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學背後的巨大盲點
「上班可以摸魚嗎?」
「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可以躺平嗎?」
2018 年年初,我離開了 Apple。
我從 2008 年開始就一直做與 Apple 相關的工作領域。最終在 2014 年正式進入了 Apple,不到四年的時間我就離開了。離開之後我和幾位朋友成立了設計工作室,案子不算多但也不算少。
因為變成了自由業,所以每天時間開始由自己調配。因為我的玩心比較重,所以我給自己設定了一個人設:
「從現在開始每天只工作一小時。」
也就是說我每天要在一小時內去完成別人八小時做的工作。
為了達成這個「夢想」,我開始專研快速工作法、利用對的工具加速作業時間、合理分配實操與構思創意的時間。
通常我會看一整天的電視,一邊看一邊想著,這個案子要怎麼做?從何下手?顏色如何搭配?要用什麼字體?工作流程是什麼?
然後花一小時的時間,把今天一整天的構思利用順暢的工作流程做出來。
我成功了。
然而在別人眼裡看見的卻是:「這個人整天都無所事事。」
有人因此覺得我是廢物而離開了我;有人卻因此發現,喔,原來還可以這樣,從此無限躺平,最終失去自我。
直到最近我才體會到,摸魚和躺平著去生活或工作,其實並不適合懶惰的人。這是只有會偷偷努力的人才可以去做的事情。
我為了在那緊湊的一小時間做好我的工作,我要事先學會所有工作上使用的軟體工具。我可不能把那短短一小時的時間花在 Google 某個軟體的某個功能怎麼操作上。
我甚至曾經為了摸魚,研發了一款可以「交換時間」的產品,最後還是失敗了。
沒有人可以從光陰中偷走時間。
出來混都是要還的。
深夜的有感而發,希望有明確表明我的意思。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