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約拿單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MBTI® 新手工具箱:如何引導學員作自我評估 (二)

約拿單
·
·

實感 – 直覺(S – N)的例子

例(1)你今天去開會,第一次進入一家飯店的會議室。你首先會注意什麼?

S:具體資訊 – 當前看到的具體事物,例如,會議室的形狀、大小、高度、顏色、窗簾、燈光、椅子、桌子的數量及佈置、與會者名單、名牌、茶點擺設、等等。

N:總體印象、聯想 – 抽象事物,例如,會議室的風格是「古典優雅」、「高科技」、「經濟實用」;聯想會議室的其他用途,譬如生日會、宴請客戶、培訓等 。

解釋重點:

S 看的是現場的實物;N的聯想可以非常形象化,腦海甚至出現例如宴請客戶的景象。

這不是說S沒有聯想能力或者N沒有能力看到細節,只是吸引他們的資訊有所不同。

例(2)你最近一次旅遊去哪裏?當時的感覺如何?

例子:日本京都

S:當下的感覺,例如,遊覽日本古都 – 金閣寺、清水寺;穿和服體驗;體驗藝術文化。

N:未來的可能,例如,當時會想,這次來京都不錯,但日本很大,各地有不同的特色,下次可以到長野爬山,或者北海道賞雪?

解釋重點:S = 現在、當下;N – 將來、下次。

例(3)你如何學習一個工作以外的知識或技巧?

例子:你喜歡拍照,今天要學用一個編輯照片的軟體。

S:按部就班學習。購買軟體後,根據指示下載軟體。按說明書安裝軟體,然後讀自學指南,完成學習課程。最後,開始用於自己拍的照片。

N:邊學邊用。購買軟體後,立即下載及安裝,也不用看說明書,直接按「是」或「默認」。然後直接用自己的照片來試驗。

解釋重點:

這個例子要用工作以外的,因為我們在工作場景的行為會受工作性質及環境安全因素影響。

跟學習能力沒有關係,S與N的方法、偏好不一樣。S:1->2->3->4->5...;N:1->7->2->4...

設計軟體的人當中,N比S多,所以N學用軟體的方法也變得容易(有了圖標、菜單的發明,不喜歡讀說明書的人也容易上手)。

例(4)什麼類型的工作對你更有吸引力?

S:實際操作的、實務、有例可循的。

N:創新、設計、 研發、新的業務。

解釋重點:

在一個新的崗位,S會詢問工作說明書或工作的期望產出是什麼;N喜歡自己定義、自己寫工作說明書。

這與工作能力沒有關係。S與N都可以勝任操作或設計的工作,只是喜好不同。

例(5)遇到難題時,你喜歡如何處理?

S:尋求最佳實踐、專家意見、過往經驗 。

N:通過頭腦風暴等聯想方法 ,開發不同的方案 。

解釋重點:

在陳述難題及解決方法時,S的偏好是用點或次序列出難題分析、解決方法選項、最後方案及原因;N的偏好是用框架及圖描述難題、選項及方案。

這與解決難題能力無關,只是他們的方法及溝通模式不同。

如果你熟悉MBTI 的第二步,應該能看到我剛才舉的例子,都與子維度相關的:

例子(1)參考:具體 – 抽象(Concrete – Abstract)

這是關於吸引你注意的資訊。細節、實體等資訊能吸引具體的人;而抽象的人偏好注意理論、抽像及聯想等。很多時候,你第一眼所關注的能反映你是具體還是抽象。

例子(2)參考:現實 – 想像(Realistic – Imaginative)

當你接收資訊後,你打算如何使用這些資訊呢?現實就是資訊在現實世界中有什麼含義,而想像偏好找出與資訊相關的聯想。現實 – 想像會產出一些有關接收回來的資訊的疑問。

 例子(3)參考:實際 – 概念(Practical – Conceptual)

然後我們會嘗試運用這些資訊回答疑問。實際 – 概念就是在腦袋里轉化資訊,試圖回答疑問。實際是以邏輯推論的方式轉化資訊,而概念是以跳躍、聯想的方式,往往會有一些圖像、影像、甚至動畫的方式出現在腦海裡。

例子(4)體驗 – 理論(Experiential – Theoretical)

體驗 – 理論是轉化資訊後得到的答案,回答現實 – 想像的疑問。體驗的答案是接近現實,或實質上看到的是什麼。理論的答案是理論或者概念、模型框架等。

 例子(5)參考:傳統 – 原創(Traditional – Original)

最後,傳統 – 原創是認知後如何與人分享或記錄下來。傳統偏好用一般人的語言、舉例子、與經驗配合。原創喜歡用創新、抽象、概念或理論化的說法。

在下一篇,我會分享可以應用於 T-F 的例子。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