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譯系列:發現另個施登騰,也談多重身份與分身
發現前鹽埔鄉鄉長施登騰
已入深秋,學期中段,國北教大任課班級剛屆期中考週,中國科大也到了期中前的創作週,兩校學生都在本週依各組期中進度與創作需求自由選擇出席。平常就都不點名,兩校系任教班級還能維持高出席率,欣慰,足矣。
要求學生配合使用已漸棄用的FaceBook是貫徹意志的任性,因個人用不慣其他,亦無意改變,能聯繫溝通者就好,所以必備FB、FB Messenger。
習慣在上午赴校搭車移動中,以iPhone SE單手觸控打字處理公務與教務,喜歡這種老派骨董控的堅持。能跟很多人不一樣的,最好。一早,就從手機發出提醒及交代許多作業要求、創作題材、資料分享,連力麒案學生創作團隊的工作指示與材料採買也都寄出個人指示了。途經楊梅時,為了查詢臉書中的一篇舊訊,還使用「施登騰」當關鍵字,結果,不僅順利查到了想要的資料,也同時找到前埔鹽鄉鄉長「施登騰」的照片。
原來,沒有另一個臉書世界帳號的「Leon Deng-Teng Shih」,竟然在臉書世界有另一個「施登騰」。早上跟學生分享「趣聞」時,腦中立即浮現49與100兩個數字,因為姓名筆劃49劃大吉(爺爺取的),小時候還因學寫名字100次的作業寫到哭。直到剛剛,還在考慮要不要鼓起勇氣加「施登騰」好友。「施登騰」看來是個慈眉善目的人,且竟神似昨天於ICOM ICOFOM ASPAC 【博物館、博物館學、神聖性】國際研討會會場與陳國寧老師、超猛辛學姊、金韺蘭同學/館長合照中的那位「瞇眼微笑老施」。
之前讀過【科技報橘】一篇取材自【紐約時報】(2017, Dec 16) Google Thinks I’m Dead (I Know Otherwise) 的翻譯選讀~Google 了自己的名字,卻發現自己已經「死了」,這是篇由下圖的紐時記者Rachel Abrams所寫的報導。此報導所記錄的,是她在使用搜尋引擎時無意間發現自己竟被Google「賜死」 ,且在多次發訊請Google更正不果後,就展開「維權」之路。讀者也能從兩篇綜合報導中,看到Google如何處理龐雜數位資訊,使系統能有效產生Linked OpenData。但這個高知識資訊科技~Google 知識圖譜(Knowledge Graph)雖然強,但其人工檢視或糾錯申請等更正程序卻極為繁瑣。後來還是Rachel Abrams「善用」記者無冕皇身份致信Google CEO,才讓Google立即更正錯誤資訊頁面的。
【科技報橘】此篇的報導Google 了自己的名字,卻發現自己已經「死了」也參考了Sebastien Dery所撰“Challenges of Knowledge Graphs From Strings to Things — An Introduction”一文的內容,有興趣了解Google的資訊科學技術者,可以點讀!
