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落腳的種子——從羅思容想到九二共識

Hamlet
·
·
IPFS
·

年末盤點的時候,微信上有一篇文章把羅思容與孤毛頭樂隊的《落腳》評為年度十佳專輯之首,稍微讓人詫異。台灣本土音樂本來就是小眾,客家音樂更是對於大部分中國大陸聽眾來說感到陌生。打開豆瓣上的《落腳》條目,只有89個點評,不出意外的是,下方評論裏面,還有人反覆提到“原住民”,顯然是將客家民系和原住民搞混。《落腳》的音樂性其實很通俗,但是對於中國人來說,它的語言確實是個門檻。也因此有人說,年終榜單列上羅思容,只是為了顯得更有格調。

然而接著令我訝異的是,原來“豆瓣音樂人”上早有專門的羅思容小站。豆瓣音樂人相當於是豆瓣上一個以音樂人為中心的部落格,上面會介紹音樂人及他的作品、演出、活動鏈接等等。有很多是音樂人自己經營,也有不少是粉絲經營的。羅思容的豆瓣音樂人小站上,詳細羅列了她的作品、獲獎、歌詞、以及演出活動信息。時間上溯2007年(不一定是建站的時間),但是大部分信息更新截止到2011-2013年之間。之後她的作品及活動就沒有更新了。

豆瓣音樂人上類似的台灣本土音樂人小站很多,有些藝術家即使沒有小站,但是也會出現在他的小組(類似有關這個藝術家的BBS)上出現,比如張懸(當然張懸要更主流的多)。然而他們現在已經不大活躍了,就像羅思容小站上,有關她的最後一次活動是2013年7月的澳門黃昏音樂節。在我印象中,豆瓣本身在2011年-2014年前後面臨移動化轉型期間,處在一段低潮之中,這可能是這些小站沒落的一個原因。當然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受到外界環境的變化,張懸就是一個例子。

從廣泛意義上講,豆瓣上對岸藝術家內容的繁榮,某種程度上或許受益於2008年前後開始兩岸三通的開放。提到兩岸的三通,很多人會講到經貿合作,但是在此之外,我覺得文化上的交流意義更加深刻。我本人是85後,我們從小浸潤在港台流行文化中長大,當時的港台流行文化本質上是全球化的延伸,對港台明星的追逐,是一個追求現代化的過程,乃至二十年過去之後,中國大陸本土的文化娛樂產業也已經毫不遜色,大陸年輕一代恐怕已經不會有這樣的體驗了。但是在2008年前後,以《海角七號》為代表的“小清新”文化則是台灣對我們的第二次文化洗禮。這些文化立足本土,立足自己的語言和文化,關心身邊的小事情,而不是宏大敘事。更有甚者如張懸,會在小組裏面對面與對岸的網友交流烏坎事件,倡導公民意識。我從不認為台灣需要背負推動改變中國大陸的使命,但是事實上這些文化的交流,確實是在解構一些大而空的話語,是在幫助中國大陸的年輕人,珍視個體的價值,與身邊的土地建立感情。你甚至很難想象唱《美麗島》的胡德夫,在中國大陸可以到處開演唱會。而從我個人經歷來看,沒有比《美麗島》更能開啟對台灣本土意識產生共情的作品。(當然也不是所有文化人都可以歸為此類,截止今日類似蔣勳這樣廣義上傳播傳統文化的學者,依然在中國大陸很受歡迎。他們固然代表著大中華情節,但是客觀上也在推動者中國年輕人的美學教育,知道什麽是美,這也是十分重要的。)這些藝術家和這些作品,仿佛是落腳在中國大陸的網絡上,以及這一代中國年輕人心中的種子。

2012年,《新周刊》的台灣專刊《台灣: 最美的風景是人》的出版,應該代表中國大陸民眾層面對台灣印象最好的時候。當時隨著自由行的愈加開放,更多的大陸人體會到台灣人的熱情和可愛,領略到與從小課本上不一樣的真實的本土台灣。正如《新周刊》的標題所寫,是“人”,而不是其他,讓大陸人覺得台灣最美,這與今天充斥社交網絡上,“五毛黨”要求台灣“人滾地留”的暴力話語,形成了鮮明對比。這是完全對立的兩種價值觀。但是在過去五年間,這二者的力量對比,已完全改變。

幾年前,張潔平老師曾經寫到陸港之間“富人聯手數錢,兩地窮人頻頻對罵”。大陸和台灣的例子當然不同,但是當金馬獎的事情發生,一方立即千方百計宣言自保,另一方則立感受到侵犯急於還擊正名,但其實真正的敵人本不是彼此,也因此格外使人難過。我當然理解政治和文化從來不可分割,而無論作品本身還是因為作品發表演講,都是表達言論自由的重要形式。但是我們也很難批評鸚鵡史航關於“毀掉一片森林”的說法過於犬儒,大陸的藝術家並不是真的反對文藝涉足政治,他們只是在現實無奈的情況下,希望通過絕緣政治,來換取自由的空間。金馬獎是為數不多的兩岸文藝工作者直接交流的平台,是一個在更加開放環境下,有機會對作品進行檢驗的平台。對於台灣,也是一個放大自己的話語權,展示軟實力的平台,根據我的親身經歷,這個話語權之強勢,更早已受到此岸所忌憚。如果這個平台的真的失去,我們當然知道該責怪的不是在平台上發聲的人。祇是一旦發生,無疑是令人非常痛心的。

在現實中,人們確實面臨著這樣的一個抉擇。今天,有無數的當事者或許可以證明,“九二共識”的全部內涵,應該很大程度上並沒有在當時獲得雙方完全的“共識”。但是當2000年前後雙方拋出“九二共識”的時候,它是被當做一個通關密語,一方給另一方面子,另一方給這一方空間。雙方對“九二年達成了共識”,有了一個共識。作為結果,則是兩岸可以展開交流。島內綠營深知這個“共識”是兩岸繼續交流的前提,所以蔡英文在就職典禮上也承認“兩岸92年協商的歷史事實”,只是最終並不被文字遊戲的主導方所認可。最近幾天,我們看到的是又一輪對“九二共識”的討論和評判,並且史無前例的要徹底戳破“九二共識”這層窗戶紙,超過以往任何一次運動或者選舉。這當然要怪“九二共識”本身經不起推敲,而且更重要的是,這一輪討論的發起方本身並不在台灣這邊。祇是從結果來講,我相信很多人也明白,對“九二共識”的否定,就是從現實層面上對兩岸交流機會的徹底拒絕,雖然這個遊戲規則的制定方並不在台灣,而與此同時任何另尋出路的說辭也都是自欺欺人。承認一個模糊的、近乎文字遊戲的概念很可能是違背政治倫理,以及本地民眾價值的,但同時放棄的,是兩岸持續交流的一個機會。這個機會當然可以不被在乎,但是看到2008年之後,那些散落在豆瓣上的,有關鄉土,有關人,有關在地語言,有關多元文化的種子得不到發芽,我會覺得無比可惜。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