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顆粒物 Particulate matter
近年來台灣空氣污染的話題持續延燒,尤其是細微顆粒物的部分(PM2.5),遙想當年讀大學的時候對於PM2.5並不是那麼重視,大家還比較著重在總懸浮微粒的討論(Total Suspension Particles, TSP),台灣從2000年經過二十年空氣污染意識實著有很大的進步。顆粒物其實具有變化多端的化學組成/形狀/物理特性[1],可能是無機物/有機物/生物體,可能是固體/液體,也可能有千奇百怪的形狀。美國從1971年/1987年/1997年開始管制周界大氣TSP/粗懸浮微粒(PM10)/PM2.5濃度,歷時至今根據大量的科學研究,美國環保署將大氣標準越降越低 — PM2.5三年平均不得超過12µg/m³,三年內第四高24小時平均值不得超過35µg/m³。
今天我們來講講顆粒物的故事好了,工業革命之初,人類根本沒有空氣污染的概念,大量的地表煤炭開採,蒸汽機粗暴且貪婪的吞食低品值的煤炭,資本家開心地數著錢,沒人知道什麼東西在等著他們,直到那一天白天的倫敦看不到太陽( Great Smog of 1952)。大量民眾感覺上呼吸道不適,因心臟病 就醫紀錄大幅增加,最後造成四千餘人死亡,而根據2004相關研究1952年的倫敦煙霧實際造成1萬2千人死亡[2]。
除了英國,美國也發生了幾次白晝如夜,科學家在二十世紀中期就發現顆粒物對於人體的危害,但是要到二十世紀末或本世紀初才有方法真正將其定量分析,一開始Prof. Arden Pope 等人在1990s根據Six Harvard Study推估出大氣中細懸浮微粒每高10µg/m³ 就會提高人口死亡率,而這一切的開端是因為Arden在猶他州發現每年收穫而產生的高懸浮微粒濃度似乎跟當地醫院致死率及就醫頻率有正相關,我曾經在研討會會場聽過Arden對於這個研究的描述,他們團隊本來只想找出相關係數,一開始覺得應該會是一個複雜的正相關,但是透過Six Harvard Study的數據分析,竟然是單純的線性相關並且有高相關係數,這帶動了近年來空氣汙染及大眾健康風險的分析[3,4]。
台灣目前使用國際較為通用的Air Quality Index(AQI),有其相對應的顏色濃度跟指數,配合World’s Air Pollution或台灣環保署空氣品值測站網頁,大家可以隨時注意目前AQI空污旗的顏色,減少顆粒物的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