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yakault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写在来美工作满一年

yakault
·

转眼工作差不多一年了。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starbucks店里刚上holiday season新装的那天,恰巧收到现在工作的offer。经历大半年的艰难收获的第一份offer, 隐约记得整颗心被红色的世界包围,好像全世界在为我庆祝。

这一年来,时间在一周周流水线的工作中流走,好像做了很多事情,又好像什么都没做。就算是现在用尽力气去想,好像也要苦思冥想一会,才能想出这一年来对我自己来说感到proud的moments。公司里起初入职的同事走了很多, 又有很多新的人进来。惊讶自己会有点感伤,就好像小学、中学毕业之后大家各奔东西,然后又觉得,或许我当初入职在别人看来也是一样的感觉。最近隐约发觉自己焦虑来源either来自于焦虑未来的事情,当下在做事情的时候,常常在想下一步要做什么,然后将当下的时间变成未来压力的延展,结果变成,我好像无时不刻都处在一种强压的环境下难以脱离。于是慢慢提醒自己,将当下的每一件事情做好就好了。

疫情之下的生活,社交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自从关闭朋友圈以来不记得有多久了,总体感觉是利大于弊, 虽然间或在了解朋友们的动态,才发现哪个久未联系的大学同学生了小孩,哪个朋友结了婚。在朋友圈里的朋友,远远地看到他/她们的动态,想起有些也在朋友圈里的朋友,已经只剩下一个名字而再也没有动态,有些人连名字都不记得了。在那样的瞬间仿佛才意识到有时间这回事的存在。

看到那位同学的结婚消息,回忆像打开匣子回到了高中。那时候高一,刚住校不久,广播里放着级长的话 — “..根据经验,差不多要3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来适应...” 那时候第一次离家过集体生活,晚上睡不着, 还没习惯洗澡要排队, 早上准点亮灯叠被子的生活。想到那时候,三人一排的桌子,很拥挤,晚自习的时候教室里弥漫着沐浴露的香气。同桌是个子高高的男生, 顶着湿漉漉的头发在晚自习铃声响起的最后一刻进入教室,然后潮水般喧闹声逐渐平静下来,然后只剩偷偷交头接耳的声音,还有时不时看向窗外级长和纪检小组的人是不是有走过。

那时候喜欢一个男生,成绩好,聪明,像彭于晏,也是唯一会在路上遇到叫我名字的男生。想到那个男生跟我说过的一些话,进入一中之后第一次年级大考,我考了全班第2, 好像没有费特别多的努力, 后来陆续有人惊讶地问我 — "是不是中考考砸了.." 我不知道,自我感觉每次大考总是发挥地稳,莫名其妙就是排名比平时的成绩要后一些。后来分班之后,生活好像就是在考试、做题中流走,遇到了至今关系最好的朋友们。但高一那年的忧郁和惆怅,好像仍然在记忆中鲜活。后来那个男生去了跟我同一所大学的同一个校区,仍旧是不是在路上遇到。大三的时候遇到,他身边开始多了一位女生,然后好像打招呼的方式就从叫名字变成了远远地挥挥手。后来我来了美国,也就没有什么联系了。

发现印象中深刻的一些moments, 总是在刚刚开始的时候,高一,大一,来美国第一年, 工作刚开始。随后的记忆,也有高光时刻,但像是刻在心上的moments, 好像总是只有起初。或许刚开始的回忆太过痛苦,因此常常印象特别深吧。

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有时候似乎不知不觉忘记了自己的期许,感觉到能平安的活着就已经很不错了。好像内在的soul在逐渐老去,还想去走很多的地方,可是行动总是赶不上想法,于是就这么日日地活成一个样子。还想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 记得大四那年交了毕业论文,拿到了研究生的offer, 有一段难得的闲暇时光,我每日在研究摄影, 画一些画, 其实已经不记得自己做了什么,但令我产生了一个想法 — 有闲暇时间,并且能够随心所欲安排自己时间的时候,生活于我不会是无聊,而是充实而有趣的。自己大概一直以来的都有这个迷思, 特别是高中三年当别人质疑我除了念书还会什么的时候。这样的质疑开始令我怀疑自己是不是这样的除了念书什么也不会的人。在大四那年的闲暇中,这样的怀疑自我消解了,似乎更有信心面对生活。

现在的自己,在live to work的前提下,想要学会work to live的智慧。afterwall, 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只能由自己去把握。同时就是觉得很grateful, 身边有能够毫无保留倾诉的朋友,有符合自己理想型大部分特质的男友,还有理解支持自己的家人。还有一只fluffy的猫。我觉得我是一个幸运儿。

- Yakault, 11/08/20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