網路分身不稀奇,如果生命中的「另一個自己」是個作文題,那以個人晦暗個性所推薦選讀的範例應該可以是【藍,或另一種藍】(雖然一般作文會把這題目寫成「活出另一個真實/期待之自我」的光明勵志文)。想了解相關導讀,可閱讀博客來網站的書訊,裡面也有多篇讀者的回饋都相當精彩。畢竟因為書中情節精彩,且直擊「如果我當時是選擇…..」這種的無限遐想、省思、與懊悔的多元議題。
【藍,或另一種藍】書中主角佐佐木蒼子在選擇進入婚姻生活後,種種的不順遂與制式乏味,致使其產生對「當初的」選擇的質疑與懊悔。而鍾情婚姻生活的虛擬蒼子B登場後,蒼子A與蒼子B互換生活,「分身」與「本尊」獲得各自滿足,卻仍在真實人性的驅使下,導向另一種結局(應該沒劇透吧!?)。
盧沛樺在「《藍,或另一種藍》你選對了嗎?」提及彭蕙仙引溫特生(Jeannet Winterson)的註解:
「每當我們做出了一個重大選擇,另一個自己就會存活在那個被捨棄的選擇裡。」
誠然如此,雖然耳邊已經聽到摯友「正面思考陽光魔人」會說:「不要後悔選擇!不要選擇後悔!」
但最近確實因為個人/師生/同僚的工作與身份需求,多了一些機會與業務,但同時也有不同分身被留在捨棄的選擇中。但9月10月仍多了「專業身分」,11月則更是需要許多「專業分身」,因為11月底不僅將初次擔任「數位藝術」展覽的專家導覽工作,也將持續「博物館科技/數位轉譯」的「傳道」 (這用詞是跟神一般的Don Ming-Hui Wen學的),這「傳道」形成前將分別在國北教大「博物館管理與科技在職碩士班」以及南藝大「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個人在【博物館、博物館學、神聖性】國際研討會的演講中,與隨後的座談時,也都提過此詞~「傳道」,當時是為了特別強調個人很期待有更多人的參與與交流。
一同努力經營過的婉文就清楚,國內外數位新媒體/互動科技廠商與團隊進步與變化之快,但當「美術館」的「科技藝術」逐漸成為「當代藝術重要創作形式」的同時;而「展場」中的「數位應用」卻加速成為「非主要展演的娛樂功能選項」。
以個人對這些數位科技創作者與廠商的認識,錯不完全在他們,因為真心佩服他們致力於「內容/技術 」、「藝術/科技」研發與創作方面的努力。台灣有很多很屌的年輕創作者,像是用力祝賀圖中的「文彥」(以前大科國中數媒系指導的學生)後來改投新媒體藝術公司,也順利應徵上知名的互動展演科技團隊【十三行互動】。而相對於這些新媒體公司為了營收與業務需求不得不的向前與多元之推展,博物館學與博物館科技相關的「內容轉譯」技術與理論是否能跟上,進而提供重要的指導原則呢?!依現況來說,這點真的需要更多人去投入與參與,而首先就是不要害怕/排斥科技。
而對互動系師生與合作團隊來說,或許可將溫特生(Jeannet Winterson)的話改為:
「每當我們做出了一個重大選擇,新的自己就會存活在那個選擇裡。」
一個分身與任務的結束
個人壞習慣,事情都會在前幾天才處理,中二帆似乎也遺傳到。11月7日那場ICOM ICOFOM ASPAC 【博物館、博物館學、神聖性】國際研討會的簡報檔,是在前一天才開始準備並完成的。收到邀請時是在10月初,確定講題與論文則是在10月中,研討會在11月初舉辦。這段期間中,個人趁閒趁公餘陸續地整理思緒,依序寫了:
- №68 【得月忘指,得魚忘筌~談「神聖性」再現】
- №69 【談展品那道神秘的光】
- №70 【被擊敗後・先歇會兒・再理思緒】
- №71 【數位轉譯版文物鑑定系列之七從歷史縱觀談工藝之用:以鈞窯器為例】
- №72 【未竟之形~談數位博物館的虛實分身(前篇)】
