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看人生|由線上遊戲、《孤勇者》、電競選手論心理素質
我的青春被升學主義霸佔,別說球賽、運動,連團體活動都很少,只有無盡的參考書和成績單。然而,一次又一次的排名,並沒有讓我成為「勝固可喜,敗亦欣然」或盡力而後已的勇者,而是沒有機會培養心理素質的人。
於是,電競成為我發掘心理素質、人生態度的重要途徑。
開始之前,點播一首《英雄聯盟:雙城之戰》動畫劇集主題曲:《孤勇者》
來自隊友的勇氣
我喜歡的不只是遊戲,更是朋友帶來的勇氣
網路常有梗圖戲稱,線上遊戲能學到的不是團隊合作,而是「別相信任何人」。但是我相信,從英雄聯盟中與好友共創美好的時光還是在多數吧,不然怎麼會過了十二個賽季(十二年),世界各地還有這麼多的玩家以此為共通語言呢?
遊戲裡的隊友於我而言,不只是虛擬的英雄,更多的是面對環境時心態的傳遞者。在逆境當中,出現一點起色,便會從耳機傳來:「哦?起風了嗎?」(逆風變順風局面)這樣的疑問,強化了眾人眼中的曙光。
你可以!
朋友R:「可以!點(攻擊)他!(血)吸的回來!」
朋友Y:「他會死吧…不好吧…」當時如果死了團隊就輸了。
朋友R:「他的裝備單挑能贏!繼續繼續!」
那天,操作不擅長的角色的我贏了。兩位性格不同的朋友,就好像面對問題時,腦海同時出現的兩種聲音,非戰不可的時候,沒有時間懷疑自己了!現實中,要是可以認清所長、認清所有,便能擁有更多信心。
不怕,秀全場!
「陳穩,遇到事情的時候不要怕,秀就對了!」
曾經,為了逃避現實,躲進虛擬的世界,一如往常地想要在遊戲中創造心流。沒想到,在一個我必須要與對手單挑的窘境,朋友出於對我的裝備和操作的自信,出言鼓勵,不僅僅是遊戲,現實生活的不安竟也煙消雲散。
小丑還是英雄?
他們說:要縫好你的傷,沒有人愛小丑—《孤勇者》
「小丑」這個詞,在電競圈普遍用於自嘲。印象深刻的是丁特曾經在社群貼文提及自己「本來真的不是小丑」,而是經過努力之後,認為無法在賽場帶給觀眾感動的自己,只能當小丑。
誰說小丑不好呢?
丁特的貼文自問自答小丑能夠帶來歡笑。
我想,如果喜歡自己的角色,不論是小丑還是英雄,都是最好的狀態了。
小丑跟英雄衝突嗎?
誰說對弈平凡的不算英雄—《孤勇者》
英雄聯盟遊戲中,有一位名為薩科的角色,是惡魔小丑,也是英雄。
我的main角是科加斯,朋友們卻總認為我玩薩科的時候最開心。我想,贏得勝利的我是英雄;渲染快樂的我,也是英雄!
心理素質存在遊戲與選手
下(賽)場,是要你冷靜一下。
丁特曾在實況中,分享他的帶領選手之道,提起有些情況需要讓表現異常的選手下場,但是請選手下場並非出於要他丟臉、更不是一種懲罰,而是要給選手時間冷靜思考、調整狀態,以在恢復之後再次上場。
誰說站在光裡的才算英雄—《孤勇者》
縱觀人生,我們都有下場休息或調整的時候,或許這樣的狀態,存在揮之不去的「丑角感」或「配角感」,但是配角可以是(某些人心目中)曾經的英雄,可以是不在戰鬥中的英雄,更可以是自己心目中未來的英雄。
我的其他專頁:方格子/Potato Media/Facebook/陳穩看人生/盡情書寫