我现在的工作原因,觉得可以做一些介绍。其实我来介绍这个话题也不太适合,在传媒领域,我算是一个野路子,是一个没有作品的非虚构平台编辑。我在大陆,最先是在一家地方都市报当过两年半记者,之后在《共识网》做思潮,时政类编辑,然后在《新京报》做了半年多评论,再辗转《经济观察报》做了三个月调查记者,操作过几个选题,出过几篇稿子,最后赶上十九大,领导把我写好的稿子毙掉,恰逢《网易人间》来挖人,如今做非虚构编辑小半年。

所以,今天我的介绍主要还是围绕现在的工作展开,介绍一下《人间》这类非虚构平台的情况,然后,借助混迹媒体圈的一些体验,谈谈大陆更广范围的非虚构写作情况。

我自己思考这个问题,首先会有一个区分,就是所谓大陆非虚构写作的三种模式,一个是传统媒体,一个是互联网平台的传统操作,一个是互联网平台的非传统操作。

第一种情况,可以我呆过的新京报深度部为例,大体上看,在十九前后新京报彻底类官媒化之前,在新闻报道的非虚构文体(一般称特稿)方面,还是可以出来不少上佳之作。大家印象比较深的,就包括17年初广东收容死亡事件调查,更早之前的白银杀人案调查,都是硬度和美感上佳的作品。此外,传统媒体里,财新,澎湃,南周,人物,南方人物,三联生活周刊,GQ,时尚先生,也都还有稿子出来。优秀作品的一个比较集中的整合,可以在一些媒体平台的作品奖项上看到,比如腾讯传媒的年度特稿奖。

目前情况的话,对传统媒体的非虚构写作来看,我总体的印象上,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衰微,比如新京报的深度部,在换社长之后,就基本元气耗尽了,最优秀的记者选择离开;财新公共政策、民生组也在做调整,不少记者各自谋出路。我的印象是,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听到传统媒体出来比较有影响力的稿子了。

第二种情况,是一些门户和完全依托于网络的科技商业平台,他们会在自己的架构里设置一个类似传统媒体深度报道部的部门,之前2016年到2017年之间,这些部门还在,搜狐。新浪、凤凰、网易都有,经过一轮整治,这些部门也基本被扫荡干净了。操作这些平台的人,也基本都是传统媒体过去的。模式的话,也跟传统一样,养一群记者,然后定期出稿子。网络平台的传统非虚构,目前在虎嗅这种商业科技平台上,似乎比传统媒体活得好一些,原因可能也在于,他们的脱敏策略做得比较好,就是软点,软点,再软点。

第三种情况,内部有些小小的区别。可以先举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出来,再分开说。一家创业公司的做的“真实故事计划”,这个目前从阅读上看,是最好的,然后是网易的“人间”,界面新闻的“正午”,腾讯新闻的“谷雨计划”,之前韩寒投资的“one工作室”。

其中,真实故事计划和人间是最像的,正午前期也靠近前两者。真故和人间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记者,依托网络渠道入口,汇集大量投稿作者,收集大量素材,用强编辑模式出稿子,这个的问题,放在后面讲。

正午一开始,也是出稿费,买稿子、买故事这样模式,可能不同点在于,他的作者层次要高一些,媒体从业人员或者作家之类的,后期,正午应该就不买稿子了,编辑几个人自己写,越来越私人化,到最近几日,似乎维持有些难了,最近负责人谢丁也离开。

one实验室有点像军队里的独立团这样,笼络一群优秀写作者,定期出稿子,然后平台发稿,但更倚重的是影视版权。也是这个模式没有走下去,one在去年十月解散了。one团队曾被称为非虚构写作的梦之队,带头的是《南方周末》鼎盛时代最优秀的调查记者李海鹏,周围则是一群大陆新生代最优秀的非虚构写作者。

这就说到谷雨了,我有个朋友在one团队,现在说是,谷雨准备包养原来one团队,具体模式还不清楚。谷雨这边的近况,似乎走上之前正午的路数,花钱买优秀写作者的稿子,比如我认识一个从财新民生组出来的记者,就在给谷雨写稿子。

总结一下,人间,真实故事计划,没记者,靠强编辑,依赖投稿提供素材;正午走过买高质量稿子,自己写的的道路之后,现在方向似还不明;谷雨在走正午的老路,这个路其实也是所有这类平台走过的路,人间前期也是买知名作者稿子的。

大陆以外,中文世界的现状。香港的媒体偏市民化生活化,以公共关怀为追求的非虚构写作本来就比较式微,端传媒在这方面有所尝试,但其实端并不太像传统的香港媒体。台湾在这方面有些传统,70年代陈映真主导的《人间杂志》,左翼倾向,关注底层,笔端常带着感情。《报道者》现在的实践有所推进。在风格上,大陆从80,90年代,以钱刚,卢跃刚为代表的报告文学过渡到当下,主要是受美国新新闻主义风格影响,笔调强调冷峻客观,这个跟《人间杂志》就不同。但是目前,应是整体都在趋同。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