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013《史記》卷一〈五帝本紀〉13
於是帝堯老,命舜攝行天子之政,以觀天命。舜乃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遂類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辯于羣神。揖五瑞,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歲二月,東巡狩,至於岱宗,祡,望秩於山川。遂見東方君長,合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脩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爲摯,如五器,卒乃復。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皆如初。歸,至于祖禰廟,用特牛禮。五歲一巡狩,羣后四朝。徧告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肇十有二州,決川。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贖刑。眚烖過,赦;怙終賊,刑。欽哉,欽哉,惟刑之靜哉!
讙兜進言共工,堯曰不可,而試之工師,共工果淫辟。四嶽舉鯀治鴻水,堯以爲不可,嶽彊請試之,試之而無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荆州數爲亂。於是舜歸而言於帝,請流共工於幽陵,以變北狄;放驩兜於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殛鯀於羽山,以變東夷:四辠而天下咸服。
緊接著上一段的內容,舜確認為帝堯的接班人後,開始試著接手帝堯的工作,像是觀測星象,修正曆法、祭祀、巡狩等等。如果上一段內容是考核舜的「德行」,那麼這一段則是磨練舜的「行政能力」。這兩段內容述說著司馬遷那個時代的學者們,心目中的理想政治:以德行為選人的首要條件外,會加上一段時間的行政磨練,最終才正式就任。比對今日的民主體制,雖然可以透過高人氣當選地方首長,甚至是國家元首,但似乎少了那一段磨練的時期,所以不少政治人物剛接手的前幾年,都會以「經驗不足」當作施政有缺失時的理由。相較之下,司馬遷所刻畫下的理想政治,似乎更為高明。如果要結合司馬遷所刻畫得這個理想,或許可以考慮安排候選人在當選後,得上一些該職務需具備的知識與技能的課程,並給他幾個案件先熟悉一下,如此一來,正式上任後才不會以「經驗不足」當作藉口吧!
言歸正傳,其實第一段中的敘述讓人感到困惑的是,史前時代的堯舜時期,怎麼可能會有如此複雜的統治體系呢?還能觀測「璿璣玉衡」,也就是北斗七星,另外還知道「七政」,也就是日、月,以及金、木、水、火、土星等星辰。查了一下相關內容,才發現這一些內容都出自《尚書》,因此司馬遷應該是從《尚書》中取得這些內容的。但我想,這些應該還是後人的美化吧!不過,帝舜得去觀測星象、四處尋訪,這些應該都是當時的領導人該具備的技能,畢竟當時仍舊是農業剛起步的時代,能讓大夥按時耕種,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在第二段文字中,司馬遷話鋒一轉,敘述了一段帝堯統治後期的施政瑕疵,像是不被帝堯重用的「共工」,仍舊被「讙兜」任用;帝堯最終派去治水的「鯀」終究沒辦法治理水患,再加上南方還有「三苗」危亂等。這些都是舜被派到各地視察後,才回報給帝堯的。因此,最終在舜的建議下,才嚴懲了共工、讙兜、鯀,甚至還將三苗這個部落遷到他處,讓各部落回歸平靜的生活。
從這段敘述中,更可以看出司馬遷心目中的理想統治者,除了具備仁德之外,還得親自到各地走訪,才能知道民間疾苦與事情的真相。因此,這段文字除了可以看出帝舜的能力卓越之外,也可以感受到帝堯年邁後,對天下的掌控已經不如以往。政治的最大難處就是,接班人的選擇,以及何時該放手。此時其實帝堯仍未離世,但他就願意讓舜來接手他的職務,這樣的智慧應該是後來的帝王難以企及的。畢竟,後來的大多帝王,都是直到離世才肯把權力放下。不少帝國的中衰,都與某位原本能力很強,充滿企圖心,但晚年開始放鬆的帝王有密切關係,像是唐朝的玄宗,以及清代的乾隆。看來,這段文字中也可以讓我們學習到:放手的智慧。
以上,就是這兩段史料給我的小小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