- №73 【未竟之形~談數位博物館的虛實分身(後篇)】
- №74 【3D列印複製文物(下篇)~Printing the Past, Feeling the Museum】
- №75 【從謝大師的存在與否?談展品神聖性之數位轉譯技術】
因為已整理許多圖文資料,所以能夠很快地完成論文發表簡報。
雖然最近授課演講都持續練習著不用簡報檔了,算是對發散思緒習慣的收攏練習,畢竟不是理工人,難免得強迫調整地有條理些。但「死到臨頭,如有神助」的習慣仍未改,其實,明天還有篇【XX博物】年刊的稿要先送審,但最近都寫新網誌,以及準備研討會,所以都沒動筆。趁今天還有時間,也希望趁還有印象,趕緊整理研討會簡報,並且透過網誌分享。
研討會簡報pdf檔分享連結。
研討會當天發表結束時,就提供此QRCode連結,將簡報分享給在現場很認真留到下午場的來賓。畢竟這簡報中有許多是這段時間已公開在臉書網誌分享的資訊,沒什麼好藏私的,真心希望它能有更大的用途。
而且個人當天如小粉絲,很興奮可以跟中研院/政大宗教學者李豐楙教授同台發表,很賺。也聽了前一場的江韶瑩教授發表,可惜忘了前去致意。
當天出席ICOM ICOFOM ASPAC 的【博物館、博物館學、神聖性】國際研討會,個人是提出「展品神聖性之數位轉譯技術芻議」這篇論文。被邀請在研討會發表的諸位學者在當天針對神聖性提出許多精彩論述,陳國寧教授也在第一場就為「神聖性」下了清楚註解。演講場次中國內外獲邀學者,包括:江韶瑩教授、明立國教授、巴奈教授諸位的演講,也分別從民俗、原住民儀式等觀點與研究去提出博物館展示「神聖性」文物的具體建議。
如同所預期,當天學者無論是在去神聖化、神聖化、博物館化、去時間性、儀式性神聖空間、場域脈絡、操作脈絡、聖蹟維護、博物館功能、宗教文物展示等議題上,都能以論文與演講提出符合「知識系統」的架構。
其實,這就是數位科技導入博物館應用時,所需要的指導原則。
所以,個人除了原本針對研討會論文集需求先提出一篇稍艱澀的論文之外(離開時,遇到很優的兩位口譯小姐,她們透露說,前一天晚上,她們還在討論如何翻譯個人論文中一些艱澀難懂的名詞),也在發表的前一天,決定以口頭發表內容去接續論文中的重要論述,而且設定簡報內容會集中掌握2個核心概念的介紹:
- 「面對觀眾的轉譯與敘事設計」的原則
- 「數位資源與博物館實品的同台競演」
簡報文字說明:
這是首頁。
開場時除了特別提到「數位轉譯」作為「內容」與「技術」和鳴共創的重要角色功能;也提到說,其實從上下午場次的多場演講就能知道,無論是何種議題(包括當天國際研討會所討論的「神聖性」),都能有許多學者據以提出論述與研究成果,並建立「知識系統」,這就是學術專業。然而,如果需要援引「數位科技」,無論是將之用在「展示場域」或「敘事內容」中,卻實在是缺乏具有轉介功能的轉譯,因此常致使「數位科技」有淺化內容的疑慮與譏諷。
開場後,就接著在簡報第一頁(下圖),援引知名的MV製作人,也是目前致力於VR敘事的Chris Milk在TED演講時所分享之幾個重要的「VR敘事與創作」核心概念,透過改寫,也引作為「博物館科技應用」的重要原則提示。
- 現在我們已能用博物館科技去創作與敘事,但我們還在學習其語法。
- In MuseTech today, we’re more learning grammar than writing language.
- 無論作為一種格式或一種媒介,博物館科技都仍待持續發展。
- But MuseTech as a format, as a medium, isn’t complete yet.
