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佚言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福贵”何以断子绝孙

佚言
·

人为执念而活,若是人没有了执念,便会离开人世。

世上最无人可知的隐士都有执念,也许是单纯的活着,也许是感悟隐居的道。

《活着》的福贵,执念与绝大部分人相同,就是活着。

在物质贫乏时追求活着,在物质丰裕时追求美食。

这是人类能延续的根本。

“超人”是稀少的,英雄是稀少的,若是没有大量的,不论客观条件如何恶劣都会坚持活下去的人,人类熬不过几千年。

所以这类人值得敬佩。

但是,敬佩他们的人比超人更稀少。人们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榨取,如何利用,如何损人利己。

这无可厚非,生命脆弱,绝大部分人都是在危机和贫瘠中成长的,这种路径依赖让他们在足够富裕时仍然会保持危机感。尽管这么做会让他在不久的将来就油尽灯枯,青山不在。

这里的“人”不止是人,也是不同的文明。

有的文明蓬勃发展,未来可期。有的则积重难返,步履蹒跚。

对于所有的事物,生存都是第一位的。再多的奋斗与获得在身死道消时都只是做了他人嫁衣。所以人们执着生育。这完全正确,这个迷信像是远古的智者在弥留之际种在身边后代脑中的思想钢印。但也是人们在无数现实反馈后留下的箴言警语。人们大都没有时间和能力思考总结,只会在不断重复犯错之后的痛苦中一点点的让一些简单的真理深入大脑。

生育便是如此。只要有未来,时间会战胜一切。

所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断子绝孙者,愚蠢至极。

这里要说明一下,断子绝孙的含义极其广泛,血脉的延续反而是最为无关紧要。在人类社会中,唯一的消失就是忘记。断子绝孙的最基本体现,就是彻底的忘记。因此,养子和学生反而是可以延续的媒介,但前提是这种延续是正向延续,而不是在第二代时就被抹去传承的痕迹。

总而言之,在最宏大也最微小的价值观里,延续都是最重要的部分。

而如今的丁克思潮与及时享乐风,我都将它们归于断子绝孙的范畴,其价值观绝大部分还不如“活着”而单单只是“美食”的享受价值。当然,其中也自然有完美主义者,也许是遇不到同道中人,也许是另有隐情,在达不到预期的情况下不得不断子绝孙,这种情况自然是可以理解,但相应的,完美主义都有自身独特的追求,这种追求很容易感染学生,自然也就更加的拥有未来,蓬勃发展了。

那回到我们应该尊敬的,绝大多数的“福贵”们。反而是断子绝孙的集中地。

福贵一心向生,在复杂的社会里备受欺凌,儿子被血液夺舍,女儿成了小将们在实践中学习的经验怪,孙子却是死在了人气凋零的后果里。一心向生却只留得生,这就是绝大多数福贵的命运。那些延续他人衣钵的学生与养子,便是福贵们的生养的后代。

那为何福贵们如此悲惨?

因为执念太低,能量太少,在动荡的岁月中如浮萍漂泊,若是轻如鸿毛,还可能留得生机。但若像有庆一般与贵人同源,那便一丝生机也做了他人机缘。

这就是执念过低的命运。

前些时候的傍晚,我陪女友去奶茶店买奶茶,在外面的小电车上等待时,遇到了一个亲戚,这个亲戚让我印象极其深刻。因为她有一个女儿,在其小时候和我数次见面,生的极其可爱乖巧,那时她的声音稚嫩清脆,开朗活泼。记得在我初中时她刚上小学,但竟然和她在另一座城市的同一所学校,那天傍晚放学我从教学楼出来看到排成长队的小学生们,低头一看就看到了她,她也看到了我,也马上认出我和我打招呼,那时的惊奇到现在都仍有回味。

但是可悲可叹的是,她如我一样在学校里按部就班的读到了高中,前些年再与她相遇时,已是如最近那首新歌一般“20岁 低头 近视 蓬头垢面摸不到未来。”

我认识的小孩子并不多,我很爱小孩,也知道自己能比其他人更能看出他们应该保留的,极其珍贵的一些善良、好奇、安静、活泼。

但是我知道这些品质会在他们的未来被父母与老师磨灭殆尽。

这让我悲伤至极。但无能为力。

福贵分不清主次,觉得活着比什么都好,但最后除了自己与一头风烛残年的老牛之外一无所有。福贵有活着的幸运,但其他人没有,他们都想活着,但只有福贵能活着。

那些蓬头垢面的孩子们会怎样活着。

和女孩的再次相遇是在饭桌上,她的妈妈和她关系极其恶劣,但她妈妈还是不顾她的想法继续做着自己想做的干涉她的事情。这很普遍。一个人想被尊敬的唯一途径就是尊敬他人。而这个母亲做的事情只是让对方厌烦而已。

这个母亲不止一位,就像小人的那首《凶手不止一个》。

遇到这个母亲的那个傍晚,我再次感受到她身上的执念,她问我在哪工作,开玩笑说哪个车是我的。她的执念和大多数人一样,毫不特殊。但让我感觉到一种危机感。我的抗干扰能力已经惊世骇俗了,却依然生出了一丝危机感,那些同龄人会如何我可以想到。那些憋着一口气要证明什么什么的青年或中年,就是跪倒在这种执念生出的情绪之中。不择手段,一身狼藉。

这个执念之所以这么强悍,生出的情绪之所以能影响福贵们的一生,只是因为,它是普遍的。与它本身是否畸形无关,任何执念只要普遍化,其力量就是强悍的。

我好像一直没说这个执念是什么。这个执念是什么呢。

是和他们一样。具体目标千变万化,也许是编制,也许是房车,也许是财产价值,也许是身份高低。每个阶层都有不同的目标,但归一都是为了获得集体的认同感。为了和他们一样。这无可厚非。这很正常。

不正常的只是环境,环境的恶劣让获得这份集体认同感的代价极其高昂,以至于付出一生的狼藉,让一个天材沦为朽木。

这就是当今的社会。这就是我们的未来。

若是环境是良性的,获得认同感是一个正向的过程,那自然人们会蓬勃发展,长辈的干涉蕴含了正向的督促,两代的代沟不至如天堑,自然存有尊敬的空间。福贵们自然也会子孙满堂,多子多福。

但现实是一切。种因得果。一切已无可挽回。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