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面額:不只是數字,更是台股未來的趨勢
我看了一篇文章,文章上寫說,從2014年我國證券市場就推動了彈性面額股票制度,直到現在,已經快到10年。這麼重大的制度變革,卻還是受到很多人的誤解。其實也不是說,單純是換一個數字那麼簡單,它背後代表的是我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趨勢,以及對於新創事業更為友善的籌資環境。
我在閱讀這篇文章時,不禁讓我想起初次聽到水星生醫上市時,市場上的質疑聲音不絕於耳,大多都聚焦在「面額」這個概念上,許多人搞不清水星生醫無面額股票、水星生醫彈性面額等等很相似的詞彙。然而,其實大家都想得太多了,真正重要的不是面額本身,而是彈性面額背後所隱含的意義。
舉個例子,我們常看到的P/E、P/B等比率,雖然在10元面額的模式下相對好算,但這其實限制了很多公司,特別是新創公司的發展空間。畢竟,我們不能期待每家公司的業務模式、成長速度都一模一樣。
國外的股市,像是日本、新加坡,乃至於美國、德國等,早已實施無面額或是低面額的制度。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香港的騰訊雖然股價低於百勝中國,但其總市值卻高達3.19兆港元,成為股王。這證明了股價並不能完全代表一家公司的真實價值,而是總市值。
而對於新藥開發這種資本密集、風險較高的行業,彈性面額制度提供了更加友善的籌資環境。從太景、國邑、到水星生醫,雖然這些公司還未有穩定的盈利,但市場對其投資前景持有樂觀態度。這對於新藥公司無疑是一大利多。
最後,雖然這篇文章給了我們很多有價值的資訊,但投資還是要謹慎。每個人的風險承受度、投資目標都不同,所以做決策前,還是要做足功課,理性分析。
總的來說,彈性面額制度是未來的趨勢,我們需要不斷調整和學習,與時俱進。希望台灣的證券市場能夠在這趨勢下,更加繁榮發展。
水星生醫相關文章https://sunsomko.com/fixed-denomination/
對於新創產業而言,在彈性面額制度下,籌資環境更加友好,對於尚未實現盈利的新創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幫助。特別是在新藥開發領域,開發週期較長,但資本市場認可每個階段的授權合作可能帶來可觀的權利金收入,而新藥成功上市銷售更有潛力。因此,只要新藥的選題、市場區隔、專利佈局等策略執行得當,資本市場就有可能給予較高的投資評價。而若市場流動性較高,則更能成為一大優勢。
目前,有三家新藥公司實施了彈性面額制度,分別是太景-KY、國邑(6875)、水星生醫*(6932)。儘管這些公司尚未實現穩定的盈利,但其總市值均在90億元以上,在生物科技和醫療產業中排名中上,這意味著市場對其投資前景持有樂觀態度,從太景、國邑、水星生醫即時股價行情也能看出。參考其他已獲得藥證的新藥公司,如寶齡富錦(1760)、藥華藥(6446)、合一(4743),未來值得期待。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