接下來,則陸續分享幾個互動多媒體類互動展演,讓現場來賓特別是幾位ICOFOM的外賓有些基礎的了解。所分享的案例包括「宗教」、「民俗」、「政治」等信仰活動與數位科技應用。
像文化總會在2017年曾推出【Hello, Miss Lin 跨界女神 數位遶境】的主題式數位展演,在創意與執行上相當成功,後來也巡迴國內外多處去展覽,宣揚台灣的媽祖文化。這也是新媒體藝術家胡縉祥大師有參與創作的數位互動科技展,個人一直很佩服他。
但仍記得,在推出之初,全教總曾特別召開記者會,在會上嚴厲批評這是「去中國化」「去宗教化」的展覽,記得在當時看電視新聞報導時,聽到某學者在接受訪問時的一句令個人印象深刻的發言:
「是你們沒有媽祖信仰,但我有…….。」
記得在前一個發表場次中,巴奈教授就提到,當她真正參與深入阿美族的宗教儀式後,確實在博物館內看到「儀式祭器」就會有明顯感受。可見得信仰的神聖性,不僅是在儀式、氛圍、場域中,那怕是概念、意象都能有宗教感知的,更何況對於宗教的尊重與態度,也該是處理宗教事務、展示宗教主題時,要注意到的。
個人在這張Slide的分享中,也特別提到,在整體設計與概念上,不該強勢地去異中求同,而是要建立知識系統,並引導進入門內,讓觀眾具有基礎知識後,去說、看、創作屬於自己的故事。這也是巴奈教授所表意的:「門裡」「門外」。
每年的【媽祖繞境】民俗活動,可以說是台灣頗具規模的宗教人群移動,此宗教活動將儀式與信仰移動與延伸到更大地理空間,且創造了更大的儀禮時空。學者認為,此種「類場域性」特徵,無疑地使得這種「神聖性」更難被收藏、展示、或複製。
但數位科技其實也沒有缺席,但提供的不是宗教儀禮內容的轉譯或展示,而是一種提供數位服務的參與。所以,數位科技也是可以以「輔助型工具」的方式存在。
台北故宮從「數位故宮」策略推動後,陸續在這幾年導入新媒體技術,特別是在展示與教育推廣方面。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也曾推動「Digital-First Strategy 數位優先策略」,吸引每年10億人次的造訪。有越來越多的博物館科技被以不同形式、程度、功能導入創造價值。
下面的舉例是2013年所舉辦的【乾隆潮~新媒體藝術展】(點擊可看影片),在展覽中導入許多數位互動展示技術,也包括裝置藝術、服裝設計、名人攝影等,光助大房、兔將科技更以顛覆十全老人~乾隆皇帝的數位方式吸睛,也著實讓觀眾見識到台北故宮對此新媒體展的開放與支持態度。
而要討論台灣特殊政治環境的意象與信仰,其實也不乏例證,最洽當的就是【兩蔣文化園區】所收容展示的「蔣中正塑像」了,從台坐上受崇敬,變成公園裝飾品,當走下神壇,去神聖化也成為必然。
在蒐集新資料時,比較意外的是,原本以為應該不會存在的「網路祭拜」,竟然至今仍有台北市政府民政局、新北市政府民政局等單位還在推廣。所以特別從其網站上截圖,並且找到操作影片在會場分享。
也特別把這張系統出問題的圖片給展示出來,以說明數位展示科技是種「時基型Time-Based」技術,也常會有軟硬體過時無法使用的問題,此外,數位足跡Digital Footprint也是很誠實的,這類網站與數位服務是在前幾年流行的,當時大多數網站是使用Flash建置網站,但當大多數網站不支援時,這些「網路祭拜」數位服務,似乎也沒打算與時俱進。
在№72 【未竟之形~談數位博物館的虛實分身(前篇)】曾特別以「【第二人生】的第一人生」這個子標題分享了2003年這款虛擬角色扮演遊戲的「數位人生經營」。但在前面幾個場次中從展場、儀禮現場等面向討論「神聖性」的論文發表後分享此種另類圖,確實造成不小的認知震撼,甚至大過「網路祭拜」。可惜沒有時間針對此議題在多加闡述,畢竟只有20分鐘的發表時間。
但要提出虛擬世界的分身真實性這個議題,或許尚無法從目前的數位科技發展,去體驗那種「虛實難辨」的真實虛擬交錯,且進而影響個人的去抑性、社會認同與自我臨場感。可是觀察最近的虛擬會議Virtual Meeting的蓬勃發展後,種種資料都證明在虛擬世界中的沈浸式參與感,應該不會再是想像了。
在上面去簡略分享相關數位科技與思考的內容後,繼續在下面內容發表中去進行其他議題的闡述,那就是:
館藏文物的「博物館化」、「去時間性」、「去魅」必然作為後,以使文物失去其原有的場域性、宗教意涵的直接聯繫等。即使是在博物館展區中以「類儀式性空間」去再現。
明立國教授說得好,博物館的「去神聖性」是必然的,「神聖性」也無法復原或再現,因此必須以博物館立場去考慮「再創造」的需求與意義。
「資訊隨形、知識隨行」是這段期間針對行動載具與App在知識系統數位應用與服務方面的核心概念,最近申請到的補助計畫,其名稱也就叫做【人文場域/實境策展之數位應用】,也是一個針對「行動導覽數位應用」而進行的研發計畫。
這是將行動裝置視為「知識視窗」的積極作法,透過「數位轉譯+可攜式裝置」也才能實踐「資訊隨形、知識隨行」。
