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塔拉拉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做自己的《飄浮男孩》

塔拉拉
·
·
願我們都能做自己的漂浮男孩

*本文同步刊登於閱讀最前線

《飄浮男孩》是2012年的作品,作者為約翰˙波恩(John Boyne),曾入圍2012年愛爾蘭年度最佳童書獎、2013年英國卡內基文學獎,內容在講述一個叫做巴納比的小男孩,一出生就具有飄浮的能力,不受地心引力的拘束,就像一顆氣球般,一解開束縛便會無止盡的往上飄浮,這個與生俱來的能力,讓他備受家人的壓力,但也帶他環遊世界,領略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和他一樣與眾不同,有人很友善,也有人很邪惡,當他歷經千辛萬苦,當他終於可以回到他以為很溫暖的家裡,他卻猶豫了……。

來源:博客來

在寫到巴納比如何離開家人,任其飄浮,作者寫的很輕微平淡,但我看的很痛心。因為同樣的情境可以任意置換成被放棄了,被遺忘了,被忽視了,被拒絕的任何一個孩子,孩子給了父母全然信任的愛,但父母卻帶著不一樣的眼光在看待自己的孩子。父母是帶著什麼期待來看著自己呱呱落地的孩子呢?在一個生命誕生之際,是背著多少想望呢?我們本來只希望他健康的,但慢慢的希望他學業好,希望他聰明、乖巧、勇敢、十項全能,我們苦口婆心的諄諄教誨,到底是想把孩子塑造成我們想要的樣子?我們有好好看他本來的模樣嗎?還是我們只期望孩子只要與別人一樣就可以了?不需要出頭、但也不要落後,只要「正常」就可以了,可往往我們追求的正常,真的就是正常嗎?我們眼中的不正常,難道就是需要被矯正的嗎?和大家一樣,真的是這麼令人放心的事嗎?


沒想到,巴納比很驚訝的發現自己不喜歡跟大家一樣的感覺。好像他掩飾了本性,假裝當一個不像自己的人。――P.56<海港大橋上的魔術師>


當聽到自己的孩子語言發展遲緩時,我也曾經很執著的想要我的孩子和別的孩子一樣,我努力的每天與孩子練習對話,共讀繪本,增加她的詞彙,教她怎麼運用連接詞、上下句的語氣轉換,每天每天,孩子很努力很努力的練習,才能和別人一樣而已,才能讓她的對話聽起來,是個「正常」的孩子。但她永遠在追著別人跑,擔心自己是不是這句講的不夠好、不夠通順,斗大的汗珠凝結在妳的頭髮上,妳永遠想著自己的不一樣,焦灼的搓著自己的手指,等著我宣判這句講好了嗎?


孩子阿,媽媽都看得見,媽媽看得見妳的努力,也看的見妳的好與不好,無論妳好或不好,媽媽都愛著妳們,妳就是妳,毋須和別人一樣,妳要看見自己好的地方,為自己感到驕傲。


每個孩子都像巴納比一樣,有他獨特的一面,就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生長著,他可能頭腦不好,但卻跑步很快;也可能很善解人意,或是很有畫畫的天分,我希望我的孩子再大一點,能看完這本書,能明白自己都有飄浮的那一面。願我們都能做自己的漂浮男孩。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