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董啟章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為甚麼我要用NFT出書?

董啟章
·
·
《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得以再版,我想特別感謝飛地出版社的老闆張潔平和編輯黃潤宇、封面設計師柳廣成、版畫家科長、技術總監高重建,以及許多鼎力相助的朋友。大家的高瞻遠矚和創新勇氣成就了這件事。希望我們的實踐能夠延續下去,不斷改進,將來把更多作者和讀者帶進Web3的共享世界,創造新的文學宇宙。希望能在這個宇宙裡和你們相遇!

🦊購買《天工開物.栩栩如真》NFT書🦔

🦊收藏本文NFT🦔

《天工開物.栩栩如真》要以NFT書的形式重新出版了。與初版相隔接近二十年,新版文本經過仔細修訂,並增加了全新的一章作為序言。大家很自然會問:為甚麼不用實體書的形式再版?讓我假設你是一個主要買紙本書,間中買電子書的讀者。我會嘗試在一千字內說明我用NFT出書的理由,並且希望贏得你的支持。

先說傳統紙本書的局限。無論每個版次印多少本,實體書始終有數量的上限。除非是少數長期暢銷的書本,一般著作遲早會遇到銷售停滯而不再加印、終至絕版的命運。加上發行和銷售通道受到地域、經濟或政治因素的限制,令書找不到讀者,讀者也找不到書。華文閱讀群體早已全球化,但實體書的流通卻停留在地區化的半封閉圈內。

再說「傳統」電子書的局限。你可能會說,電子書不就可以跨越上述的障礙嗎?某程度是可以的,但現有的電子書的主要問題是,讀者購買的只是取得權(accessibility),而不是擁有權(ownership)。你買的電子書其實不是屬於你的,而是電子書商的。如果電子書商有一天不再經營下去,你購買的全部電子書都會化為烏有。電子書也必需使用相應的閱讀器,而且不能傳閱,變相阻礙了書本的流通。書本被鎖在供應商手中,情況比紙本書更封閉。

無論是實體書還是電子書,在「作者—出版社—發行商—銷售商—讀者」這條鏈上,發行和銷售佔去了不成比例的收益,並擁有操縱市場的巨大力量。作者的收入微乎其微,出版社慘淡經營,而讀者的選擇權也受到限制。我們需要對作者、出版者和讀者更公平的機制,而在當今網絡技術高度普及的情況下,作為中介的發行和銷售不再是必然的環節。省去印刷、運輸和庫存成本,加上兼任銷售管道的收益,令作者和出版協作者(策劃、編輯、設計、推廣、技術支援)的分潤增加,除了對創作方是重大支持,讀者付出的金錢亦更用得其所。

所謂的Web3沒有標準定義,但其中的一些元素,很適合用來理解NFT出版模式。一、去中心化:不受市場建制的操控(大型連鎖書店和網上平台、電子書出版商、發行商),取回經銷主導權,但書店(特別是獨立書店)的角色沒有消失,可以成為合作夥伴,只是不再處於壟斷地位;二、點對點接觸:作者和讀者直接交易,出版社成為協助作者而不是代理者的角色(一般NFT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DIY流程鑄造,但書本還是有賴出版社的專業支援,才能完善閱讀體驗);三、社群建立:作者和讀者建立直接聯繫,可以組成讀者會舉辦後續活動,或者空投額外的禮物,形成一個更緊密的群體。

NFT書和「傳統」電子書有兩個重大分別:一、讀者能夠真正擁有電子文本,可以用任何相容的軟件存取及閱讀ePub或pdf檔案,不受特定閱讀器和供應商的限制。二、NFT書在區塊鏈上進行註冊和認證,每一本都是原創和正版的數碼資產。區塊鏈是通過密碼學和共識機制建立的去中心交易系統,它具有公開透明、無法刪改、難以攻擊和干預的特性。而所謂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代幣)是一筆無可替換的元資料。NFT書,就是在NFT上加入電子書檔案的一種複合形式。記錄在區塊鏈上的每一本NFT書,同一著作的內容雖然相同,但版本資訊都是獨一無二和無可複製的,因而具有珍稀價值(收藏和轉售)。這一點和傳統紙本書相似,但NFT比實體書更持久、更難以毀壞和失散,也更方便傳播。

最後但不是最不重要的(請原諒這歐化句),是我對區塊鏈和Web3的期盼。去中心、點對點、自由自主、由下而上、共識機制、社群共治等,這些動聽的理念並非空話,而是一直由一群富有創意和願景的人所實踐,在摸索和改錯中步步前行。從中本聰在2009年創造比特幣,到2015年以太坊成立,以經濟誘因支持數碼共同體的運作,區塊鏈是一項劃時代的發明。我深信這項發明會為陷入困局的人類社會,開出一條通往自由開放的道路。只有撥開對密碼貨幣和NFT投機炒賣的迷霧,我們才能看到區塊鏈的真正面貌,以及它為我們帶來的可能性。出版NFT書,是我對未來投下的一票。

這篇文章比原定超出五百多字,我希望多出來的部分,可以令你改變心意。

🦊購買《天工開物.栩栩如真》NFT書🦔

🦊收藏本文NFT🦔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