但在此特別強調,「知識系統」是領觀眾進門的基礎,也就是「知面」,相關成果不在傳遞與達成一致的認知,而且在提供創造個人獨特體驗的知識環境,也就是尊重其「刺點」。
這是在№75 【從謝大師的存在與否?談展品神聖性之數位轉譯技術】這篇所援引的概念,在該篇的完整論述是:
借用羅蘭・巴特在【明室‧攝影札記】評析平面攝影欣賞的術語,就會是:「數位轉譯」訴諸「知面 Studium」,此即觀者對於展示內容的理性知覺。這樣的理性知覺,是經由調教而來的感受,羅蘭・巴特將之視為文化符碼的解讀,在理解態度上較為理性、冷靜,比較具有共通性,普遍性。相對的,羅蘭・巴特所談的攝影評析中,也有偏向個人的覺知,能造成個人獨特的體驗,那就是「刺點 Punctum」,它使作品能夠滿足因人而異的感受,亦不受侷限。
如果以此概念作為執行「神聖性展品」的「數位轉譯」原則,則數位轉譯所採行的虛實整合/循環研發、創作、教學、展示,將能導引出一個中心觀念,那就是:在數位形式中的「沈浸感immersive」跟「抽離 distracted」都是創造「Digital Experience 數位體驗」的必要元素,而這「數位體驗」則正改變著觀眾與展品的接觸方式,並推動新的文化參與和實踐,是橋接「神聖」與「敘事」的通道與形式。
所以,兩者是沒有勝負的,只是有不同的權傾,造成不同的「體驗」與「經驗」差異,目標都是在「數位轉譯」原則下,為展覽內容與目標(在此特別是指「展品神聖性」)提供設計服務,觀眾的體驗也將在「知面」與「刺點」交織的展品欣賞中獲得不同層度的滿足,體現因人而異的觀賞體驗。因此「神聖性」不再是種無差異共識,反而能夠因人而異,也使展品在「博物館化」後,猶能依照博物館之場域功能,讓觀眾覺察與建立其「神聖性」。
當然,大家都知道的,已成數位互動展示教科書的克里夫蘭美術館的Gallery One與Artlens Gallery Project怎能缺席。
援引克里夫蘭美術館團隊在2017 Museum and the Web研討會上發表的「Removing the barriers of gallery one: a new approach to integrating art, interpretation, and technology.」論文,特別提出這團隊認為【Gallery One】是未竟之形的數位展示成品,而將「數位科技展示」與「美術館展品」在同一空間各司其職,視為是應該追求的博物館科技成就,也就是下面幾段話。
「….the original Gallery One to be more of a “proof of concept” than an endpoint.」
「 The next step is an update of the exhibition portion of ArtLens — the truly unique area in which a sophisticated and unprecedented integration of art and immersive technology provides interpretive content right alongside the artwork.」
下面的多媒體展示效果一定很棒,但克里夫蘭美術館團隊沒有滿足或停下來,因為以他們的理想,也是簡報中希望傳達的「數位資源與博物館實品的同台競演」觀念,而且數位展示成果也不該是與博物館實體/珍品展廳區隔開,獨立在「多媒體室」、「互動展示室」、「兒童遊樂室」的展覽(不論「展廳」的名稱為何?)。
下面則是與克里夫蘭美術館合作數位展覽公司~Local Project在911紀念博物館所展現的相同技術與概念,也就是「內容與技術,文化與科技同台競演」,觀眾可以在現場近距離觀賞展品,但也可以透過多媒體螢幕掌握更豐富與深入的資訊與知識。
下圖是在個人在「當代藝術評論與策展研究全英語碩士學位學程」演講講題:「The Unfinished Metamorphosis: An View Toward Modern Online Museum」所畫的演講內容架構圖,因為原本是手稿,為在研討會上清楚說明,所以特別補上圖示。
此圖主要是將「數位博物館」視為「實體博物館」虛擬分身,也當作視打破階級差異、壟斷、權威等舊博物館形式的數位知識民主化載體。在分享內容上,先以近期數位博物館、博物館科技的介紹,導引出在「線上博物館 On Cloud」與「實體博物館 On Site」間以「文化科技整合」與「虛實整合」作為「資源之整合形式」的個人結論,並期此議題能在演講後,與學生共同討論。
在研討會中,也特別提出來分享。
「The Unfinished Metamorphosis: An View Toward Modern Online Museum」的概念與分享內容,主要是以個人近來閱讀資料、實務經驗、與廠商交流的經驗為重點,希望導引的議題結論是:「線上博物館」與「實體博物館」間資源與形式整合,就是「使用手機去進行『同場域』的『數位』與『實體』藝術欣賞方式轉換」!
其實國外虛實整合技術(AR, MR)已經相當成熟,連互動系團隊都能把湖口老街的房子,透過Google ARCore技術給搬到學校校園來了,讓建物成為隨時隨地欣賞的展示品。
下圖中的人頭像是特斯拉電動車創辦人Elon Musk。必須說,個人同意Elon Musk所說的,我們現代人早已是「賽博格」(Cyborg,電子人、機械化人、改造人、生化人),或該視自己為「賽博格」。這是Musk在「Elon Musk says humans are already cyborgs」這篇報導中所談的人類能力躍升。就是因為隨身攜帶的強大「手機」,除了沒有把手機晶片與螢幕植入或改造至人體外,「人類+手機」與生化人何異。
Musk在報導中是這麼說的:
- (But) Musk contends we should see ourselves as cyborgs just be virtue of how reliant we are on personal technology like phones and laptops.
- And there’s potential for us to become even more cyborg-like in the future.
- You can answer any question, you can video conference with anyone, anywhere. You can send messages to millions of people instantly. Just do incredible things.
或許Musk真的是對未來充滿奇想的曠世天才,才能研發出電動車Tesla與一堆「怪異」產品。但他對「人類+手機=賽博格」的想法,雖依然聳動駭人,但仍不啻是現況與可預見未來的務實觀察。
承上所述的「科技與文化同場競演」子題邏輯,既要架設文化與科技競演的平台,而這平台就該是能在展示區現場提供直接查詢、展示、互動、收藏的服務。在上圖「演講內容架構」中,線上博物館的體驗是On Cloud形式,實體博物館的體驗則是On Site,要讓On Cloud與On Site同框,克里夫蘭美術館團隊透過ArtLens App的服務,似乎提供了可以想像依憑的解答。
因此,「內容與技術,文化與科技同台競演」可以是「『同場域』的『數位』與『實體』藝術欣賞」的理想形式,也是個人期待數位轉譯研發與立論的之理想形式。
「博物館聊天機器人Museum Chatbot」其實是可以期待的數位導覽服務形式!
如果,「『同場域』的『數位』與『實體』藝術欣賞」能有個以數位實踐的理想形式,個人覺得,下圖的應用其實就很接近了。原本在網站的3D文物欣賞內容,可以透過Chatbot在展覽現場,從手機螢幕到看現場肉眼無法觀察到的細節與部位。
這不就是「內容與技術,文化與科技同台競演」?
這整份簡報都是近日網誌發表的技術研發、理論建立、觀念論述的集成,算是針對該場研討會之議題所提出的個人見解。當天結束後,感受到的是非常舒服的感覺。
以後也當維持此方式,持續耕耘。
特以此網誌先留下記錄,記錄10月份以來一個階段任務的結束。
有興趣可以透過以下QRCode下載,深知直接提供網址更快,但此網誌既為記錄研討會發表內容,維持原樣,就是種必要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